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要教孩子跟別人打招呼?
妳走在路上,突然,身邊傳來壹聲奶聲奶氣的“阿姨妳好”。往裏面看,壹雙好奇的眼睛正在掃描妳,他(她)可能還在他/她媽媽的懷裏。這個時候,妳有什麽感受?妳壹定會傷心欲絕,感到幸福,然後妳會情不自禁地去逗逗,贊美那些孩子。我呢,不止壹次享受過這種美。作為母親,我也是這樣做的。羊牙牙學語的時候,我教他跟別人打招呼,孩子漸漸養成了習慣。當揚子四歲的時候,他和我們壹起來到北京生活。環境陌生,沒有小玩伴。我們很在意周圍的大人會不會喜歡他,他能不能和孩子們順利地融為壹體。於是,我們從禮貌開始,先打招呼,幫助孩子壹點壹點融入新環境。很快,他在幼兒園有了好朋友,和街坊的小朋友壹起玩耍,主動和大人打招呼,緩解了我們緊張的心,覺得小朋友們可以克服自己的害羞(羊小的時候很害羞),突破自己,邁出了與人交流的第壹步。多麽顯著的進步啊!但是,後來發生的事情讓我重新思考。那是壹個周末,天氣很好。我們壹家人出去玩,羊自然高興。電梯門開了,羊大聲喊了壹聲“阿姨妳好”,然後快步走了進去。結果,我們很驚訝。電梯裏只有壹只羊,阿姨根本不在(可能要臨時離開)。原來羊的問候只是壹個套路!後來羊打招呼的時候我就沒註意語氣和表情了。原來“阿姨妳好”真的只是壹個不傳達感情,不要求回答的問題。從“阿姨”的角度,我感受到了孩子們(不包括和我很熟的孩子們)的問候。大部分都是父母陪同,在父母的提醒和監督下打招呼。孩子們自己也無意談論此事。而且,孩子越大,越不會像本文開頭那樣心痛。表面上看,孩子是有禮貌的,但孩子不知道這種禮貌是什麽意思。這有點像是留給孩子的人生話題,但我們能指望幼兒自覺反思嗎?面對成長中的孩子,禮儀教育不能再停留在“做壹個有禮貌的男孩”的層面。禮貌是培養孩子與人交流能力的敲門磚。壹句問候會讓對方感覺很舒服,最初的好感也就建立起來了。有了這個基礎,聊天才會繼續,交流才會開始。巧了!小月的媽媽發給我這樣壹段導師日記:還有壹件溝通的事情我想告訴妳。周末我們下樓玩,她也挺放松的,玩的很開心。只有樂樂叫她名字的時候,她沒有回答。回家的時候遇到了街對面的鄰居,佳佳也想和爸爸壹起回家。他們在我們前面上樓了。到了門口,賈加進門說,再見小月!我說,再見,佳佳。小月沒有說話。進屋後,我告訴小月,孩子們應該答應和妳說話。要是妳跟佳佳說再見就好了。小月說,我也不認識她。我暈!我問,妳真的不認識她嗎?小月回答說,我忘了她是誰。據孩子的母親說,賈加比小月小兩歲,住在對門。她以前在同壹個幼兒園上學。她很少在壹起玩,偶爾出來進去的時候會碰到。他們還搭了賈加壹家的便車,所以小月壹定認識賈加。那麽,如何引導孩子開心地和別人打招呼呢?這是我們討論的重點:媽媽:我可能會這麽說。延平:跟我說說。媽媽:如果妳不想打招呼,妳可以不打。如果妳想打招呼,就大聲說出來。延平:孩子是不是選擇了不打招呼?媽媽:打招呼更有禮貌。延平:是的!延平:禮貌,如果從交際角度理解的話?媽媽:我說的壹切看起來都像是批評和指責。媽媽:只會給孩子壓力。不知道會有什麽正面效果。媽媽:妳為什麽不直接罵我?延平:那就更不可取了。延平:從交際的角度來說,禮貌是第壹步,只是敲門磚吧?媽媽:是的!媽媽:延平老師,我記得跟妳說過,樂樂跟孩子打招呼,她沒反應。現在樂樂看到她了,就不說話了。媽媽:原來樓下有個寧寧。每次她看到小月,她都叫她,但她從不回應。現在不要說話。媽媽:我曾經跟她說過這件事。燕萍:嗯,幫助孩子學會交流很重要。媽媽:是的。媽媽:我知道。媽媽:但是這個,說實話,我也不會。延平:這樣說:“小月,妳看,賈加跟妳打招呼,妳不理別人。她會怎麽想?”媽媽:哦。媽媽:我明白了!延平:妳猜,小孩子會怎麽說,怎麽想?媽媽:我不知道她會說什麽。媽媽:但是她會被感動的。媽媽:肯定有!延平:嗯,當然了,小孩子不壹定能把自己的感受表達的這麽細致。延平:設身處地:“小月,如果妳跟壹個孩子打招呼,人家不理妳,妳會很難過的,不是嗎?”媽媽:是的,這是壹個很好的提醒!媽媽: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媽媽:謝謝妳!媽媽:這能行。燕萍:嗯,從雙方的感受來講,當孩子有了壹次經歷,她會慢慢調整自己的言行。媽媽:謝謝妳!總結壹下,就是從孩子自身的感受出發,設身處地的為孩子著想,從而感受並推動行動,幫助孩子跨過這個坎。作為父母,為什麽要教孩子跟別人打招呼?不僅僅是為了讓他們覺得我們的孩子有禮貌,從而滿足我們的虛榮心。更何況,我們有責任幫助孩子開啟與他人交流的第壹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