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再現人間,是清朝道光年間,陜西董家村村民董春生發現的。當時,壹個商人花了300兩銀子買下了這個鼎,但在拿走的過程中被村民董誌官制止了。這位商人花了壹大筆錢賄賂地方官,以私藏國寶的罪名逮捕了董之冠。
之後,毛把運走,轉交給商人蘇貽年。
(毛)
鹹豐二年(1852),金石學家、收藏家陳介祺買下此鼎,藏於自己的密室中。陳介祺死後,他的後人賣掉了鼎,最後落入兩江總督手中。
端方1911在四川護路運動中被殺,後人因家境不好,將鼎放在天津華俄道生銀行。壹位英國記者想以5萬美元買下丁,但他的家人以價格太低為由拒絕出售。
之後,時任北洋政府交通總長的大收藏家葉恭綽考入大陸銀行。
1937抗日戰爭爆發時,在香港避難,把丁藏在上海的寓所裏。美國人和日本人都覬覦此寶,都想出高價買鼎,但都被拒絕了。臨走前用假名買下了丁,使日本人無法查出丁的下落。
對侄子說,壹定要保護好丁,將來報效國家,感人至深。
1941年,隨丁逃往香港。香港被日軍占領後,他請德國朋友把丁送回上海。不幸的是,由於生活所迫,葉家將丁抵押給了銀行。
後來,巨商將毛贖回,於1946年捐獻給國家。1947毛運往南京,收藏於南京博物院。1948年,國民黨退守臺灣省,將南京博物院的大量藏品,包括毛等,移往臺北。
隨著1965臺灣省博物館的建立,毛這件稀世珍寶成為了鎮館之寶之壹,被放在了青銅展廳最醒目的位置,成為了壹件永遠不會被取代的展品。
毛-丁公
看看毛的出生史,悲傷又勵誌~ ~
周厲王為了充實國庫,實行獨裁統治,導致中國民眾暴動。周宣王繼位後,多次抗爭,強烈鎮壓,並請叔父毛公幫忙治理國家。最後,他平和了,平和了。毛公鑄此鼎是為了感謝王旋的信任,表揚他的德行。
我們知道,鼎是古代的壹種祭祀器皿,也是壹種食器,後來成為壹種特殊的祭祀器皿,象征著權力和權勢。壹般來說,鼎是三足雙耳的結構,形狀有方有圓。
近年來,我國出土了許多鼎。丁是中國青銅文化的代表,也是文明的獨特載體和見證者。就像這個毛丁公,它不僅文化不同,而且造型獨特。
這個三腳架高53.8厘米,直徑47.9厘米,重34.5公斤。其最明顯的形體特征是直耳、獸蹄、半球形腹、腳短,造型誠懇、新穎、莊重。
裝飾品在古代文物中是不可或缺的。毛的紋飾平實有力,古樸自然,鼎口為環形重紋環,上面刻有成熟的銘文。整體結構正確,制作精細。
毛區別於其他的最大特點是毛上的銘文有32行***499字,是目前出土青銅器中最大的銘文,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遺憾的是,這個鼎雖然有很多精美的銘文,卻無法理解其含義。專家推測,這幅碑文可以說是西周散文的代表作,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
根據政治史的研究,這個鼎上的銘文記載了壹件事:在周宣王時期的政治危機中,毛為了恢復政治,將治理國家的重任交給了丁公,並賦予他諸多特權,告誡他不能懈怠政事。
毛題詞
在書法方面,丁商銘比商代甲骨文更穩定、更規範。雖然反映了西周金文的風格,但字體結構均勻,筆畫工整,反映了古代人們的審美趨向。
碑文錯落有致,自然不矯揉造作,表現出大篆高度成熟的字體風格,不張揚堅毅,姿態多樣,從中可以看出天真的藝術趣味。
因此,毛的價值在於它在中國古代的文獻學價值,它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的書法藝術價值,以及它的稀世珍寶價值。
從3000多年前毛的出現,到它的種種曲折和收藏,我們深深感到保護古代文物的不易。歲月流逝了幾千年,但它留給世人的燦爛文明將永放光芒,我們祖先的智慧只會越來越清晰如昨日。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