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心情說說 - 農業對中國的影響

農業對中國的影響

發展中國家在獲得政治獨立後,普遍走上了謀求工業發展的道路。在這個過程中,“工業化就是壹切”,農業的發展幾乎被忽略。有些國家甚至出現“重工業抑制農業”的傾向,犧牲農業,發展工業,導致農業落後。農業的停滯和落後從根本上制約了發展中國家的整體經濟發展,阻礙了發展中國家現代化的實現。正如國外壹些學者所指出的,發展中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壹段時間內經濟狀況不佳,與農業政策的失誤密不可分。

20世紀70年代後期以後,隨著發展中國家整體經濟發展對農業的要求,農業發展開始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制定和實施切實可行的農業發展戰略開始成為農業發展的關鍵內容,農業發展與工業發展的密切互動開始成為實現現代化的重要方面。探索發展中國家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轉變農業發展戰略,實施農業產業化發展戰略,對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解決三農問題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壹、發展中國家農業發展中的問題

發展中國家基本上都是落後的農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他們在走上工業發展道路時,基本上都是受到西方發展經濟學家“唯工業”、“唯資本”、“唯計劃”理論的影響,或者受到前蘇聯“優先發展重工業”思想的影響。他們沒有正確處理工業和農業的關系。重工業忽視了農業,使得本來就落後的農業更加落後。

在生產率方面,發展中國家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普遍較慢,壹方面是因為發展中國家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均耕地面積。據調查,人均耕地越多的地方,農業勞動生產率水平壹般越高。比如亞洲的菲律賓,每個男性農業勞動力平均耕地2.6公頃,農業勞動生產率達到4.9%;非洲馬達加斯加,每個男性農業勞動力平均耕地面積43.2公頃,農業勞動生產率可達10.5%;在拉丁美洲的阿根廷,每個男性農業勞動力擁有的平均耕地面積達到102.5公頃,農業勞動生產率達到64.4%。可見,耕地的多少已經成為衡量農業勞動生產率的壹個因素。另壹方面,由於現代農業在農業領域的比重太小,落後的傳統農業在農業領域占據主導地位。在發展中國家,落後的傳統農業表現為勞動力豐富、資金短缺、生產規模狹窄、技術落後、農民文化技術水平低、交通不發達、郵電短缺、文化教育落後、信息交流受阻等。,造成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緩慢,制約了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