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玩樂,四個字的含義在不同的時代是不壹樣的。
吃,記得上次過年我還盼著呢。過年的時候會有好吃的。不罵長輩也能吃硬。現在的要求是如何健康飲食。
喝酒是上檔次的,所以很多家庭選擇在酒店吃年夜飯。當然,大部分還是在家裏吃團圓飯。
玩,過年了,和親朋好友聚在壹起打小麻將,打擊小地主是很多人的選擇。除夕晚上剛過12點的“開門炮”是必須要放的,還有正月十五的鞭炮聲,意味著壹年結束了。
是的,我在家人吃完年夜飯後看電視上的春節聯歡晚會。當然,大年三十是我和孩子的天堂。比如長輩壹般會和晚輩壹起放壓歲錢或者前幾天買的鞭炮。
這些活動都是為了祭祖,辭舊迎新,迎接新年。祈求豐收是主要內容。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
我的家鄉是浦城,是壹個小縣城,但即便如此,浦城人也壹直崇尚中國傳統的民俗,這說明大家都很尊重自己的祖先。
先說春節吧!除夕夜,家家3點多開始吃年夜飯。“蛋卷”是必不可少的壹道菜。它的顏色是金黃色,象征著家家戶戶年年興旺,子女可以孝敬長輩。晚飯後,我們從不出門。奶奶說:“如果我們出去,我們會帶走所有人的好運。”雖然不能出門,在家也不能出門,但是在家裏,還是可以玩的很開心的。大人們整晚在家打牌,孩子們放煙花!這意味著每年好運和好運...除夕之後,正月初壹也很受歡迎!早上起床,洗漱後來壹杯“桂花蜜”。這是我們孩子的最愛。它嘗起來又甜又香...這意味著我希望每個人的生活都繁榮、甜蜜和美好...晚飯後,他們會給長輩拜年。孩子拿到壓歲錢會很開心,但是從初壹到初三不能亂花錢,也就是說這壹年對大人來說很難。正月初四,全家人會去山上的廟裏燒香拜佛,讓菩薩保佑兒孫,生活會更幸福...過了第六天,壹切恢復正常,大人們繼續工作。該是孩子們復習功課,迎接新學期到來的時候了。這個春節令人難忘。
第三章:民族風情人間四月天,春色滿江南。茅山廟會是傳統民俗與春天之間的約會:農歷四月13-三月十八,有著兩千多年文明史的茅山古鎮,今天迎來了自己的節日,空氣中彌漫著節日的氣息,令人肅然起敬,催人奮進。龍騰舞獅,舞動古鎮春風。周邊城鎮的民眾聚集在壹起觀看茅山廟會的盛況,頗有“民眾狂歡”之勢。
追溯到茅山廟會,從清朝乾隆年間到現在已經有200多年了。今年是茅山第22屆有組織的廟會。廟會雖然迷信,但其目的是聚集商賈,交換物資,供應春耕和人民生活所需的物資,振興經濟,搞活市場。此外,青年藝術家充分發揮特長,表演服飾,比賽娛樂,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早上八點,“哐”的鑼聲解開了廟會的帷幕,雄壯的舞龍隊率先登場。空中飛舞的舞龍引來眾人大聲歡呼。這些舞龍隊由各個鄉鎮組成。壹般壹個鎮產兩條龍,最多產四條。舞龍隊由特殊的船只運送。到達茅山後,它們被安置在當地的寺廟裏。廟會正點時,舞龍隊被請出廟會,以旗幟、鑼鼓、號角為向導。龍身大多用竹子紮成圓形龍形,壹條接壹條。外面有壹塊龍林畫的巨大紅布。每隔五六尺,壹人持竿,頭尾相隔十尺左右。在龍的前面,壹人持竿,竿頂豎起壹個巨大的球作為指引。跳舞時巨球前後左右擺動,龍頭抓住球,使龍身遊動飛翔。
舞龍穿越東嶽廟,源於東嶽大帝的原型——三毛真君茅穎,他也是南宗道教的創始人。每次舞龍都在東嶽大帝的前三尊雕像前磕頭以示祝福,最後到達景德禪寺稍作休息,等待下午壹點掃街。香客們跟隨龍隊進寺拜佛。寺廟裏擠滿了人,漫天的煙霧讓人感覺像是仙境。被稱為千年古剎的景德寺更是煙霧繚繞,長長的明凡,大雄寶殿今天也舉行了開光儀式。寺內的臥佛殿、藏經樓、方丈房上梁、山門殿等已重建並對外開放。臥佛殿最熱鬧。這座臥佛耗資約1億元,由緬甸進口的玉石雕刻而成,重約6噸。他默默接受香客的膜拜,傾聽他們的聲音,潛心修行佛法。老奶奶穿著藏青色的袍子在臥佛殿外等著,充滿了虔誠和期待,也充滿了從容和氣場。
興化淮劇團在景德寺演出。為了看清楚,人們早早就用凳子占了地方。茅山號子響亮的歌聲和快速的節奏劃過天際,遠遠就能聽到。同臺表演的柔美動人的舞蹈和天真可愛的孩子們,為臺下的人們提供了壹場充滿歡聲笑語的視覺盛宴。
下午壹點,舞龍的人會合組成百米龍隊,繞著茅山鎮遊行掃街。舞龍的目的可以概括為:壹是祈雨,二是娛神娛己,三是顯示力量,四是繁榮人心。龍隊前,壹人敲鑼示急,後馬丕開道。當地人請來的巫師馬皮在社祭前掃街驅邪。馬丕帶領龍隊穿過大街小巷家家戶戶,大家夾道歡迎。十多面不同顏色的彩旗迎風飄揚,幫助每個家庭,燒香和燃放煙花爆竹,以確保來年的和平和好運。
放眼望去,讓人陶醉的是茅山濃郁的鄉土風情。古鎮人在新的同時不忘傳承文化。自制的農具深受群眾喜愛。在遵循傳統的同時,我們也學習新的經驗,尋求新的發展。文化交流的背後是經濟融合。所謂亂世出金,盛世出古董,茅山富民在政通人和的情況下自發恢復茅山廟會,目的是挖掘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文物,發展旅遊經濟,弘揚民族宗教文化,促進當地經濟文化發展,發展生產,繁榮經濟,擴大市場,振興茅山。
壹座茅山,壹面風水,刺激壹面經濟,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融。我們堅信,幸福的茅山!好運茅山!
第四章:滿族民俗“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不同的特色民居,特殊的飲食,應了壹句“百裏不同風,千裏不同俗”。
滿族是56朵奇葩之壹,服飾特別有特色。下面,我簡單介紹壹下。
滿族婦女不纏足。所有鞋子都繡有美麗的花卉裝飾,鞋底中央墊有高度為10 cm的木質鞋跟。滿族婦女穿這種鞋走路可以昂首挺胸,腰肢搖曳。
旗袍是滿族女性的傳統服飾。他們喜歡穿齊腳的旗袍或馬甲。旗袍的特點是立領,右腰大,開底開衩。古代旗袍有琵琶襟、如意襟、斜襟、滾邊或包邊等。1920年代後改良,腰部寬松,袖口寬大,長度適中,方便行走。它已經成為中國女性的流行服飾。30年代初受西方短裙影響,長度縮短,幾乎到膝蓋,30年代中期袖口縮短加長,兩邊高。40年代出現短袖或無袖旗袍,外面是流線型。之後將衣片分開,包括肩縫和有袖旗袍裙。旗袍,帶有東方色彩,能充分展現優雅和高貴,被認為是表現女性美的典型民族服裝。贊美世界。
女式旗袍比男式旗袍更具裝飾性。衣領、前襟和袖口都是刺繡的。鑲嵌著幾個圖案或彩色的牙齒,俗稱“畫路”或“狗牙”
滿族女人的衣服很好看,滿族男人的衣服也很好看。
歷史上滿族男子多穿馬蹄袖袍,腰間系腰帶,或穿雙胸袍加夾克衫。
夾克衫是滿族男子騎馬時經常穿的壹種夾克。馬褂可分為各種形式,如大翻領、雙翻領、琵琶翻領等。在馬褂之後,它就成了覆蓋長袍的日常服裝。高領雙排扣,四面開衩,齊腰長,袖子略短,袍袖可露三四寸,袍袖卷在上衣袖子上,就是所謂的大小袖。現在很多滿族人穿的小棉襖就是從馬褂演變而來的。為了騎馬方便,長袍外面套壹件長度到肚臍、四面敞開的短袍禦寒。
滿族男人夏天戴涼帽,冬天戴大大咧咧的皮帽。他們的衣服喜歡用棉、絲、綢、緞等材質做藍色的腿,棉靴或皮靴,冬天穿皮烏拉。頂部編辮子,剃掉周圍的頭發。
滿族是中國56個民族中的壹朵奇葩。它有著不同於其他民族的習俗和特點,需要我們慢慢去了解。
第五章:民俗“百裏不同風,千裏不同俗”中國,這個龐大的家族由56個兄弟姐妹組成,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我的家鄉在美麗的廣東。讓我帶妳走進廣東民俗大觀園!
首先要介紹的是涼茶,我們廣東人最愛喝的飲料。我們認為涼茶是身體的保險公司。
因為穿病號服能治病,不穿病號服能防病。在廣東,如果成年人壹個月不喝幾杯涼茶(多為王老吉),嬰幼兒2-3天不接受壹次七星茶,就認為健康沒有保障。
竹筒水是廣東涼茶之壹,具有清熱生津止渴、潤肺排毒的功效。
常用的涼茶,如五花茶、夏桑菊茶、王老吉茶等,都是由味苦性寒的藥物組成,適用於四時感冒、頭痛發熱等郁證。其中王老吉藥性最冷,五花茶和夏桑菊相對平和。兒童七星茶由味甘、性微寒的藥物組成,適用於兒童感冒、發熱、煩躁、咬牙切齒。適用於體質強壯、經常咽痛、大便幹燥、舌紅、苔黃膩的人群。但是,喝過涼茶的外國人唯壹的感受就是“苦”字!很多人喝涼茶都是喝壹口,然後突然放幾片陳皮進去受罪。
每年春節或耕田時節,粵北至粵西的廣大農村都流行壹種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春季牛舞。人們滿懷深情地贊美著他們辛苦勞作的黃牛,這充分顯示了人們對這個農場寶貝的喜愛,以及對未來生活的祈禱和期望。演出中,演員和觀眾齊聲歡呼逗樂,氣氛濃厚和諧,充滿了農民特有的歡樂和情趣。《春牛》壹般是兩個演員表演,壹個跳牛頭,壹個操牛尾。牛頭由木頭或竹子制成,形狀比真牛頭大壹倍,有彎曲的角,大眼睛,黑色的皮毛和牛鼻子,就像真的壹樣。牛身是用布做的,把演員罩在裏面,牛身牛尾壹個人跳。演出前,“牛”躺在壹邊,壹個扮成老農的人物把它抱起來,歡快地敲鑼打鼓繞場走了幾周,逗得觀眾捧腹大笑。
有時觀眾還調侃演員,唱“紅花在妳手裏紅,掛在角上,妳的春牛唱得好,妳的牛背上有個洞。”聰明的演員立即邊唱邊答:“鑼鼓喧天,那人講得還不錯;誰是打著紙領帶背上有洞的牛仔?"
引起了大家的笑聲,然後開始正式表演。在表演中,“牛”的舞蹈動作非常簡單。只有牛郎唱歌的時候,才搖頭擺尾,做出歡樂的樣子,接受人們的贊美。矮牽牛人有很多動作,比如邊唱邊摸春牛,從牛頭摸到牛尾。他們每摸壹次都要唱歌詞,同時還要做騎牛、趕牛、耕田、耙地等動作。他們有的拿著犁、耙子等農具,有的赤手空拳,但動作必須非常逼真。稍有紕漏,觀眾就會唱出來嘲諷:“耕叔不在行。丁琪媛花園裏的犁轉得很緊,但是中間不走了?”表演者順便接過話頭,幽默地回答道:“鑼鼓喧天,哥哥也擅長。連州學得像座山,中間留個魚塘。”
為了讓氣氛更加熱烈。有的地方,壹旦有了壹生,就會裝扮成新郎新娘,撐著傘,肩上扛著花,邊跳舞邊跟著唱,壹會兒唱,壹會兒扭,壹會兒敲。最能體現這種舞蹈特點的,是它那純凈深情的歌詞。把牛牽到田裏的演員開始唱歌:“我擅長犁地,我的角很大,頭很尖。我不會在耙地時用鞭子,在犁地時用拉力。”然後愛憐地摸摸牛,從頭摸到尾,壹邊摸,壹邊唱:“摸頭摸尾,農場耕作全靠妳了;摸著牛頭摸著牛眼,小麥豆類增產;摸著牛頭摸著牛耳,發展生產致富;摸牛的頭,摸牛的嘴,耕田人會緊緊跟著;摸著牛頭摸著牛身,風調雨順好好栽培;摸牛頭摸牛肚,生活改善有出路;摸摸牛的頭和腳,不愁吃。牛二是農民的財富。愛牛就像愛父母。他們壹起生活,壹起努力,壹起* * *去金光道。"
內容簡單,感情真摯。教育大家愛護牛,勤於培養。曲調深沈,余音繞梁。由於長期的民間演唱,形成了獨特的曲調,俗稱“春牛調”。
當然,廣東的民俗也很多。比如廣州素有“花城”之稱,每年的迎春花市十分搶眼;舞獅;種植竹子...
每個地方的民俗都有不同的特點,它有它獨特的魅力;它有它的精彩之處。祖國孕育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風,五彩繽紛的花朵,但廣東的風土人情讓我快樂!希望大家多了解壹下自己家鄉的風土人情,甚至了解壹下其他民族地區的特色,讓我們感受壹下多彩的中國!
第六章:少數民族的中秋節習俗——祭月拜月也深受少數民族的喜愛。在中秋節的晚上,雲南傣族人民流行“拜月”的習俗。根據戴的傳說,月亮是第三個兒子變的。簡言是壹個勇敢堅強的年輕人。他帶領傣族人民打敗了敵人,贏得了傣族人民的愛戴。後來他不幸去世後,變成了月亮,升到了天上,繼續發出柔和的月光,給黑暗中的傣族人民帶來了光明。在中秋節,年輕人壹大早就帶著火藥槍到山上去射火雀和野雞,獵取節日野味。姑娘媳婦們忙著在湖塘裏抓魚。他們都在忙著準備節日晚餐。老太太忙著炒糯米飯,煮大小不壹的食物。在四張桌子的每個角上,各放壹個糯米圓餅,每個餅裏插壹炷冷香。月亮壹升到山林上空,冷香就會被點燃,全家人就開始“拜月”了。然後,向空中放壹把火藥槍,以示對英雄巖尖的尊重。最後,壹家人高高興興地圍坐在小方桌旁,品美食,笑賞月,其樂融融。
鄂倫春族祭祀月亮時在空地上放壹盆清水,然後跪在盆前向月亮鞠躬;土族人在盆中盛滿清水,將月亮的倒影放入盆中。然後,人們不停地用鵝卵石砸盆中的月亮,俗稱“砸月”。
桂西壯族的“祭月問神”活動更為典型。每年在夏歷的八月中旬,有些是在中秋之夜。人們在村子盡頭的露天裏搭起壹個祭壇,用來供奉祭品和香爐。桌子在右邊。
緣樹是壹尺左右高的樹枝或竹枝,象征社會樹,也是月神下凡的梯子。這裏保存著古老的月亮神話因素。整個活動分為:邀請月神下凡,由壹至兩名女性作為月神代言人;上帝和人類互相歌唱;露娜占蔔算命;歌者唱咒文歌,分四個階段送月神回天。
蒙古語《追月》。在中秋節的晚上,蒙古人喜歡玩“追月”的遊戲。人們騎著馬,在銀色的月光下馳騁在草原上。他們策馬向西疾馳,月亮從東方升起,在西方落下。執著的蒙古騎手,直到月亮下山,“追月”還不止這些。藏民“求月”。西藏部分地區藏族同胞慶祝中秋節的習俗是“尋月”。那天晚上,青年男女和娃娃們,沿著河邊,跟著倒映在水中的明月,把周圍池塘裏的月影都照了壹遍,然後回家吃月餅。
赫哲族人“拜月”。在中國東北的赫哲族聚居地,中秋節期間,人們采摘葡萄並向月亮獻祭。相傳是為了紀念壹個聰明勤勞的赫哲族媳婦。她受不了婆婆的虐待,跑到河邊向月亮求助。終於跑到月球上了。
德昂族“串月亮”。雲南瀘西德昂族青年男女,中秋明月高照,山色阻隔,不時傳來悠揚動聽的葫蘆絲,青年男女壹起“串月”,傾吐心聲。有的還通過“串月”定下婚約,送檳榔、送茶。
阿西人“跳上月亮”。阿希人慶祝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是“跳上月亮”。在中秋節的晚上,人們從各個村莊聚集在山村的空地上。穿紗布的姑娘跳了起來,大三弦的小夥子也跳了起來。然而,特別具有煽動性的是青年男女表達愛意的二重唱,仿佛月亮被李感動了。
中秋之夜,苗族人沐浴著月光,吹奏著悠揚的蘆笙,與苗族人共舞。在“月亮節”活動中,年輕人互相尋找合適的人,互相告白,就像月亮和清水壹樣。他們的心純潔明亮,永遠百年不離不棄。
高山族“賞月”居住在臺灣省省山區的高山族同胞,在中秋月高、光輝灑滿大地的時候,身著民族服裝,圍坐載歌載舞,飲酒賞月,天倫之樂。
在湖南省侗族鄉的中秋節晚上,流行著壹種有趣的習俗“偷月亮菜”。相傳古時候,中秋節的晚上,月宮裏的仙女們要來陰間,她們把甘露灑滿了人間。仙女的甘露是無私的,所以人們可以在這壹夜享用灑有甘露的水果和蔬菜。
在中秋節的晚上,侗族女孩用花傘從她們心愛的花園裏采摘瓜菜,而不被認為是“偷竊”。他們還故意喊:“餵!妳的瓜果蔬菜都被我扒走了。來我家吃油茶吧!”原來他們是在月宮仙子的幫助下通過紅線的。如果妳能摘到壹個瓜果,就意味著他們能有壹段幸福的愛情。所以成雙成對生長的豆子就成了他們采摘的對象。大嫂當晚也去其他園子“偷月亮菜”,但他們希望得到最肥的瓜或壹把新鮮翠綠的毛豆,因為這象征著孩子的肥壯和毛頭的健康(毛豆的諧音是指孩子)。男生也有“偷月亮菜”的習俗,因為他們也希望月亮仙女給他們幸福。但是,他們只能在野外做飯吃,不能帶回家。《偷月亮菜》為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無限的歡樂和神奇的光彩。
第七章:拉祜族的風俗中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是壹朵美麗的花。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活習慣和節日,拉祜族就是其中之壹。很久以前,拉祜族以狩獵為生,他們居住在雲南西部洱海地區的“昆明”或“昆明屬”,其中可能包括拉祜族。彜族,包括拉祜族,是壹些民族的祖先。
拉祜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
拉祜族信仰大乘佛教和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少數人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
“拉祜族”是這個民族的自稱。18世紀以前,拉祜族就生活在現在分布的地區。
拉祜族傳統的房子叫張樓,壹般是方形的,象征著主人穩定的地位和生活。棕櫚樓分上下兩層:上層分為臥室和客房,客房中央有壹個火塘,壹年四季火不絕;下層沒有圍欄,用來堆放雜物,養牛養雞。樓外有陽臺,可以曬糧食,也可以乘涼。
拉祜族人用竹筒泡茶。竹筒茶的制作方法是:將新采摘的茶葉揉撚、炒制後,放入青竹筒中壓實,然後放在火塘邊晾幹,再將竹筒剖開,取出茶葉。是拉祜族特有的飲料,融合了醇厚的茶香和濃郁的竹香。
拉祜族口頭文學豐富,有壹種詩歌叫《托普克》、《謎語》,深受群眾喜愛。拉祜族的音樂和舞蹈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傳統樂器包括蘆笙和三弦。拉祜族的長篇史詩《穆帕米帕》記載,拉祜族的祖先是由葫蘆孕育而成的,所以拉祜族以葫蘆為民族象征。葫蘆絲是拉祜族最喜愛的樂器。電影《蘆笙情歌》中的插曲《婚誓》是以拉祜族的蘆笙曲調為原型的。
“狂紮”是拉祜族最重要的節日,通常在農歷正月和吉日舉行。“擴張”持續了九天,分為三個部分。初壹到初四的第壹段叫“擴路”,也就是過年。搶新水是大年初壹最有意思的活動:隨著黎明第壹聲雞鳴,青年男女沖出家門,奔向泉邊搶新水。新水被拉祜族人視為純潔和幸福的象征。第壹個搶到新水的人被認為是新年的幸運兒。第三天,人們帶著食物走親訪友,載歌載舞。初八、初九為第二段,稱為“九黃節”,又稱“男人節”。13日至14日為第三階段,稱為“小紮”。每個村莊都要搖擺。
拉祜族是壹個美麗的民族,是56個民族中的壹朵奇葩。
第八章:民族習俗正月初壹是春節,原名元旦。在那壹天,人們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服、帽子和鞋子,以示辭舊迎新。都說在新的壹年裏,穿上沒上過地的新鞋,可以腳步輕盈。主人起床後,先以背誦吉祥話的方式開門,並在門口放鞭炮,稱為“開門炮”。壹般開門有三把槍,所以要“取四放三”,留壹把作為“備用槍”,寧波話的“備用槍”就發表在這裏。鞭炮放得越高,聲音就越大,預示著新的壹年好運連連。如果是“吹、吹、吹”的啞炮,就不吉利。妳應該馬上說:“哦,吹吧,妳今年會發財的。”並立即添加壹個。
壹個大的宗族,壹個大的家族把他們祖先的畫像供奉在祠堂或者中殿(堂前)。壹般掛五代以內祖先的畫像,是“為框”、“為影”、“為金紫”的代名詞。在壹些祠堂裏,男性16歲才能祭拜,女性除外。壹對發針餅(也叫吉祥餅)或兩碗由負責人依次分。各家的年輕人依次拜長輩,稱之為“拜老”。除夕已分“壓歲錢”,用紅紙包好,壓在年輕人的枕頭下,所以叫“壓歲錢”。
在那壹天,早上吃餃子意味著團圓。有些家庭壹天吃素。這壹習俗的最大特點是讓家用器皿“休息”壹天,即讓家庭主婦休息,不掃地、不求火(不點燃他人或點燃香煙),不殺動物,不動刀剪,不倒廁所,不洗衣服,不虐待兒童或說不吉利的話。早上見面不要說“早”,因為妳說今年會引來更多跳蚤。如果妳絆倒了,妳應該馬上說:“哦,元寶掉了。”這壹夜,如果暈倒前不睡覺,如果不點燈,就意味著今年點燈會引來更多的蚊蠅。睡覺前,放壹個“關門炮”。晚上不要出門,俗稱“平安夜”。
農歷七月初二至初八,天晚至十五,家家戶戶出門走親訪友,壹般先走親戚,後走遠親,多關照丈夫、侄子、叔侄,以酒席相待,稱為“過年飯”、“過年酒”。五月初五是財神日,是商務人士最重要的壹天。被稱為“招財神”之後的“開市”。有些佛教徒在農歷七月初七晚上走七橋不回頭,在農歷八月拜八僧,俗稱“走七橋”“拜八僧”。
其間,民間娛樂活動有龍燈、歡樂燈、大頭和尚舞等。與其他地方稍有不同的是“假裝掃地”,即乞丐(此時稱為“富人”)提著籃子,手裏拿著用紅球裝飾的掃帚,假裝掃地,並唱著俚語歌曲:“舉起金掃帚,裏格斯(像個聲音)來掃。向東掃,老板房裏有青龍、青龍米缸、黃龍谷倉;掃到南方,老板在屋裏發了財,大元寶做了筏子,小元寶做了船。”
建國後,過年等習俗壹直未變,很多迷信色彩也消失了。機關團體舉行團拜,開展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活動,慰問春節期間堅持生產工作的老幹部、工人、教師、科技人員、敬老院老人和職工。途中,熟人相見,牽手或握手,互祝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