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心情說說 - 二年級上冊優秀數學教案

二年級上冊優秀數學教案

作為壹名敬業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編制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計劃。來參考壹下教案是怎麽寫的!以下是我整理的六份高二上冊的優秀數學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妳會喜歡。

二年級第壹冊6個優秀數學教案1教學目標;

1,通過拼圖遊戲的活動,初步了解平行四邊形,進壹步熟悉平時學過的圖形。

2.發展空間概念、動手操作能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理解和認識各種平面圖形。

教學難點:用不同的方法做拼圖。

教學過程:

首先,借助拼圖遊戲,認識平行四邊形。

1.展示拼圖並解釋它。這叫做拼圖遊戲。

圖2和圖5是什麽形狀?圖#是壹個三角形。

圖3和3是平行四邊形

4.告訴我七巧板是什麽圖形做的。

5.這些圖形中有多少正方形和三角形?哪些圖形較大,哪些較小,哪兩個大小相同?

第二,壹起戰鬥。

1.在附頁中剪出拼圖,完成拼圖的制作。

2.引導學生做拼圖。

(1)拼出壹個正方形

(2)拼出三角形

3.妳能以不同的方式拼寫它嗎?

第三,練習。

1.拼出書中的圖片,想想這些圖片是什麽樣子的。

2.說出“等兔子”的故事,並拼寫出來。

3.妳還能拼出什麽有趣的圖形?

四。摘要

妳覺得這門課有趣嗎?七巧板是中國古代的壹種圖形遊戲,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

二年級數學教案第壹冊優秀,6篇文章,2個教學內容: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分冊42頁,案例1案例2,試試看。

教學目標:

1.體驗平均壹些物體的活動過程,理解平均的意義。

2.在數學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培養合作意識。

教具準備:

12棒,8碟,學習計劃,課件等。

教學重點:

體驗平均壹些物體的活動過程,理解平均的意義。

教學難點:

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教學過程:

老師:孩子們,秋天到了,沈甸甸的果實掛在枝頭。動物王國很熱鬧!我們和樂樂壹家去郊遊吧!

午飯時間,懂事的樂樂主動幫媽媽洗桃子。他洗了六個桃子,打算放在兩個盤子裏。猜猜樂樂會怎麽玩?

老師:別急,請先和同桌討論壹下,看誰想的多。

三個不同點。(並引導學生用規範的語言表達)

把六個桃子分成兩份,兩份都是三個。

把六個桃子分成兩份,壹份是1,壹份是5。

把六個桃子分成兩份,壹份兩個,壹份四個。

老師:妳給了三點,妳最喜歡哪壹點?我想我最喜歡平均分。

老師:奇怪,為什麽大家都喜歡第壹個?

(這是公平的,兩套三套壹樣多,不多不少)

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補充板書:每本書得到的量是壹樣的)

老師:像這樣的劃分,每個份額得到相同的數量,被稱為平均分。

老師:(指著另外兩點,問:這兩點平均嗎?

生:沒有。

老師:為什麽?

生:因為每份不壹樣多。(請兩名學生回答)

老師:也就是說必須要求平均分。每股怎麽樣?老師在同樣數量的地方劃線。

學生讀兩遍:每份得的量壹樣,叫平均分。

老師:那我們怎麽把這六個桃子平分呢?(各3份)

教學案例《理解平均分》教學案例《理解平均分》我們把這三個桃子作為壹份,圈起來,放在壹個盤子裏。(每三塊磁鐵外面加壹圈。)

老師:樂樂的爺爺想給他壹個問題。既然六個桃子可以平分兩個盤子,那麽可以平分幾個盤子呢?(課件呈現問題)

二年級數學教案第壹冊優秀,6篇文章,3個教學目標;

1,理解東南西北方向的概念。

2、能正確識別物體的方向。

3、可以用東南西北來描述物體的方位。

4.通過學習東南西北的知識,感受祖國的遼闊疆域和豐富資源,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道理。

教學重點:

1,正確識別物體方向。

2.用東南西北來描述物體的方位。

教學難點:

1,建立東南西北方向的概念。

2.在現實生活中,正確運用東南西北的知識為生活服務,尤其是同壹物體相對於不同參照物的方向的經驗。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卡片,學生課前收集判斷人生方向的物體。

教學設計:

壹.活動介紹

1.學生根據老師的口令行動。

2、引入問題,提示話題。

第二,感受東西南北的相對位置。

1.將學生分組並命名:東部隊、南部隊、西部隊、北部隊和中部隊。

2.說:中央隊的前、後、左、右是什麽隊?

3.說:周圍的團隊對面是什麽團隊?明白北方隊和南方隊,東方隊和西方隊是相對的。

第三,知道地圖上的東、南、西、北

1,觀察地圖,知道方向標誌。

2.穿過內蒙古自治區,海南,西藏,上海,就可以在地圖上知道東南西北。

3.總結:對著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4.主動記憶。

第四,闖關大行動

第壹關:我能說出“五嶽”的名字!

第二關:我能辨別東西南北!

第三關:靈活運用我是最好的!

四級:我能過上聰明的生活!

二年級數學教案第壹冊優秀,6篇文章,4個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二年級上冊)數學,第65438頁+0 ~ 3和習題1第1 ~ 3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實踐,使學生認識到測量物體應該用同樣的工具來測量。

2.認識尺子,初步建立1 cm的長度概念,以厘米為單位測量較短物體的長度。

3.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4.培養學生動手實踐和合作學習的方法,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過程

1.感知數量對象可以用同樣的工具來衡量。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妳們帶來了壹些禮物,把它們放在盒子裏。妳想知道它們是什麽嗎?請打開盒子,拿出來互相看壹看,並告訴我妳看到了什麽。

(學生開箱觀察交流)

1.使用長度相同的邊。

老師讓學生挑出壹個自己喜歡的物體,數學書的短邊是幾個物體的長度。

(學生開始操作並報告測量結果,同時用多媒體展示測量結果)

老師:妳們數學書的短邊不是壹樣長嗎?請開始比賽。

(學生開始在數學課本上互相比較,回答“壹樣長”)

老師:為什麽同樣長度的邊測量結果不壹樣?

生:因為量書用的東西有的長有的短。

老師:如果所有的工具都用同樣的長度測量會怎麽樣?請小組成員再次將它放在立方體上。這本數學書的短邊有多長?

學生開始分組操作和報告,讓學生知道如果都用同壹個物體測量書的短邊,得到的結果是壹樣的。)

2.使用學習工具測量不同長度的邊。

電腦展示了兩張數學課本和鉛筆盒的圖片,演示了如何用回形針測量書的短邊,用小刀測量鉛筆盒的長邊。)

量完,老師問發現了什麽(刀比回形針長,鉛筆盒邊比書邊長)。

老師:如果我們把刀子換成回形針,看看會發生什麽。

(多媒體演示用回形針量文具盒的過程,讓學生知道文具盒的長度比書的短邊多6個回形針。)

總結:通過動手實踐和觀察,我們知道我們應該使用相同的工具來測量對象。

3.實踐活動。

(1)處理第2頁“做”中的問題1。

(學生獨立完成)

(2)處理第二頁“做”中的第二個問題。

學生們用新鉛筆來測量他們想要測量的物體的長度。他們可以自己測量,也可以幾個人合作,最後互相溝通,匯報測量結果。)

(3)處理第二頁“做”中的第三個問題。

多媒體展示題目的內容,解釋題目的含義,讓學生用計算機進行估算和驗證。)

第二,知道物體的長度也可以用尺子量。

1.了解統治者。

老師:剛才我們用鉛筆量物體的時候,量了壹遍又壹遍。多麻煩啊。測量什麽更方便?(尺子)

老師讓學生拿出尺子看壹看。他們能找到什麽(數字、刻度線、厘米)?老師介紹了刻度線和“厘米”。並向學生解釋“厘米”是長度單位。

2.知道長度單位“厘米”。

(1)知道1厘米有多長。

(電腦演示,從0到1的長度是1厘米。)

老師:妳覺得1 cm是哪個數離哪個數?在尺子上找出1 cm,給同桌看。

(小組活動)

(2)感知厘米有多長。

①測量壹個邊長為1cm的小立方體的長度。

②感知長度1 cm(教師帶領學生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輕輕握住小立方體,用右手慢慢拿走,告訴學生拇指和食指之間的間隙約為1 cm,並要求學生在腦海中記下)。

③閉上眼睛,想想1 cm有多長。

④睜開眼睛比畫1 cm要多長時間?

(3)尋找生活中的“1 cm”。

①例如(電腦顯示圖釘,請仔細觀察並演示其長度為1 cm)。

②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尋找“1 cm”。

(自由移動,可以用尺子或目測測量)

3匯報交流。

3.用厘米測量物體的長度。

老師:請拿出黃色的紙條,試著用厘米測量它的長度。

(動手測量後,讓學生在展臺上演示,並說出測量方法。同時,老師提醒學生,測量時,尺子的0刻度要對準物體的左端,物體的右端正對幾厘米。)

老師:請用這個方法再測量壹下黃色紙條的長度。

三、課堂總結

1.

2.課堂總結。

老師:通過今天的學習,妳學到了什麽?

(先讓學生總結,最後老師總結)

(1)要知道壹個物體的長度,可以用同樣數量的物體。

(2)要知道物體的長度,可以用尺子量。

(3)用直尺測量物體時,將直尺的0刻度對準物體的左端,物體的右端朝向幾厘米。

第四,鞏固練習

1.進壹步掌握用尺子量物體的方法。處理課本練習1(第6頁)中的1題。

2.通過學生以厘米為單位測量物體的實踐活動,體驗以厘米為單位測量物體的過程。處理課本練習1(第6頁)中的問題2 ~ 3。

(學生自己測量,然後同桌互查,分組交流)

動詞 (verb的縮寫)結論

老師:請用尺子量壹下數學書短邊的長度。

(學生測量後報告)

老師:數學的短邊長是14 cm多壹點。多少錢?這需要另外壹個長度單位,我們後面會學到。

二年級數學教案第壹冊優秀,6篇文章,5個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況體會混業經營的意義。

2、能正確計算混合運算問題。

3.引導學生探索先乘除後加減法的運算順序。

4.體驗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5.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參與意識,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

教科書分析

本課教材創設了熊購物的問題情境。學生幫助小熊計算買菜要花多少錢,由此引出混合運算的教學,包括乘法、加法和加減運算。

在教學中,教師應註意讓學生先探究乘除法的運算順序,再探究加減法。千萬不要直接告訴學生,而是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去探究。另外,在計算過程中,學生要和不同的算法進行交流,拓展解題思路。

學校和學生情況分析

遼源市第壹實驗小學的教學條件和師資條件都比較先進,學生素質也比較高。特別是我們班的同學,經歷了近兩年的課改實驗。由於註重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現在的學生在數學課上樂於學習,善於提問,敢於創新。但是,由於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不足,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我盡力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課堂記錄

為了吸引學生學習,我把課本上虛擬的小熊購物情境設計成真實的水果購買情境,安排學生在課前去水果超市調查各種水果的價格。結合學生的調查,我在課堂上展示有代表性的水果及其價格,然後師生之間進行真實購買。通過買水果的活動,學生不僅掌握了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還增加了實踐經驗。

在教學中,我設計了壹個猜謎活動。首先展示買水果的混合公式,讓學生根據這個公式猜壹猜怎麽買水果。讓學生經歷從抽象到具體再到抽象的過程,加深對混合運算知識的理解。

最後,我還設計了壹個課外拓展,讓學生設計春遊購物預算方案綜合練習,加強學生運用混合運算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整節課,我都盡力營造壹個讓學生參與、探索、貼近生活、童真的空間。

(壹)水果價格標簽

老師:同學們,今天我帶了壹些水果來上課。看,它們是什麽?

健康:香蕉、蘋果、金桔

老師:上課前,老師已經安排大家去超市做壹個各種水果價格的調查。現在我將根據學生的調查公布水果的價格。

(老師把價格放在水果的架子上,單位是每公斤計算。)

蘋果2元香蕉3元金桔4元橙子5元甜瓜7元草莓8元

(2)買水果

1,教乘法和加法混合題

老師:已經標價了。同學們,我們要做壹個買水果的遊戲。

(我很開心。)

老師:現在妳是顧客,我是水果店老板。我的小顧客們,妳們想買什麽?

生:蘋果3公斤;4公斤金桔

老師:如果要買兩種水果,妳想怎麽買?

生:想買3斤蘋果,1斤香瓜。

老師:他應該給我多少錢?請在練習本上做壹些計算。

(生動的筆算。)

老師:現在讓我們分組討論,告訴我們妳剛才是怎麽算出來的。

(群發。)

老師:現在誰想向全班報告他們的想法?

生1:我是這樣算的:23=6(元),6+7=13(元)。我先算出來,3公斤蘋果的價格是6元,再加上6元和7元,就是蘋果和哈密瓜的價格。

生2:我的公式是23+7。我把1的兩個公式合並成壹個公式來計算,比較簡單,結果是13元。

老師:我們來觀察壹下23+7的公式,它是剛才那個同學的兩個公式的組合,叫做綜合公式。這個公式中既有乘法又有加法。應該先算誰?妳怎麽想呢?

(學生觀察思考。)

生3:先算乘法,因為然後先算3公斤蘋果的價格,再加上1公斤哈密瓜的價格,就是他們的價格。先加沒什麽意義。

學生4:老師,我知道不帶括號的公式是先算乘除,再算加減,所以這道題應該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老師:他們倆都是對的。只有算出3公斤蘋果的價格,才能知道兩種水果值多少錢。所以像這種乘法加加法的題,我們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兩種水果多少錢?還有別的辦法嗎?

生5:我的計算方法是7+23。如果我把哈密瓜的價格放在前面,我也能算出兩種水果多少錢。

生6:老師,我是用嘴說的。兩種水果壹* * 13元。

老師:有很多方法,每個人都可以算出兩種水果的價格。

2.乘法和減法混合題的教學

老師:我們繼續玩買水果的遊戲。如果妳有20元錢,買了4公斤香蕉,我該還妳多少錢?請同桌合作解決這個問題,並將公式列在練習本上。

同桌討論解決這個問題。)

老師:哪張桌子願意談談妳的想法?

生1:我們先算壹下4公斤香蕉的價格。公式是34=12元,然後20減12等於8元。妳應該找回8元錢。

生2:我們列了綜合配方20-34,妳需要幫我們找,8塊錢。

老師:計算公式20-34時,我們應該先做什麽?帖子是什麽?妳能解釋壹下為什麽嗎?

生3:先算乘法,再算減法,因為我們可以算出拿到4公斤香蕉要花多少錢,才能算出拿回多少錢。

生4:我們要把香蕉的價格經過乘法和減法計算出來,然後用20元錢的壹* * *減去香蕉的價格,剩下的就是返回的價格。

3.摘要

在這節課中,我們學習了混合運算。通過剛才的學習,妳有沒有發現混合運算時我們應該先計算什麽?帖子是什麽?

學生:(回答)先做乘法,再做加法和減法。

第四步:提問

老師:同學們,可以問壹下混業經營的問題嗎?

生1:我買草莓2公斤,哈密瓜1公斤。這要花多少錢?

(學生在練習本上做,回答:28+7=23(元)。)

生2:媽媽買了4斤橘子,1斤金桔。這要花多少錢?

生3:我是這樣算的:45+4=24(元)。

生4:老師有30塊錢,買了3斤哈密瓜。還剩多少錢?

生5:我的配方是30-37,剩9塊錢。

(3)猜壹下

老師:現在我們來換個遊戲。我是顧客,我是來買東西的,但是我現在還不會告訴妳我是怎麽買的。我要請妳們看看我的配方,猜猜我買了哪些水果。我的公式是:23+8,25-27。

老師:讓我們分組討論我是如何買水果的。小組裏的每個人都要積極參與討論,踴躍發表自己的意見,註意別人的發言。

學生分組討論23+8的公式。)

生1:我們組認為老師買了2公斤香蕉,1公斤草莓。

生2:我們組認為老師買了3公斤蘋果,1公斤草莓。

生3:我們組還有壹個猜測,就是老師買了3kg蘋果,1kg香蕉,1kg橙子。

(意見25-27。)

生4:我們猜老師用25元錢買了2斤香瓜,25元錢有11元錢或者7斤蘋果。我們是對的嗎?

老師:從公式來看,學生猜的答案都能算對。現在我宣布我實際買的答案。我買了2公斤香蕉和1公斤草莓,我還用25元錢買了2公斤哈密瓜。妳們誰猜對了?

壹些學生歡呼雀躍,因為他們猜對了。)

4)引導學生閱讀和提問。

老師:這節課我們學的是課本上的給熊買東西的內容。大家看看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請提出來。

(5)總結

老師:妳在這節課上學到了什麽?

生1:學會了買水果。

生2:我知道我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減。

(6)轉讓

老師:請以小組為單位,用今天學的混合運算,為妳們小組的春遊做壹個購物預算,並填寫下表。

預計支出盈余(或彌補)

()元()元()元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我創造學生感興趣的買水果遊戲。教學實踐證明,學生更願意投入到學習中去,因為我把課本上提供的虛擬熊購物變成了真實的水果購買,更有助於學生在課前對各種水果的價格做市場調查,也為學生創造了實踐機會。

在摸索操作順序的過程中,我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後整理自己的思路,再分組交流,向全班匯報。在不同算法的報告中,讓學生結合實際情況說明先乘後加的運算順序的合理性,而不是直接告訴學生先乘後加。這個環節,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獲得知識,印象會更深刻。

愛迪生說過:提出壹個問題比解決它更重要。所以在教學中,我改變了以前老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教學方式,而是讓學生自己提問,讓學生互相回答。只要學生能回答,老師絕對不會占名額。在課堂上,學生們很有積極性,願意參與學習活動,這讓我很開心。因為他們活躍的思維和表現來自於我平時在課堂上的訓練。我為學生營造輕松、自由、民主的氛圍,讓學生展開自由的翅膀。在用各種算法猜題和解題的過程中,學生的快速反應、各種算法和意想不到的猜題方法(即23+8猜題法:老師買了3公斤蘋果、1公斤香蕉和1公斤橙子)讓我感到驚訝,讓我感受到了教學的成功。

課後延伸作業是給學生設計壹個綜合實踐活動,要起到團隊作用。學生不僅可以利用混合運算的知識幫助解決問題,還可以增加社會實踐經驗。因為,這包括買什麽菜,有多重,攜帶是否方便,價格是否合理。

案例回顧

本課的設計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改編原教材的情況,使學生從生活經驗的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和理解數學。改變以往學生先記憶乘除再記憶加減的規律,有助於學生自主探索混合運算的規律,尤其是課前讓學生親自去市場調查各種水果的價格,為課堂上計算水果價格做鋪墊。這是本次教學設計的特點,因為更貼近數學與生活的關系。

教師設計的猜測活動拓寬了學生的思維空間。通過壹個公式,學生可以猜測他們購買的水果的不同數量。答案不是唯壹的,這使學生培養了探索性的學習方式,發展了創新意識。同時,這個活動也有助於學生理解公式的含義。

最後,教師在課外延伸教學,為學生創設綜合實踐活動,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增強對數學的體驗和理解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二年級數學教案第壹冊優秀,6篇文章,6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給定壹個方向(東、南、西或北)結合具體情況,可以識別其他七個方向,並用這些詞描述物體的位置。

2.能力目標:借助活動進壹步發展空間概念,明確方向。

3.情感、態度、價值觀: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給定壹個方向(東、南、西或北),教學焦點可以識別其他七個方向。

教學難點:

借助活動確定方向,進壹步發展空間概念。

解決方案策略:

合作探究作業。根據主題地圖,說出體育館、商場、醫院、郵局在學校的哪個方向。

教學內容:

知道東南、東北、西南和西北

教學過程:

第壹,情境導入

展示主題地圖,讓學生觀察:妳看到了什麽,說出他們的方向。

讓學生把自己放在學校的位置上,用所學的方向知識說出體育館、商店、醫院、郵局在哪個方向。老師先讓學生四人壹組說,然後老師點名讓學生自己說。

學生口頭回答後,老師讓學生填寫本子,並在圖中標出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二、總結

老師讓學生觀察剩下的四個建築的方向和他們之前知道的方向的區別。老師讓學生討論後說說少年宮、電影院、動物園的方向。老師這樣指導學生描述方向太麻煩了。請分別給這四個方向命名。小組討論後,在書上的建築物旁邊寫下名字。老師讓學生多說壹下學校四棟樓的走向,最後老師總結了壹下。教學中要糾正學生關於西北、東北、西南、東南的錯誤說法。老師和學生壹起制作方向板。老師在黑板上寫字指導。先找出八個方向的點並給出北向,然後讓學生自己寫剩下的七個方向。

學生制作,老師巡視指導。老師要求學生在舞臺上指出方向。

1,試壹試(小組活動)

(1)教室裏的八個方向是什麽?

(2)讓學生坐在座位上。老師給出班級面對的方向。在群裏說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哪個同學。小組活動結束後,說出他們的名字。在使用定向板時,教師應註意定向板中的方向應與現實中面對的方向壹致。

妳從這門課上學到了什麽?

學生分組交流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