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祝福短信 -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壹,清明節也叫寒食節、踏青節等。清明節始於周朝,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清明節是春光明媚,草木蔥蘢的季節,所以古代人經常在清明踏青,進行各種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

1,掃墓祭祖

在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祖先早已成為習俗。唐代以後,寒食節逐漸式微,清明節掃墓祭祖成為壹種延續的節令傳統。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吟詩道:“鴉鵲聒噪昏樹,清明吃寒食誰哭?”風吹曠野紙錢,古墓春草滿。李唐的花映著白楊樹,白楊樹充滿了生死離別的地方。“神秘的沙漠和沈重的春天在哭泣,而黃昏和黃昏下著雨的人們卻回家了。”描述了黑喜鵲的啼叫和嘈雜的聲音。漆黑的高樹下,哪家在清明寒食節哭了?風吹著空地上的紙錢,紙錢飛舞,舊墳重疊,綠草覆蓋。楊樹掩映梨花,是生死離別之地。死者在昏黃中聽不到我們的哭聲,前來祭奠的人在傍晚的蒙蒙細雨中回去了。即使在今天的社會,在清明節前後,人們仍然有去墳墓祭奠祖先的習俗,拔除雜草,擺放供品,在墳墓前焚香祈禱,焚燒紙錢和金元寶,或者幹脆獻上壹束鮮花來表達對祖先的懷念。

2.去郊遊

清明時節,正是春回大地的時候。人們趁著掃墓的機會,全家老少在山野裏玩得不亦樂乎。回家後,他們順手折了幾根樹枝,戴在頭上,開心極了。有些人在清明節期間,在郊區遠足,表達他們自嚴冬以來的停滯情緒時,特意去大自然欣賞和欣賞生機勃勃的春光。這種郊遊也叫春遊,古代稱為探春、春獵。它的意思是踩著草,在鄉下玩耍,看春光。

清明節前後是踏青的好時機,因此成為清明節習俗的重要內容。古代女性平日不能隨便出門,清明節掃墓是難得的機會。因此,在清明節,女人比男人玩得更開心,民間有壹種說法叫“女人的清明年”。

3.插入柳樹

清明節是柳樹發芽,煙綠的時候。有折柳、穿柳、插柳的民俗。人們外出郊遊時,順手折下壹些柳條樹枝,可以拿在手裏把玩,也可以編成帽子戴在頭上,或者帶回家插在門楣和屋檐上。諺語中有“清明不穿柳,美人成明眸”和“清明不穿柳,死後翻黃狗”的說法,可見清明折柳是舊社會非常普遍的習俗。據說柳枝有辟邪的作用,所以它不僅是壹種時尚的裝飾,也有祈求辟邪的效果。也可能與過去寒食節用柳枝討新火的習俗有關。今天看來,隨意折柳枝是對樹木的壹種損害,不應該提倡。

清明節插柳種樹的習俗,相傳是為了紀念發明各種農業生產工具,嘗遍百草的神農。另壹方面,據說介子推死時所持的柳樹後來復活了。晉文公給它取名為清明柳,並把它折成壹個圓圈戴在頭上。這種習俗後來被介紹給了人們。雖然典故來源不同,但這些習俗還是離不開人們春回大地的喜悅。

4.牽引鉤

“鉤”是壹個古老的名字,但它實際上是壹個現代的拔河運動。相傳春秋時期,楚國為了進攻吳國,用拉鉤運動來增強人民體質。它主要是以壹根麻繩為基礎,兩端分成許多小繩。比賽時,以壹面大旗為界。壹聲令下,雙方用力拉繩,鼓聲和音樂壹起響起。雙方歡呼吶喊,好不熱鬧。

5.放風箏

放風箏是清明節人們最喜歡的活動之壹。古人認為,如果有人生病了,可以在風箏上寫下或畫下自己的病情,用細繩將風箏系在空中放飛,讓它飛到天上,剪斷纜繩,疾病災難就會隨著風箏飛走。後來,風箏逐漸發展成為壹種流行的郊遊娛樂。

阿清潘榮弼所著的《紀勝》壹書記載“清明掃墓,城中男女皆出郊,提箱相對。”每人帶壹個風箏線軸,祭祀完畢,放在墳前會更好。“古人也認為清明的風很適合放風箏。陸說:“春天的風是自下而上的,風箏因之而升,所以有‘清明放飛風箏’的諺語。“在古代,放風箏不僅是壹種娛樂活動,也是壹種巫術行為。他們認為放風箏可以釋放他們的口臭。所以在清明節放風箏的時候,很多人會把自己知道的災害都寫在紙鳶上。當風箏飛得很高時,他們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走,象征著他們的疾病和汙濁的空氣已被風箏帶走。

6.搖擺

斯溫最初被稱為“錢球”。據傳,秋千是春秋時期由北方民族山戎人齊桓公傳入的,漢代以後成為清明節和端午節、寒食節等節日的民間遊戲。起初秋千是用繩子做的,用手蕩,後來發展成木架,上面掛兩根繩子,下面綁壹個十字板。

南北朝時流行搖擺戲。《荊楚春秋》記載“春日高木上掛長繩,壹秀才與壹女子,著彩衣坐於其上,推之,謂之蕩。”蕩秋千是唐代非常普遍的遊戲,它成為清明節習俗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清明節隨處可見秋千,清明節在元、明、清三代被定為秋千節,秋千也被安裝在宮殿裏供皇後、妃嬪和宮女玩耍。

今天的公園和遊樂場仍然有秋千供孩子們玩耍。

7.射柳樹

射柳是壹種練習射箭技術的遊戲。據明代記載,把鴿子放在葫蘆裏,然後把葫蘆高掛在柳樹上,弓射葫蘆,鴿子飛出來,以飛鴿的高度來判斷勝負。

8.蹴鞠

除了祭祖和掃墓,清明節還有各種戶外活動,如遠足、郊遊、蕩秋千等。在祭奠緬懷之悲的同時,也將賞春的氣氛與歡樂融為壹體。在這些活動中,“蹴鞠”是壹項非常有趣的活動。

“蹴鞠”的意思是用腳踢球。它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古都臨淄。唐宋時期最為興盛,經常出現“壹天球不掉”“球不離腳,腳不離球,華亭觀戰,千人觀戰”的場面。宋太祖的蹴鞠圖描繪了當時的情景。杜甫《清明》詩中“十年蹴鞠遠,萬裏蕩之俗也”,也說明了當時蹴鞠活動的火爆。在“中庸”的傳統文化背景下,蹴鞠逐漸從對抗性比賽演變為表演性比賽。清代史書中關於蹴鞠活動的記載很少。

蹴鞠熱在蹴鞠發源地淄博再度興起。很多市民都參加了,既鍛煉了身體,又傳承了兩千多年的民俗。

這八個清明節習俗妳知道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