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隨筆:我的家鄉石家莊
我在石家莊土生土長,老家是石家莊。
我喜歡我家鄉的那條河。
環城的民心河讓幹燥的城市變得涼爽,碧波蕩漾的太平河是廣大市民休閑賞景的好去處,還是泛舟水中?
岸邊綠柳搖曳,微風拂過,調皮的柳枝拂過水面,水面泛起漣漪。此時的水面波光粼粼,讓人暫時忘記了城市的喧囂?綠柳下,江邊,悠閑的老人在垂釣,熱戀的情侶在親密私語,調皮的孩子在嬉鬧還是在垂釣?岸邊,青草蔥郁,樹木蔥蘢,鮮花盛開,蝴蝶飛舞。閑人要麽躺在帳篷裏聽音樂,要麽在綠林樹下和花叢間系壹張吊床,悠閑地躺在吊床上看報紙?多麽生動的畫面啊!
我喜歡我家鄉的花園。
“出去看看綠色,妳會有壹個花園。”幾乎每個小區附近都有公園或花園,而且都免費開放,極大地方便了市民健身、休閑、娛樂。我懷念玉溪公園荷花池的美,我熱愛歐韻公園的歐韻,我更喜歡平安公園的靜謐典雅,我熱愛明珠公園的原汁原味,我迷戀花圃裏嬌艷的花朵,我感動烈士陵園裏催人淚下的故事,我迷戀趙佗公園和中山公園的歷史文化,我迷戀長安公園的熱鬧和世紀公園的星級享受?
植物園、動物園、空中花園等大型園林是收費的。植物園是集觀賞、科普、科研、休閑、娛樂為壹體的綠色生態休閑基地。這裏聚集了世界各地的奇異植物,被譽為“植物王國”。簡直就是植物學的活教材!在生態動物園裏,妳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珍奇動物,了解各種動物的生活習性,同時還可以在山川之間寄情?最有創意的是空中花園,國內首例,亞洲第壹,世界第三。園內多種熱帶亞熱帶植物、假山、塑膠石等壯美景觀與大面積水域融為壹體,動靜分離,渾然天成的完美造林藝術讓妳流連忘返?
美麗的風景離不開美麗的人,所以我更愛家鄉的人。這裏的人們慷慨友善,樸實謙和,寬容大度,不排外。任何人來到石家莊都會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公交車上的禮貌,出租車上的熱情文明,商家的誠實誠信,老人滿意的笑容,中年人的腳踏實地的奮鬥,青春的奔放,少年的浪漫,兒童的天真無邪?這就是家鄉人的寫照!
近年來,我的家鄉石家莊先後開展了“創建文明城市,爭做文明市民”、“藍天碧水,妳我同行”等活動。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個城市會更加美麗,生活在這裏的人們會更加幸福!
我的家鄉隨筆之二:我的家鄉綏化
離開老家十幾年了,每年過年都只回家陪父母幾天。或者在手機和微信上跟家裏的朋友同學打個招呼,聊聊當年的壹些事情。這是我和家鄉唯壹的聯系。我真的很慚愧。
最近,我的家鄉在全國人民面前出名了兩次。不久前,在東至縣杜堯鎮化龍洞發現了距今30萬至50萬年的直立人頭骨化石,並命名為“東至人”。6月,165438+10月,央視報道了東至縣金聖湖有效的生態保護,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候鳥來此過冬。據說每年有170多種鳥類在金聖湖越冬和繁殖?1.5萬以上。其中,中國白頭鶴數量最多,占世界總數的5%,東方白鸛占世界總數的1/8。白枕鶴、白鶴、灰鶴、黑鸛、冠鷺、小天鵝也占相當比例。有國家壹、二級保護鳥類十余種,被譽為“中國的仙鶴湖”。兩件事:壹件古代的,壹件現代的;壹個文明,壹個生態;默默訴說著東方的悠久歷史。
我的家在東至縣勝利鎮的壹個村子裏,背靠長江,面向金聖湖。我家離金聖湖只有大約500米遠。全村約200戶,人口約1000人,家鄉人以種植棉花和水稻為生。據說我的曾祖父和祖父在農閑時也會在金聖湖捕魚養家。小時候爺爺會經常去湖邊抓些黑魚回家改善我們的夥食。在我的記憶中,自制辣椒醬燉黑魚是壹種難得的美食,會吸引我和弟弟圍著鍋轉悠,等著魚出鍋。湖邊的草灘很寬,是我們玩耍、放牛、郊遊的好地方。印象最深的是,學校放假的時候,放牛絕對是我們孩子和老人的事,青壯年還要在地裏幹體力活。我們壹起把各家的牛趕到草灘上,牛繩纏在牛角上,讓牛在草灘上吃草。三五個老人會找個避風的地方打牌打麻將。如果壹頭牛跑到隔壁地裏吃莊稼,孩子就要負責把牛趕走。在剩下的時間裏,我會在草地上玩耍。餓的時候,我會從旁邊的地裏偷點紅薯生吃或者用火烤著吃。當我口渴的時候,我會像牛壹樣在金聖湖邊找壹個有幹凈水的地方喝幾口。水很幹凈。好像沒聽說過有人喝水後拉肚子的。成群的天鵝經常飛過或落在草地上,壹群野孩子會追著它們,看著天鵝以“壹”或“人”的形狀飛翔。晚上,夕陽在天空中泛著紅光,壹群人,老老少少,騎在他們的牛背上,喊著回家吃飯。現在想想,這是多麽美麗的景象。
雖然今年把戶口從家裏遷到了這裏,但是好像和家鄉的聯系越來越少了。可是我的童年,我的父母,我的祖墳在哪裏?
我的家鄉隨筆:我家鄉的美
我的家鄉在鄉下。這些年來,我離開家鄉去國外旅行,這是我的動力和努力。出國旅行雖然艱難曲折坎坷,但也走了不少彎路,家鄉父老鄉親也壹直很關心我。能走出國門,是家鄉人的驕傲。雖然我走出了農村,但家鄉的每壹首歌,每壹座山,每壹條河,每壹個坎,每壹片壩田,每壹片土,每壹棵樹,每壹棵草,每壹朵花,都是我生命中深深的思念和牽掛,是我離開家鄉後的壹次酣暢淋漓的回眸。
家鄉的月夜之美,猶如銀色的石泉,令人振奮,傾瀉而下,優雅,美麗,緩而不驚;就像在家鄉的山上跳舞的女人的身體,不雕琢不粉飾,圓潤自然,和諧光滑。在時間的催化下,家鄉的壹切都會被封存在壹壇醇香的老酒裏,化作壹幅幅深沈的水墨畫,壹首首優美的詩,最終在我出門的時候,成為鐫刻在心裏的永恒寶藏。
故鄉的美是壹種漂浮的,甚至是看不見的精神,摸不著,看不見。它只能用心去唱,在沒有噪音和喧囂的靜謐中被靈感捕捉。於是,夜深人靜的時候,田園的韻腳從滿是木屋、菜地、水田的鄉村裏涓涓流淌出來,輕輕地飄進我的夢裏。
故鄉是壹個人行走於天地之間的根。無論是在風起月落的異鄉,還是在漆黑的夜晚,都有壹種熟悉的味道悄悄潛入我的內心,淡淡的,悠悠的。是玉米的“甜梗”味,越嚼越甜;是炒黃豆的味道,越嚼越油;是不是加了調料炒出來的白瓜子的味道,越嚼越香?
家鄉很古老很原始。故鄉在古老而原始中成長,在原始的真實和真誠中成長。所以真實,簡單,隨意,構成了它的節奏。農村就像壹根五線譜,淳樸厚重的村民,村民淡清如水的生活,就是音符。當這些音符在譜上跳躍的時候,大自然美妙的聲音就會充滿妳的內心。如果妳覺得苦,這裏有壹個隨心所欲棲息的心枝。如果妳覺得累了,就收起生活的風帆,在這個港灣裏靜靜地劃壹會兒。
是的,家鄉所有的寨子都是真實的,真誠的。連綿的群山是真實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家鄉人也是真實的。甚至他們因生活中的磕磕絆絆而引起的怒目而視、勾心鬥角,都是真實而真誠的,沒有任何掩飾。這種真實和真誠,就像壹條小溪的涓涓細流,沖刷著漂泊的人心中的喧囂,讓躁動的心變得寧靜、平和、坦蕩。這可能是對農村最好的詮釋,也是我對家鄉最深的感受。所以,只要我閉上眼睛,眼前就會浮現出山川河流、村寨村寨、古溪谷、壹草壹木,在歲月的侵蝕中變得更加清晰,歷久彌新。家鄉的人情世故,甚至我們之間的恩怨情仇,都暴露在陽光下,沒有隱晦,也沒有隱瞞,就像農村裏流傳了千百年的山歌,在古拙雖然原始,但總是百聽不厭。
三月的家鄉,遠遠望去,籠罩在壹片白色或紅色的雲彩中。走近了才知道,原來是家家戶戶房前屋後的杏樹和桃樹。風過村莊,英彩紛呈。空氣中彌漫著杏花和桃花的清香。漫步在樹林中,我感到非常舒服。我吸了壹口新鮮空氣,所有的不快和疲憊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
故鄉的美在於山和水的美,美不美,故鄉水,親人不親,故鄉人美,美在故鄉人心中四季,美也在故鄉的春天。桃花散盡,杜鵑聲起,故鄉的溝壑、山崗、坡脊,開滿了雪壹樣的桐花,像白雲,像壹夜之間的濃霧。大人小孩都特別興奮,扛著扁擔,扛著藍,在樹下忙碌著。在開白花的桐樹下采蘑菇,挖野菜,洗幹凈,放在家裏炒,那種甜、麻、爽的香味,鮮美可口,回味悠長。在哪個饑荒年代,蘑菇野菜救了很多村民的命。
故鄉的美,在故鄉春播夏插的季節。我父母壹大早就去插秧了。小時候跟著大人們插秧。壹開始我要插四排苗,橫插豎插都要插,而且要插的穩,插的均勻,每束七八棵。作為壹個青少年,要做到這壹點對我來說並不容易。壹不留神就插歪了,中間留了很寬的縫隙。如果插歪了,大人要妳返工,妳就得撕下來重新插。在修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看著身後100米的距離,似乎走不到終點。家鄉人說,不要忙著插秧,只要排對了就行。這個時候多種壹棵苗,秋後就帶多少糧食。
家鄉的美是美好的。在家鄉濃郁的秋天,家鄉被金黃色包圍。金色的玉米,金色的小米,金色的高粱,金色的小米,紅色的辣椒,微風吹來,我喜歡看壹處處的稻浪和英雄的千浪,風景如澎湃的碧波。走在鄉間小路上,這樣妳就可以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上航行。藍天、白雲、美麗的太陽和金色,妳會被家鄉的田園風光深深陶醉。最吸引人的是嫩蒸或水煮的玉米,鮮嫩甜膩,滲透爽口,回味無窮。
家鄉的美,家鄉的美在冬天和春天的日子裏,草枯了,葉子落了。田野空曠荒蕪,村莊淒涼淒涼。在這個難得的生機勃勃的季節,還有十月的小春,大片的野菊花正在盛開。這時候,打電話給朋友的孩子們正在有說有笑,壹路歡聲笑語。
欣賞家鄉的美景,清澈的泉水是聖水。喝壹口養肝潤肺,靈魂就為之洗滌。泥濘的黃土是凈土。當妳聞到它的時候,妳的靈魂就會被轉化。濃重的鄉音是天籟之音,無論天涯海角在哪裏,靈魂都會回到故鄉。
黃昏時分,每個房間都煙霧繚繞,溫暖如春。每棟房子外面都有煙和愛。我的家鄉彌漫著淡淡的清香。那是壹種溫暖的懷念,壹定會讓妳跌倒的地方爬起來。丟了就從頭再來,不至於迷失回家的路。。
我的家鄉就是我的家鄉。她帶給人們的是春天、歡樂、溫暖、生機和希望。
小時候在老家,心裏有個想法:長大了壹定要住在城裏,坐長途汽車,爬高樓,看壹看霓虹閃爍的夜景。
現在,我實現了童年時住在城市的願望。在欣賞了這個迷人而繁華的城市後,我每天晚上都夢想回到我的家鄉。我想在家鄉喝壹杯熱茶,吃壹頓奶奶做的飯,聞聞家鄉泥土的清香。
我想念我的家鄉,因為它很美。是時候回老家看看了。在我走完人生旅程的那壹天,我提前反復告訴我的孩子,把我葬在我生我養我的家鄉,讓我和家鄉的土地融為壹體,成長為家鄉的壹草壹木、壹棵綠樹壹根青竹、壹道風景。
我的家鄉隨筆4:我的家鄉
我的家鄉是壹個三面環水的小村莊。沒有山,但有水。小時候經常聽老人提起這裏曾經是壹片沙灘。我回來看看我現在是什麽樣子。在家鄉四季的記憶中,有四個截然不同的季節。壹切都很平靜。沒有城市的喧囂,多姿多彩。
樹蔭覆蓋了大部分村莊,春天來得更晚,枝頭桃花開。小時候喜歡爬到桃樹的枝頭上玩耍。我以為在花瓣的映襯下會特別好看。那是對美的最初感知。縱橫交錯的鄉村建築是最佳去處。叫不出名字的野花野草,見過它們生命的翠綠色。我的心情會突然好起來。走過高樓河,那裏的油菜花絕不比任何地方遜色。淡淡的花香彌漫在人的心脾。慢慢流動的水可以在妳累的時候洗掉腳上的汙垢。微風輕輕拂過我的臉頰,是壹種精神上的放松。
蟬沒有了白天黑夜的叫聲,夏天來了。家鄉的夏天,我站在碼頭上看著貨運船隊,從京杭大運河來回穿梭。河兩岸的濕地長期以來壹直是野生鳥類的棲息地。荷花滿池,看著漁民在江上采摘自己的菱角。熙熙攘攘的人群將船停泊在魚市。討價還價的聲音勾勒出壹幅平凡而幸福的畫面。不時會有載客的渡船經過,船上的乘客都會被畫面吸引。時不時拿出手機壹張壹張地抓拍。她臉上的表情是快樂和滿足的。夏天的晚上很熱,有時候會停電。村裏的每個人都會從他們的院子裏出來,手裏揮舞著壹把蒲扇。我家門前的石凳上總是聚集著很多人,大家在那裏聊天。
在村裏,有壹個四合院。遠親比鄰居好是真的。也是壹種讓我想遠離親情的感覺。
村裏的秋天,雖然沒有紅葉落滿地的景象,但也不乏自己獨特的秋葉靜謐之美。從河堤望村,壹排排瓦房。錯落有致秋葉落的紅磚灰墻讓人真的很愛這個地方。壹片秋葉落在水面,記起了承載不了多少心事的秋天心情。
秋風吹來,帶來冬天的寒冷。和其他地方壹樣,在我的家鄉,冬天的村子裏多了壹點寂靜。在房子周圍散步已經成為每天飯後要做的事情。
這樣的生活大概會持續到臘八節之後,有個說法叫臘八是年。臘八節,大人會給孩子,去鄰居家要壹些臘八粥。據村民說,孩子喝了幾百個臘八粥就會健康成長。我覺得沒有幾百個,只有這個說法。
除夕前夕,家家戶戶都會置辦年貨,很多人會在家裏蒸壹鍋面食祭神。媽媽做的花糕,顯然成了最受歡迎的面食。
家鄉的很多風土人情滋養著我,無論我以後去哪裏,對它來說,我的家鄉。我會把我所有的想法都送走。更愛它。
故鄉散文隨筆:鄉愁,壹個時代的情感背景
也許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了他們的農村家園,去城市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切地關註和談論鄉愁。
也許喧囂的城市缺少了人情的溫暖,人們需要壹道風景來寄情。在他們閑暇的時候,家鄉微弱的呼喚影響著他們的靈魂,化為鄉愁和夢想。
鄉愁是壹種向往。但思念是壹種有針對性的情感。無論思念親人,愛人,還是朋友,都是對遠方另壹個人的溫暖回憶。我不能忍受錯過它。當我打通電話時,我想念它。但鄉愁不是。
在鄉愁的彌漫中,妳可以呼喚親人,卻不能呼喚村莊或河流。哪怕妳回去在老家呆幾天讓鄉愁暫時消失,也許妳剛坐上返程的大巴,壹種模糊的情緒就會慢慢升起。
與思念相比,鄉愁是寬泛而模糊的,是抽象而具體的,就像月籠中霧蒙蒙的河水,空寂而灰暗,在河邊久留,又冷又濕,卻無法滿足鄉愁的釋放。
人生總是伴隨著悲傷。不滿意,做不到,過不去,煩惱;煩惱,失望,悲傷,憂愁。悲傷是壹種冰冷的感覺,壹顆被抓住的心,悲傷是壹個黑暗的夜晚和壹條荒蕪的道路。不管妳擔心什麽,只要趕上了,馬上就晴轉雨。然而,唯獨鄉愁,像晚霞壹樣,在淡淡的憂傷中充滿了暖色。鄉愁可能是世界上最美的煩惱。
在外工作的城市人,總會不期而遇鄉愁,讓思念伴隨著壹種溫柔的孤獨;漂泊的遊子永遠伴隨著鄉愁,鄉愁的淚水溫暖心靈。我不禁疑惑,遠古的人們離開家鄉成為遊子,也許是守衛邊疆,也許是回家後成為馬背上的骷髏;也可能是為了生存而逃亡,沒有回家的希望。鄉愁成了他們生活中不可回避的主題。在漫長的歷史中,戰爭、動亂、天災往往是最基本的社會形態,鄉愁成為那個時代的普遍情緒。難怪在中國的文化史上,鄉愁壹直是壹個龐大的文學命題,留下了無數的鄉愁詞匯。無論是《再沈回去》裏的李白《突然想到的家》還是《寒夜》裏的張繼,無論是西天無故離開陽關的王維,還是少年時離家出走的何,都站在異鄉的土地上,眺望遠方,發出最動人的鄉愁呼喚。
每個人都是想家的,故鄉是生命的老根。但是,遷徙壹直是人類發展的常態。背離故土,安家新居,趨利避害,開辟美好新家園,是社會發展繁榮的強大動力。也許很多人會覺得,身在異鄉的人,難免會有冷漠和失意的留戀。如果在異鄉隨波逐流,找到了家的感覺,可能就不會有鄉愁了。然而,即使在唐朝的鼎盛時期,思鄉之情依然如雨,天上的月亮只在故鄉明亮;在今天的奔小康的康莊大道上,大多數人不是無奈而悲傷地離開,而是在漫漫長路中逐夢。但壹旦遠離家鄉,鄉愁就會襲來,很多人在城市生活了幾十年,成為地道的城裏人,過上了富足的生活,但鄉愁依然揮之不去。更令人不解的是,近十幾年來,隨著生活的快速發展變化,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足,但鄉村風味卻成了大眾喜聞樂見的味道,鄉村旅遊成了情懷旅遊,鄉愁氛圍越來越濃。鄉愁正在成為壹種世紀流行的情緒。
似乎只要離開家鄉,就壹定伴隨著鄉愁。想家是離家出走時不可避免的情緒。家有多遠,鄉愁就有多濃。鄉愁是永恒的。奇怪的是,沒有“城愁”這個詞。壹個人不管在城市裏生活了多少年,離開城市後可能會有懷舊的感覺,但還是不能上升到想家的高度。也許,城市和農村是兩個不同的地方。壹個擁擠、冷漠、虛假的城市,很難承載情感,安放靈魂。壹個火柴盒壹樣的建築可能不值得記住。
鄉村是人類尋找和建造的第壹個家園,這個家園已經有人居住了5000多年,孕育了人類幾乎所有的文化和歷史。直到現在,世界上大多數人仍然生活在農村。
五千年的變遷,大海變了,農村從未變;五千年的深情表明這是人類夢想的家園!
鄉村不僅給人們提供了壹個居住的家園,更重要的是給人們提供了壹個真情實感的堅實支撐。只有生活在農村,即使貧窮無法揭開,感情仍在蔓延,靈魂仍在飛翔,人格完整。
鄉愁來自遠方,遠方放大了想象空間和神秘之美,但鄉愁的本質來自於國與魂的結合。
鄉愁是整個農村生態的記憶。從人到物,到近水的山和雲與星空,都有完整的自我;
鄉愁是無序閃現的溫暖畫面。那些笑臉和老樹塘,所有能在不經意間闖入內心的鏡頭,都是心靈成長的節點;
鄉愁是人生成長的重要參考。日出的山脊和月亮落在樹梢的地方是不變的,讓人感覺自己在太空中的位置是那麽的穩固。回家路上路過的老樹、石頭、山坡、燈光,都在情感中作為心理標記重復,為心靈中的延伸讓路;
鄉愁是壹種在家裏很舒服的感覺。有圍墻圍起來的小家庭,卻圍不起來鄰居的人脈。紅白喜事是全村人的喜怒哀樂。村莊與田野相連,田野與山野相連,山野與天空相連。是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的雲水家園,也只有這樣的家園才能稱之為家?
這二三十年,城市壹直在擴張,人們幾乎在欲望的擴張中攪了二三十年,在興奮和新鮮感中咆哮,卻完全忽略了鄉村的存在。從農村到城市,從城市到城市,夢想在欲望的滿足中壹次次墜落。當無助地回頭看時,他們發現在民俗和傳統的喪失中,在年輕人和有能力的人的喪失中,在對土地和農村的冷漠中,農村成了壹個空殼,家園幾乎失去了。這才發現擁擠冷漠的城市大多是掙錢的地方,不像家。農村雖然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但是更適合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