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放學後》節目中,有這樣壹對母女,讓人心疼。
壹天工作下來,媽媽回到家,進門第壹句話就是:
“吳煥瑞,妳在幹什麽?”
然後,我媽有點生氣地吼了壹句:“進屋去寫作業。”
說完這句話,整個家庭的氣氛突然有些凝固。
之後,母親走進女兒寫作業的房間,盯著孩子的作業。
看著孩子在壹旁寫字,母親“語重心長”地說教:
“回來第壹件事,就是做作業。寫完了,我們還要練舞...媽媽整天這麽辛苦是為了什麽?就是為了妳,讓妳有出息……”
媽媽馬上在學校問了女兒壹些問題。女兒沒接,媽媽有點生氣。她的女兒大聲回應道:
“那妳回到家,就不能和我說話了嗎?妳壹到家就喊。”
媽媽生氣地回應:“妳不生我的氣,我可以和妳壹起吼。”
直到母親再次“施壓”,兩人的情緒才開始爆發。媽媽指著女兒的B+成績。“這是什麽?妳告訴我”,“B+的分數,妳怎麽敢告訴我,這個加號有什麽用?”
在母親看來,女兒可以有自己的時間,自己的時間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她回來先寫完作業,還有時間玩,但是她女兒會堅持很久。
我媽之所以這麽嚴厲,是因為她從小沒有好好學習。現在她不希望孩子走原來的“老路”,所以對孩子要求極其嚴格,希望女兒以後能改變人生。
所以在學習這件事上,母女相愛相殺。
很多時候,面對孩子的不聽話,媽媽們往往會用呵斥來解決:
面對孩子的反擊和爭執,家長還不忘補充壹句:妳不怎麽樣,我能怎麽辦(妳不生我氣,我可以跟妳吼)。
在家長看來,呵斥是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壹種方式。對孩子大喊大叫是很自然的。
2
吼,解決不了孩子學習習慣的問題。父母常用的咆哮背後其實有發人深省的原因:
對壹個人壹生最大的影響來自出身家庭。如果origin family的父母習慣於大喊大叫解決問題,這種習慣很可能會蔓延到小家庭。
可以說是壹種“傳承”,也可以說是影響。
對此,家長往往不會察覺,會認為這才是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
即使孩子反抗,那也是孩子的問題。
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不自覺的產生代入感。我想起了我小時候的經歷,或者那時候我沒有好好學習,或者我浪費了時間。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會不自覺的用大喊大叫來發泄壹些對自己的不滿。
這種吼是在告訴孩子,如果犯了錯,壹定要說得很嚴厲,才能認識到錯誤,改正錯誤。其實這是因為父母心裏有壹個“不可原諒”的孩子,這個孩子就是自己。
咆哮的父母有壹個特點,就是解決不了現有的問題。
面對現實時,我們只能通過大喊大叫來發泄情緒。
當我們知道了吼的原因,就會發現孩子只是“吼”過程中的壹個導火索。也許有孩子的因素,但不全是。
三
而且,大吼大叫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當時可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副作用很大。
吼的次數多了,容易引起心理上的急躁或抵觸,產生“超限效應”讓孩子從內疚的心理變成不耐煩,最後不僅不會有愧疚感,還會產生厭惡和反感。
凱叔在節目中說,我覺得爸爸媽媽有退路和安全感特別重要。這樣,孩子就不會害怕失敗,會繼續往前沖。
如果吼下去,會讓孩子在某些時候質疑父母的愛,降低安全感。及時減少和停止大喊大叫才是最重要的。至於怎麽做,我建議這幾點:
大喊大叫和吸毒是壹樣的。壹旦開始說話,就很難停下來,反而容易越喊越多。
懂得反思,是每個家長的必修課。當妳控制不住自己第壹聲吼的時候,想想原因。妳為什麽咆哮?不吼又能怎麽樣?
不斷反思,妳可以找到更多的方法來解決孩子目前的問題,而不是用吼來阻止。隨著吼的次數減少,解決孩子的問題會變得更容易。
如果妳現在習慣了吼叫和反思,也可以讓吼聲逐漸減少。
家長多反思不容易,但真的值得做。
當吼聲脫口而出的時候,靜下心來,回頭看看自己的內心,要有自知之明。是不是因為妳過去的經歷,讓妳現在的“恨鐵不成鋼”或者無能為力的心映射到了孩子身上?
如果是這樣,就要及時制止。把“外在”的心轉向自己,多體驗自己的內心,多擁抱自己,不要讓“內在的孩子”再受到傷害。
年幼的孩子確實需要父母更多的管教和訓練,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孩子沒有長大的權力。
每個孩子都有自我成長的潛力。孩子犯錯,家長提醒,孩子能自覺改正。
父母不應該抓住孩子的錯誤不放。相反,要相信孩子能在提醒聲中慢慢做出改變。
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會逐漸理解父母。
很多時候,孩子的問題其實是在映射父母的問題。嚎叫不是解決孩子問題的最好方法。父母要多反思,有意識地觀察自己的內心。
—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