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心情說說 - 為什麽先秦時期不重視騎兵和戰車?

為什麽先秦時期不重視騎兵和戰車?

馬鐙只是壹部分原因。早期的馬根本不會騎。最遲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專門供人騎行的馬種終於繁育成功,為騎兵的出現創造了條件。早期騎兵僅用於通訊和偵察,後來以機動性優勢取代了戰車。騎兵在機動性上的優勢主要在於靈活性和通過復雜地形的能力。

騎兵是冷兵器時代長期占優勢的兵種,甚至可以說是處於優勢地位。冷兵器時代,所有重要戰役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即使在20世紀初的第壹次世界大戰中,妳仍然可以在各條戰線上看到成千上萬的戰馬及其騎手。直到坦克作為騎兵的繼承者走上戰爭舞臺,騎兵部隊可以說是頑強地堅守著自己的陣地。但是我們註意到壹個有趣的現象,就是身邊的壹些網友在質疑騎兵的優勢地位,認為騎兵在戰場上只是步兵輔助隊壹樣的角色,或者說在與步兵的戰鬥中處於劣勢。並根據壹些例子和遊戲設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這是壹個矛盾。為什麽歷史上對騎兵的選擇與現在對騎兵的壹些認識不壹致?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有必要搞清楚另壹個問題的答案,為什麽冷兵器時代騎兵占優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不可避免的要回到歷史,對騎兵的興起、發展和衰落做壹個簡單而全面的回顧。

人類馴服野馬是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比人類馴服牛和驢的時間晚得多。由於牛的速度太慢,驢的體型太小,馴化這兩種動物並沒有對人類軍事技戰術的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但馴馬不僅改變了遊牧民族的文化,也改變了古代文明中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軍事實力對比。軍事力量的平衡傾向於遊牧壹方,導致了遊牧民族在公元前1700年和公元前1200年對農耕民族的兩次大規模入侵,結束了古代文明的輝煌時代。由於早期馴養的馬的體型和力量按照現在的標準還不足以支撐武裝騎士的騎行,所以早期遊牧民族借助發明的車輪技術發明了馬車,於是出現了專門用於戰爭的馬拉戰車。但遊牧民族壹直堅持馬種的繁育,使得馬的速度和力量不斷增加,體型也越來越大。最遲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專門供人騎乘的騎術屬馬終於被成功選定,為騎兵的出現創造了條件。這與歷史上記載的最早出現騎兵基本壹致,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公元前1700年左右,騎著戰車的遊牧民族入侵農業文明,同時向四面八方的農業民族傳播戰車技術和戰術。在學習和改進了戰車的戰術和技術後,在入侵中沒有被消滅的土著人立即把遊牧民族趕出了家園。事實上,除了文明發源地的中心——中東,歐亞大陸幾乎所有其他文明都在這次入侵中毀滅了。拋開題目,還有壹個奇跡般的例外,那就是東亞的中華文明依然存在(這導致了商朝起源的爭論,也導致了中國青銅器、戰車等技術起源的分歧)。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麽在現存的歷史文獻中,古代文明不分東西,在戰爭中把戰車作為優越的武器,甚至在希臘半島這樣不適合騎兵活動的地形上,也有使用戰車的記載。不同民族使用戰車的方式不同。和遊牧民族壹樣,埃及人過去在戰車上使用弓箭,但赫梯人更喜歡使用長矛,而商朝的武士則是弓箭和長矛並用。公元前1200年,馬背上的遊牧民族再次闖入農業文明的中心,帶來了重大的軍事變革。雖然這次入侵的持續時間比第壹次入侵要短,但卻決定了未來3000年人類軍事歷史的基本走向,也預示著騎兵時代的到來。從此,對於生活在地勢平坦、無險可守的平原地區的農耕民族來說,成為關系到文明未來的重要因素。也許是由於優秀馬匹來源的限制,或者是出於對傳統的尊重,戰車在農業文明中已經存在了相當壹段時間。在這個時期,除了遊牧民族(確切地說是大部分),農業文明早期騎兵的任務就是配合戰車的作戰。農業文明最早的騎兵都是地位較低但比較富裕的貴族。他們的財富足以供養馬匹和更好的武器。此外,從遊牧部落雇傭騎兵也是這個時代獲取騎兵的常用方法。這壹時期騎兵使用的大致情況可以從亞述軍隊的變化中得到。

公元前3000年左右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東北部出現了古亞述部落,底格裏斯河西岸建有亞述城。西北受到赫梯人的威脅,東南受到蘇美爾-巴比倫人的威脅。在平坦的平原上,亞述人沒有任何危險可防禦。面對強大外敵的威脅,亞述人只有不斷創新軍事技術,完善軍事制度,才能維護自己的獨立和主權。因此,亞述人是世界上最早充分認識到鐵武器優於青銅武器的民族,也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真正意義上的軍事制度的民族。亞述先後選擇戰車和騎兵也是出於同樣的歷史原因。

公元前2030年左右,蘇美爾帝國崩潰後,亞述進入古王國。我們知道,在這個階段,亞述人的軍事力量和其他農耕文明壹樣,主要是步兵。這種步兵戰術在應用上與當代部隊沒有太大的不同。由於資料不足,我只能根據中亞帝國的軍事體系和羅馬軍團這樣同樣以步兵為主的軍事力量來推測。因為古代王國亞述民兵的情況和更早的羅馬人差不多,實行的是預備役軍人的兵役制度,都是自由農民。戰爭需要時,有的從預備役士兵中招募,早期的武器也是士兵自己裝備。輕重步兵的概念應該是在這個時代出現的。因為在這個時代,弓箭手和投石手因為要經過特殊訓練,已經成為壹種專門兵種。在戰鬥中,他們會站在隊伍的最前沿,遠距離打擊敵人。然後當重步兵開始進攻時,他們會退到重步兵後面,用弓箭等遠距離武器繼續打擊,同時保護好方陣的側翼。在這個時期,打架不再是無序的群毆。為了方便手中武器的使用,方陣的空間概念得到了人們的認可。

公元前1813 ~ 1785年(或公元前1815年至公元前1783年),古亞述王國的實力在古亞述的13代國家王沙·馬什·阿達德統治時期達到頂峰。在碑文中,國王自稱“四方之王”,但這種情況並沒有持續多久。憑借非凡的智慧,漢謨拉比指揮下的巴比倫迅速取代了亞述人的霸權,幾乎統壹了兩河流域。公元前1749年漢謨拉比死後不久,遊牧民族開始大規模入侵。在這些遊牧司機的戰車面前,農耕民族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這段歷史壹眼就看出了壹個東西。在過去,以步兵為基礎的戰術很少能有效對抗抗日戰車等武器系統。遊牧民族在戰車上使用弓箭,在發起突擊前壓制步兵方陣的火力,在步兵隊形混亂時開始突擊。而且此時戰車的機動性比步兵更強。這種機動性不僅可以緩解長途行軍的疲勞,還可以體現為通過敵人的火力更快地自救。其實騎兵也繼承了這些優勢和戰術。從這個角度來說,騎兵可以說是馬拉戰車的繼承者。

在巴比倫人頑強抵抗加塞特人的同時,屬於遊牧民族的西克索人(主要是閃米特人)被赫梯人趕走,也闖入了中東。依靠戰車的優勢,他們征服了埃及,結束了埃及的古代王國。赫梯人也是從小亞細亞進入中東的。公元前1590年左右,赫梯人攻占並摧毀了巴比倫,而加塞特則趁機在巴比倫的廢墟上建立了加塞特王朝。亞述人屈服於米坦的威脅,米坦是另壹個入侵民族朱利安建立的國家。希臘被麥西尼亞人征服了。雖然希臘原住民沒有像其他文明壹樣趕走入侵者,但墨西拿人完全接受了希臘原住民原始的生活方式和國語習俗。入侵斷斷續續地持續到公元前1500年。在與入侵者的較量中,農耕民族逐漸學會了敵人的技術。反擊之初,他們使用戰車的技戰術已經高超。

這次入侵的反映就是各民族對戰車的空前重視,戰車的數量甚至成為衡量壹個國家實力的標準。各國都在努力擴充戰車的數量。在中王國時期,非常重視軍事成就的亞述國王甚至將戰車數量的增加記錄為其任期內的壹大政績。這壹時期的戰術較前壹階段有了很大的提高,大部分民族都有戰車和步兵混編在方陣中。在交戰過程中,弓箭和投石機相互擊殺後,戰車就會開始突擊。如果突擊成功,敵人就會崩潰,戰車就會開始追擊。如果第壹次沖擊不起作用,那麽重裝步兵就會投入戰鬥。這壹時期,由於使用了戰車,從戰場上逃跑和撤退更加困難。

公元前1200年,遊牧民族改變了戰術。那些馬背上的遊牧民族更靈活,更有威脅。遊牧民族利用速度優勢不斷入侵亞述王國。戰車追不上撤退的騎兵,甚至到不了騎兵出現時需要把守的地方,也逃不出騎兵的追擊。而且當地條件不利時,戰車也用不上。利用這壹點,遊牧民族在亞述軍隊到來之前,采用了結束搶劫撤退的戰術。當亞述軍隊疲憊不堪時,他們會突然包圍亞述人進行圍攻。為了對抗遊牧騎兵,唯壹有效的辦法就是擁有比遊牧民族更多更好的騎兵。因為我們不用騎兵,只是想靠增加兵力來冒兵的風險。增加的負擔是2000年後所有國家都無法承受的。中王國崩潰後,亞述人開始改革軍制,亞述軍隊序列中出現了騎兵。雖然壹開始人數不多,但卻是部隊裏最守紀律的壹群。紀律就像騎兵的倍增器。這壹點在中世紀的歐洲是被忽略的。

遊牧民族的入侵導致了中亞述王國的短暫衰落。但是亞述人很快就讓他們的老師付出了代價。亞述騎兵第壹次出現在戰場上是在阿舒那·希爾帕統治時期。和遊牧騎兵壹樣,亞述騎兵使用的主要武器是弓箭。但亞述騎兵的紀律不僅比遊牧騎兵嚴格得多,也是亞述軍隊中紀律最嚴明的兵種。據記載,公元前1000年左右,亞述軍隊中出現了騎兵。但戰車仍是主要武器。和東亞的中國壹樣,亞述人也是以戰車為單位來準備軍隊。在此期間,壹輛亞述戰車配備了10騎兵和200步兵。但是,在戰場上,騎兵已經作為壹個獨立的單位組成了壹個方陣。在戰鬥中,亞述弓箭手會首先用密集的火力攻擊敵人,並做好開火的準備。當敵人陣型混亂時,戰車部隊會從正面進攻,同時亞述騎兵會從兩翼開始攻擊敵人。敵人通常會在戰車和騎兵的雙重攻擊下立即崩潰。如果敵人的陣型在第壹回合還井然有序,那麽亞述重步兵方陣就會立刻投入戰鬥(這和更早時期的戰術類似)。但是亞述重步兵表現的機會並不多。當敵人開始潰散時,亞述人會以騎兵為主力追擊敵人。雖然亞述人是攻城機械的天才,但亞述人的軍事理論非常重視在野外摧毀敵人的有生力量。所以這次追擊與其說是壹場戰役,不如說是亞述騎兵對敵人的單方面屠殺。很少有人能在亞述騎兵的追擊下活下來。這也是騎兵進入戰爭階段後,戰爭形態的壹個小變化。公元前8世紀,亞述國王薩爾貢二世對亞述軍隊進行了新壹輪改革。經過200年的發展,騎兵終於取代戰車,成為亞述軍隊的主力。與戰車相比,騎兵不僅機動性更強,而且是戰場上唯壹能實施機動作戰的單位。在騎兵出現之前,臨時改變陣型幾乎是不可能的。騎兵的出現給了軍事指揮官更多的選擇,不僅使他們能夠在最需要的地方快速投入合適的兵力進行進攻和防守。這也擴大了戰場的範圍。這使得戰爭更像是壹門藝術,在此期間,每個亞述總督可以集結約1500騎兵和20000步兵(主要是弓箭手)。亞述總有20個總督轄區,也就是說新亞述帝國總有30000武裝騎兵。這些數字還不包括亞述王衛隊和諸侯國提供的騎兵。依靠優秀的軍事制度,在傑出統帥的指揮下,以騎兵為主力的亞述軍隊征服了這片西亞,甚至占領了埃及。但亞述的土地不適合種植飼養戰馬所需的飼料。很長壹段時間,亞述軍隊不得不依靠米提亞人購買戰馬,飼料主要靠進口。這嚴重制約了亞述騎兵的發展。更嚴重的是,當米提人與亞述人作戰時,亞述人失去了馬匹補充的來源。這是亞述帝國突然衰落的另壹個重要原因,除了長期好戰導致亞述士兵的疲憊。(在亞述帝國最後壹戰的資料收集中)

騎兵早期發展的另壹個代表是中國騎兵的發展。中國大約在公元前2100年到公元前1600年出現了馬拉戰車。在接下來的壹千年裏,中國的軍隊以戰車為主要武器系統。公元前1523年左右,半遊牧商人在明條之戰中擊敗夏軍。這次,商軍隊使用了大約70輛馬車。公元前1053年的牧野之戰,周軍壹共用了300多輛戰車。與兩匹馬的亞述戰車相比,中國的戰車更大,壹般需要四匹戰馬。隨著車輛載重量的增加,車載武器數量增加。從春秋時期出土的實物來看,隨戰車出土的兵器可分為遠程射擊、戰鬥和防禦三類。遠程射擊類:三弓箭,54箭。格鬥類:7隊。三短四長,長矛長度在3米以上,七支青銅矛的長度分布與長矛相似。守衛:四把青銅劍。車軸頂端裝有長矛,用來殺死步兵。單輛戰車(包括戰馬)所占面積約為9平方米。為了便於作戰,兩車最小距離為1.65米。戰車通常排成壹條水平線,很少縱深部署。除了使用弓箭方便之外,戰車車身面積大也是壹個重要原因。戰車之間的對抗通常發生在兩輛車在錯誤的樞紐,用武器殺死邊上的敵人。這是戰車戰鬥的兩個特點,不僅在東亞,在其他地區也是如此。但戰車只能在平原地區使用,遇到復雜地形時很難使用。而且在與入侵的遊牧民族的戰鬥中,戰車機動性差的缺點顯露無遺。這些情況與亞述人遇到的情況非常相似。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在胡夫的騎射拉開了中國騎兵史的帷幕。雖然之前也有過單獨騎馬的現象,也有用騎兵作為信號兵的記載,甚至還出土了水果商朝的武裝騎士,騎兵作為壹個獨立的兵種,也是從這壹刻開始的。漢武帝時期,為了對抗塔爾坎,騎兵成為中國軍隊的主力。秦代騎兵的作用與早期新亞述時期的騎兵非常相似,因為新亞述時期的戰略戰術運用不夠完善。騎兵作為具有機械優勢的兵種,被廣泛使用。這說明騎兵突襲和迂回包圍敵人的戰術往往是成熟的。到公元前128年,漢帝國已經可以出動65438+萬以上的騎兵進行大規模的騎兵戰鬥。

雖然在楚漢爭霸的戰爭中,漢高祖劉邦對西楚騎兵的堅韌和長途奔襲戰術印象深刻。劉邦意識到騎兵的強大作用,成立了郎中旗,由關英指揮。在與匈奴的戰鬥中,漢朝對騎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秦二世時期,匈奴完成了從部落聯盟到奴隸制國家的轉變。除了奴隸,幾乎所有的匈奴人都是士兵。當兵打仗,掠奪奴隸和財富,成了匈奴人的主要職業。匈奴654.38+0.5萬自由人,有30萬在軍中服役。匈奴自由人從小就開始嚴格的軍事訓練。成年匈奴男子經過近12年的騎射訓練,已經成為優秀的騎兵。

公元前202年,漢帝國完成了國家統壹戰爭。韓王信改稱代王(位於今陜西省北部),負責保衛邊境地區,防止匈奴南侵。但王信趁機勾結匈奴發動叛亂。並作為匈奴的向導,攻陷太原城。劉邦遂率領漢軍主力三十二萬,北上討伐叛王。擊敗代王部隊後,漢軍乘勝追擊,與匈奴接觸。匈奴的計劃是利用漢軍的輕敵,突然包圍殲滅漢軍主力。除了主動示弱,匈奴率領1000騎兵在太元附近進行遊擊襲擾行動,引誘漢軍主力進入伏擊圈,而莫都率領匈奴主力駐守代谷(今大同以北)地區。由於以步兵和戰車為主力的漢軍受到機器力量的限制,無法追上匈奴軍隊進行戰爭。匈奴引誘敵軍利用這壹點,不斷引誘漢軍前進,避免實際戰鬥。當漢軍行進到平城附近的鄧白地區時,漢軍已經非常疲憊了。眼看時機成熟,蓄勢已久的塔爾坎主力迅速從駐地出發,向漢軍進攻。漢軍聞訊趕來接應。經過激戰,漢軍四分五裂,被塔爾坎包圍。其中劉邦的禁軍大營與主力失去聯系7天7夜。除了冒頓最後的撤退,這場戰爭堪稱騎兵作戰的永恒典範。即使是後來的蒙古騎兵,依然可以找到匈奴戰術的影子。平城之戰多年後,漢軍即使在戰場上取得勝利,也無法重創匈奴。因為當塔爾坎決定撤退時,漢軍無法有效追擊。而匈奴人則可以在漫長的邊境線上隨意選擇另壹個地方重新集結,繼續試圖突破漢軍的防守。和平之所以能持續,主要是因為匈奴人攻城還不夠成熟,不得不在城墻上媾和,這和後來羅馬人的遭遇很像。出於匈奴攻城技術的限制,另壹個原因大概是因為移動緩慢的攻城縱隊跟不上騎兵速度。此後,漢軍的體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騎兵成為軍隊中的主力。

兵貴神速,但是好久沒見了。這也是騎兵興起的主要原因。即使在火車問世壹段時間後,空間距離也壹直是戰爭雙方不可逾越的障礙,也是無法回避的敵人。而騎兵是人類長久以來解決這個問題的唯壹手段。從新亞述帝國到冷兵器時代結束,在戰場上約束騎兵的方法只有兩種。第壹,擁有比對手更強的騎兵,殺死比敵人更多的騎兵。第二,盡可能限制敵方騎兵的機動性。幾乎所有與馬背上的遊牧部落有過接觸的人都選擇了前者,而第二種選擇通常用於緊急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