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校”帶妳回到那個血腥的年代。
2007年,《士兵突擊》風靡全國。原班人馬沒有停留在勝利的喜悅中,而是迅速集結在滇南小城,開始打造“我的團長,我的團”(以下簡稱“團長”)。經過172天的艱苦拍攝和兩次重大事故,2009年3月5日,《上校》終於首映了。
但“上校”並沒有“士兵”那麽陽光,因為抗戰末期,雲南邊境只有殘酷的戰爭、逃亡的士兵和血腥的死亡。這不是壹支不拋棄不放棄的精英團隊。他們就像壹群小醜,卑微、無恥、無賴,但就是這樣壹群敗兵、敗類、炮灰,卻在浴血奮戰保家衛國——我們有多久沒見過真正的血性漢子了?更何況是那些裝純爺們卻又裝女人取悅大眾的陳冠希,或者那些花了大錢卻沒什麽真本事的所謂花花公子...“上校”的出現是娛樂至死的永不妥協,是物欲橫流中的精神追求。
《上校》中有很多性格各異的人物,其中有四個被藍小龍稱為“優步”——孟煩了、龍文忠、樊龍和余曉慶。在該劇播出之際,本報獨家專訪了段奕宏、張譯、張國強、邢家棟四位演員。他們將帶妳回到那個血腥的時代,回到壹個士兵、愛情和死亡如此不同的時代。
“四鬼上校”的角色與不同的抗日活動
妳是士兵突擊的粉絲嗎?妳看過藍小龍的原著嗎?妳迷戀段奕宏和張譯嗎?“上校”風波已經席卷全國。如果妳不想在激烈的全民討論中失去話語權,《上校》是妳必須觀看的選擇!因為-
小醜士兵成了主角。
我們看到的軍旅人物大多英姿颯爽,正氣凜然。他們只會英勇殺敵,不會逃跑。如果妳認為《上校》也是在用簡單、常規、主題化的方式謳歌“中國遠征軍”,那妳就錯了。“上校”不是壹支“不拋棄、不放棄”的精英隊伍,而是壹群敗兵、敗類、炮灰。藍小龍告訴我們:在和平時期,我們需要“永不放棄,永不言棄”,但在戰時,只要我們活著!哪怕妳用任何伎倆,付出任何代價!從這個角度來說,“上校”會讓妳深深明白,妳是在弱肉強食的社會裏掙紮。
抗日戰爭並沒有壹路高歌。
小時候看地雷戰、地道戰,壹路高歌猛進,印象深刻。日本人打了很多次,輸了很多次,我們特別尷尬——可是打了八年抗日戰爭,怎麽可能毫發無損?“上校”讓我們大吃壹驚:跑,跑,跑,大家已經在龍張文的帶領下徹底逃竄了!偶爾的小勝利還是龍和壹群流氓兵打的,更多的是死亡——妳震驚了,但如果藍小龍寫大決戰和臺兒莊之戰來謳歌中國遠征軍,妳願意看嗎?
鮮為人知的血淚史
60多年前,國民黨派遣中國遠征軍幫助緬甸抵抗日本侵略。戰鬥異常激烈,我方損失慘重。這場“緬甸戰爭”其實是壹段鮮為人知的血淚史。《上校》的誕生讓我們有機會壹窺歷史的真相。而且藍小龍濃縮了滇緬十大最精彩的戰役,壹定是千鈞壹發,扣人心弦。
很多影視劇總是不忍心讓主角壹直“背誦”。經過壹番挫折,必須安排壹些甜食給觀眾看,但《團長》是偏的。它會告訴妳,在妳絕望的時候,其實還有更絕望的事情等著妳,讓妳嘆息卻停不下來。
壹個與眾不同的英雄和壹個美麗的女人
《上校》的愛情戲肯定不是主線,但也不是路過。戰場上的愛情是美好而深刻的,更何況是壹個兵痞賊寇的愛情,讓人笑中帶淚,血會滴在淚中。看完這部劇,也許女人會學會如何可憐身邊的男人。
軍事愛好者的驚人裝備
武器裝備是《團長》的重要亮點。導演康說,這是壹個軍事愛好者的電視劇。劇中有大量的武器,有中正槍,三八步槍,九二機槍,歪機槍,柯爾特手槍。還有92式坦克,美國威尼斯吉普,美國飛虎隊C46運輸機,日本坦克兩輛,都是按照1:1的比例仿制的。其中C46運輸機的造價將在7萬元以上,最便宜的坦克也要65438+萬元左右。
優步1:憤怒卻無能為力的孟煩了(張譯)
背景:北平人,早期四川軍團副連長,後期四川軍團團長。
性格:無可救藥的懷疑論者,自我毀滅,刻薄尖銳,用墮落的行為來掩蓋自己的真實想法,就像他的名字壹樣,意思是“壹切煩惱都過去了”,但沒有多少人明白,大老粗的同誌們叫他“討厭”。
內幕:四個“邪靈”中,張毅年齡最小,當兵時間最長。作為編劇藍小龍的戰友,他們的友誼最深,性格也很相似。在《士兵突擊》中,他飾演了壹個絕世男兒史進。在《上校》裏,藍小龍本來想讓他演壹個軟弱無能的翻譯,所以取名的時候借用了張譯的外號。但當藍小龍的劇本進行到壹半時,他發現整個故事的敘述者是“我”,也就是說,孟煩了壹定屬於張毅。然後,後來藍小龍把孟煩了的性格特征畫得更接近張譯,孟煩了最常用的小掰手指手勢就是根據張譯的個人習慣寫的。
讓人喜歡史進的是,被許三多如此為難的人,卻能“不離不棄”,總是細膩地照顧別人,不抽煙不喝酒,甚至充滿母性光輝。孟煩了是不同的,他變得悲觀,但他是真實的。《上校》以孟煩了的視角看世界,所以他代表了觀眾的眼睛,他的思想,包括最骯臟最可恥的思想,都會被觀眾看得清清楚楚。
張毅:“比起史進博愛的“大”,孟煩了就像魯迅先生說的,藏不住皮袍下的“小”。但每個人都有“小”,尤其是孟煩了,他有著強烈的文人情結。他細膩而敏感,他的“小”要不凡得多。他就像壹個憤怒的青年。他不能接受對祖國和人民有害的行為,他會生氣。但他無法獨自改變現狀。眼看著國家在日本侵略者面前節節敗退,他剩下的只有憤怒。他的可愛之處在於,他生氣的時候會說三道四,說很多有損他人的話,但如果把這些殼砸碎,我們還是能看到孟煩了和史進壹樣,有壹顆赤誠的愛國之心。”
優步二世:壹篇關於生存的龍的文章(段奕宏)
背景:籍貫不詳,冒充團長,後升任四川總隊團長。
性格:瘋狂,狡猾,搞笑,虛偽,虛榮,不著邊際,有江湖精神的兵痞。
內幕:《士兵突擊》中的七月被女性觀眾評為結婚的完美男人,段奕宏用他灑脫的表演征服了觀眾。“段版七月”也激發了藍小龍的創作靈感,他壹舉寫出了被譽為“第壹個”的龍文。《上校》拍完之後,導演康洪磊對段奕宏贊不絕口:他是成長最快最讓人放心的壹個。
《士兵突擊》中的七月是老A(特種兵)的靈魂,他在壹群“士兵”中跳躍性極強。他狂野、自負、不講道理。然而七月還不到龍文章的十分之壹。龍文忠縱橫全國,詭計多端,做事隨機,打仗隨機。當他看到人們在談論和胡說八道時,他可以無視首席執行官,假裝是團隊的負責人。他還能毫無臉紅地從英國人那裏騙走食物、飲料和給養,甚至敢賭上自己的生命與日本人進行壹場“玩笑戰”。
段奕宏:“龍·張文會想方設法善待每壹個人。這是他的生存法則。但正是他,喚醒了壹群人麻木的心,讓大家明白,國家有難,我們不能坐視不管。他是那個時代積極鬥爭的代表,是民族的脊梁。沒有這樣壹個人,我們的國家早就滅亡了,現在說的大概就是日語。但同時,他最在乎的是軍人的尊嚴,對生命有著極大的尊重,並說‘沒有值得為生命付出的結果’。”
優步三:失落的龍(張國強)
背景:東北軍人,突擊隊隊長。
性格:亂世魔王,能打。火爆的外表和野蠻的行為下有壹顆柔軟的心,可以為了心愛的人隨時獻出生命。
知情人:張國強是四個人中年齡最大的。他是典型的東北男人。他是壹名士兵,他聰明又風趣。他還喜歡惡作劇。人們懷疑藍小龍是根據他的個性創造了“龍之謎”。
張國強:《士兵突擊》裏的高城既是太子黨的兒子,又是連長。他總是熱情而傲慢。他認為許三多恨鐵不成鋼,沒事就找許三多的茬,這與史進殘酷的教育法正好相反。但他也像個孩子,有壹種可愛的氣質。但是《團長》裏的迷龍,能賊得瑟嗎?小偷和流氓,嗯?他熱愛生活,他是壹個生命力很強的老兵,壹個不斷折騰自己的快樂鬼,有真性情。”
背景:湖南人,出道時是四川總隊的團長,不久就被提拔為師長。
性格:有理想有抱負,知人善任,但狂妄自大,沾染了壹些不好的官場風氣。
內幕:邢家棟軍人氣質非常突出,但他從未當過兵。他飾演的老師余曉慶,戲份不多,但經常在關鍵時刻出現。不像炮灰團,他是類似美國西點軍校的軍官。朗·張文和余曉慶的比賽非常精彩。南天門之戰是壹個場景,他們之間緊張的對抗令人驚嘆。不要錯過!
邢家棟:“《士兵突擊》裏的吳六壹是鋼鐵七連最有朝氣的士兵。他忠誠堅強,對戰友和鋼鐵七連有著深厚的情誼。《上校》中的余曉慶依然忠誠,但作為壹名老師,他並沒有和炮灰團同命運。他是那種為了勝利會不擇手段的人。眼看著自己的家國毀於壹旦,兵敗如山倒,他承受不起,也救不了。他越打越無奈。”
方言中的殘酷在團長身上帶點嘲諷
劇中每壹場都會聽到兩種以上的方言,四個人會有四種方言嘲諷,五個人會有五種方言責罵。
龍文:八九種方言
土生土長的新疆人段奕宏認為自己沒有模仿語言的天賦。為了掌握當地的方言,段奕宏向《團長任務》劇組裏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求教。因為劇組裏沒有湖北人,段奕宏甚至萌生了去拜訪湖北某報社記者的想法。但記者不是湖北人,就打電話給湖北的朋友,把電話裏的臺詞錄下來,放到段奕宏...
段奕宏:“龍張文只知道他出生在察哈爾和熱河交界處的壹個小廟裏,從小過著流亡的生活。他能背出60個地名,30多種地方小吃,會說八九種方言,不僅僅是與人交流,更是壹種生活方式。這是他的聰明,也是他的傳奇。”
孟煩了:老北平話,英語。
孟煩了是北平的學者,而張儀是東北人。學習北平話並不容易,但他地道的美式英語卻讓劇組所有人震驚。
張毅:“北平話和現在的北京話不壹樣。老北平話發音時轉的地方很多。我從小就說東北話,在“上校”開演前還特意找了老北平字典學習。影片中有壹句話‘妳以為我的腿是為自己爛的嗎?’拍戲的時候喊出來的是東北口音。這是我典型的失敗。"
樊龍:東北方言
張國強是個便宜貨。他能用家鄉話背出所有臺詞。怒江與日軍對峙時的“個人表演”場面更是精彩。
張國強:“我要砍了妳,殺了妳,這些皺巴巴的小腿,妳在幹什麽?都是東北話。戲裏唱的太多了,京劇,評劇,黃梅戲,二人轉。我是壹名戲劇演員,但我也是梨園的孩子。弟弟們都在話劇團,有的還唱二人轉。我讓他們唱完,用手機錄下來。我壹遍又壹遍地聽,壹遍又壹遍地向他們學習。在怒江那場戲裏,我唱著鞠萍,翻著筋鬥,撲通壹聲趴在地上裝死。很多都是即興創作。”
余曉慶:普通話。
在《團長》原著中,余曉慶是湖南人,但邢家棟是北方人。他和導演商量後,決定把余的湖南話改成普通話。
邢家棟:“余曉慶本人接受過優秀的高等教育。他的許多語言是方言和俚語。從技術角度來說,如果我的方言表現不太好,我這個北方人還得說湖南話,可能也不會給我的角色增添多少色彩。”
這些人從壹開始就知道自己的命運就是炮灰的命運,自己團的命運就是炮灰的命運...
別人把他們當炮灰,他們把自己當軍人!
上校之死:炮彈的命運
哪裏有戰爭,哪裏就有死亡,更別說炮灰了。活著沒有人會關註他們,死了也沒有人會記得他們。但《上校》裏每壹個“炮灰”的死,都讓人心痛。除了孟煩了和余曉慶,所有的原著小說都被扼殺了。電視劇裏,康洪磊導演可能不會讓龍文、樊龍、阿憶死,但是郝獸醫、豆餅、康丫……這些活色生香的人都壹個個倒下了。
張毅:“最讓我震驚的壹次死亡,是獸醫郝的死亡。他愛就像愛他的父親壹樣,但孟不願意承認,他的嘴仍然損壞。終於有壹天,在激烈的對抗中,孟罵郝愚蠢無能。這時突然壹顆炮彈落在郝的頭上。孟的自責和心碎至今讓我很糾結。"
“還有豆餅之死。他就像壹個去大城市打工的農村孩子。沒有人看重他,但是他很快樂。他在最慘烈的戰鬥中死去,就像壹個出來探望的孩子,但他走得比誰都遠,再也沒有回去。”
段奕宏:“雖然軍人都要做出犧牲,但龍文忠身邊的兄弟壹個個死去,讓他瀕臨崩潰。他的心就像吹到極限的氣球,壹紮就爆。‘沒有值得付出的結果’,不僅僅是炮灰團。看完這部劇,大家就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了。"
張國強:“康雅的死讓我很難過。他中槍後,壹直在咳血,非常安靜地躺著。獸醫郝說‘我給妳弄碗面’,可是面回來的時候,它已經悄無聲息地死了。”
邢家棟:“對於余曉慶老師這樣的高級將領來說,他手下有幾千名士兵,炮灰團裏每個炮灰的死,似乎都不存在。他個人生活的缺失可以忽略不計。他不在乎他的夢想會毀掉多少有夢想的炮灰——這是壹種悲哀,這也是戰爭可恨的原因。”
《上校》的愛情故事要求壹個女人給壹個男人壹個擁抱。
編劇藍小龍告訴我們,“上校”的意義就是沒有值得付出的結果。另壹層意思是,女人要多擁抱身邊的男人,這樣會讓男人更溫暖,給他們更大的力量。《士兵突擊》藍小龍沒有安排女性角色,很神奇。他在《上校》中描述的兩段愛情,其實是感人的。
樊龍和上官戒慈:沖動更恭敬。
樊龍和上官戒慈的愛情是戰爭創傷上的壹朵花。壹股蠻力,他遇到了溫柔如水的她,陷入了癡情的漩渦,這讓他不惜觸犯軍法,用生命抵消。
張國強:“準確的說,他們之間不是愛,而是吸引,壹種讓龍著迷的欲望。當他第壹次看到她時,他決定保護她。上官戒慈站了壹個星期,每天重復著壹句話:‘誰能埋葬我的嶽父,我就嫁給誰’,但是沒有人理會她。只有樊龍走了這壹步,問她是哪裏人,叫什麽名字。第三句話是,“妳能嫁給我嗎?”他為逝者做了壹個非常漂亮的棺材,這是生者能給予逝者的最大尊重。當時他的命都救不了,但樊龍能做出這種事,說明他有真性情。"
孟煩了和小嘴:美麗而苦澀。
任何地方的愛情都比上校體面。孟煩了和小嘴(當地妓女)的愛情是美麗的,但也是苦澀的。
張毅:“他們就像大浪下的壹粒沙。他們渺小而孤獨,沒有根基。他們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甚至無法保證自己的生存。他們怎麽能緊緊相擁呢?”他們的愛讓我感動,但我不敢說觀眾會有多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