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祝福短信 - 神舟五號,神舟六號,神舟七號。

神舟五號,神舟六號,神舟七號。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是神舟系列飛船之壹,是中國發射的第壹艘載人飛船。它於2003年6月6日+10月6日+5月6日將宇航員楊利偉送入太空。這次成功的發射標誌著中國成為繼前蘇聯(現在由俄羅斯繼承)和美國之後第三個有能力單獨將人送入太空的國家。

神舟六號載人飛船是中國神舟系列飛船之壹。“神六”和“神五”在外形上沒有區別,仍然是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三艙結構,重量基本保持在8噸左右,由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它是中國第二艘載有宇航員的飛船,也是中國第壹艘執行“多人多天”任務的載人飛船。這也是人類在世界上的第243次太空飛行。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於2008年9月25日21: 10: 04.988毫秒,由長征二號F火箭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發射。飛船於2008年9月28日17: 37在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成功著陸。神舟七號飛船飛行了2天20小時27分鐘。

神舟五號飛船是用什麽火箭發射的?

它就是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是在多次發射外國衛星的長征二號E火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這裏有神舟五號飛船為航天員準備的各種救生用品,有遠距離遇險無線電、GPS定位儀、閃光定位儀、光煙信號管、海水染料,還有急救藥袋、救生口糧、救生飲用水、火種、救生艇、防浸防寒漂浮設備、救生手冊等。

第壹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

宇航員:楊利偉

第壹艘載人飛船:神舟六號。

宇航員:聶海勝飛龍軍

神舟七號:

劉伯明

翟誌剛

景海鵬

翟誌剛,劉伯明和景海鵬被選為宇航員,執行中國第三次載人航天任務。據中國媒體報道,翟誌剛是執行太空行走任務的第壹人選,劉伯明是第壹後備人選。翟誌剛,42歲,東北黑龍江人,1985加入中國空軍。

姓名:楊利偉

民族:漢族

出生日期:1965年6月21。

籍貫: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

政治觀點:黨員,中國的生產者黨。

身高:168cm

體重:65公斤

家庭成員:妻子和兒子楊。

楊利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壹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他受過大學教育。他是中國培養的第壹代航天員。

2008年7月22日,總裝備部舉行授予上將軍銜儀式,“航天英雄”楊利偉被授予少將軍銜。

執行任務的宇航員

費龍軍,指揮官。

聶海勝,接線員。

這是兩位宇航員第壹次執行太空任務。聶海勝於6月13日在太空慶祝了他的41生日。

後備宇航員

第壹梯隊:劉伯明、景海鵬。

第二梯隊:翟誌剛、吳傑。

每個子系統的負責人

航天員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陳善廣。

飛船應用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顧逸東

飛船系統總指揮:尚誌,總設計師:張柏楠。

火箭系統總指揮:,總設計師:劉。

發射場系統總指揮:張玉林,總設計師:陸。

TT&C通信系統總指揮:董德義,總設計師:俞誌堅。

著陸場系統總指揮:隋啟生,總設計師:侯穎。

1999 165438+21年10月20日至10月20日,我國首次載人航天工程“神舟”號無人試驗飛船飛行試驗取得圓滿成功。從2001年初到2002年底,先後研制發射了神舟二號~四號無人試驗飛船,獲得了寶貴的試驗數據,為開展載人航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神舟五號飛船是我國在無人飛船基礎上發展起來的1載人飛船。它有1名宇航員,在軌道上運行1天。在整個飛行過程中,我們將為航天員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同時將航天員的生理數據和電視圖像發送到地面,確保航天員安全返回。

飛船由軌道艙、返回艙、推進艙和附加部分組成,總長度8860毫米,總重量7840千克。飛船的手動控制功能和環控、生保分系統為航天員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該航天器由長征-2F運載火箭發射到初始軌道,近地點為200公裏,遠地點為350公裏,傾角為42.4度。變軌後進入343公裏的圓軌道。飛船繞地球14圈,降落在預定區域。

神舟五號飛船的載人航天飛行,實現了中國人民千年飛天的願望,是中華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結,是新世紀中國航天事業新的裏程碑。神舟五號

發射時間:2003年10月15日9時。

發射火箭:新型長征二號F綁定火箭,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71次飛行,也是中國航天自1996 10以來連續第29次發射成功。

飛船進入軌道所需飛行時間:9時10分,船箭分離,“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準確進入預定軌道。

返回時間:2003年10月16日6時28分。

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登陸地點:內蒙古中部阿木古浪草原。

飛行時間/圈數:21小時/14圈。

攜帶物品:除了中國載人航天第壹人楊利偉,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還攜帶了壹面具有特殊意義的中國國旗、北京2008年奧運會會旗、聯合國旗幟、人民幣主要貨幣樣本、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紀念郵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紀念封和來自祖國寶島臺灣省的農作物種子。

試驗項目:神舟五號將盡可能減少艙內試驗項目和儀器的數量,為航天員開展科學觀測任務騰出更多空間。可以說這個任務主要是考察航天員在太空環境中的適應能力。

新技術應用:首次增加自動故障檢測系統和逃生系統。其中設置了上百種故障模式,壹旦發生危險會自動報警。甚至在飛船發射壹段時間後,還可以通過躲避火箭來脫離危險。

編輯這壹段神舟六號

神舟六號發射時間:2005年6月10日9時00分。

發射火箭:沈劍-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

飛船進入軌道所需飛行時間:584秒。

返回時間:65438+10月17日淩晨4: 32。

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落地地點:四子王草原秋韻

飛行時間/圈數:115小時32分鐘/77圈。

攜帶物品:* *攜帶物品共8大類64種,包括香港金利來、查集團等知名企業的標識,攜帶的農作物、植物、花卉的生物菌種、植物組培苗、種子用於航天育種實驗。開幕式上,六位特殊的“乘客”有機會精彩亮相。分別是中國國旗、國際奧委會旗幟、上海世博會旗幟、《申報》百年特刊、書畫作品《六匹馬》、少先隊員65,438+00幅太空畫。神六返回艙攜帶的物品還包括“我給神六航天員寫壹封信”特等獎作文、郭元帥專用郵票和神六個性化郵票、著名書畫家作品等。

技術應用:航天器有很多種,但最常用的是衛星載人飛船。這種航天器像衛星壹樣,在距地面數百公裏的近地軌道飛行,飛行高度約300公裏。宇宙飛船有三種類型:單艙、雙艙和三艙。目前世界上成熟航天國家的飛船都是三艙。這次神六是三艙飛船,說明中國航天技術已經初步達到國際水平。

神六飛船有以下特點:壹是起點很高,飛船具備搭載三名航天員的能力;

其次,壹船多用。航天員返回後,軌道艙可以在無人值守的情況下作為衛星使用半年,未來甚至可以進行交會對接實驗。三是返回艙直徑大,俄羅斯2.2米,中國2.5米。最後,飛船的返回是非常安全的,這方面已經得到了充分的檢驗。總的來說,神六飛船的技術進步是巨大的。

技術進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壹是在新材料領域,據報道,我國近年來在新材料領域取得的進展有2000多種是來自航空航天領域;其次是在電信領域,硬件和軟件都有進步。例如,編碼技術可以確保語音質量和圖像清晰度。第三是圖像技術,在軍事和民用領域都可以使用。第四是特殊食品,航天員的食品開發非常復雜;第五是特種紡織材料,宇航服是壹個系統和高技術的結晶;第六是電控系統的進步。航天器是壹個涉及各種復雜子系統的復雜系統,所有系統都需要由電子控制系統來控制。第七,生物醫學系統的進步。載人航天和無人航天有著本質的區別,系統的復雜程度和可靠性也大不相同。神六的成功表明中國在相關生物醫藥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神舟六號飛船仍然是推進艙、返回艙和軌道艙三室結構。全船外形和結構與原版相同,重量基本維持在8噸左右。飛船入軌後,先在近地點200公裏、遠地點350公裏的橢圓軌道上繞了5圈,然後變軌到距離地面343公裏的圓形軌道。繞地球飛行了90分鐘,投射到地面上的飛行軌跡呈正弦曲線不斷向東移動。軌道特征與神舟五號相同。

因為這次飛行沒有交會對接任務,神六為了這個功能取消了附加段。此外,飛船增加了40多個設備和6個軟件,使設備和82個軟件的數量超過654.38+萬。

神六的改進大致可以歸納為四個方面:

第壹,圍繞兩人多日任務的改進。首先,準備了充足甚至過剩的航天員消耗品,包括食物、水和睡袋。食品櫃放在軌道艙裏,以前是空著的。按照每人每天壹個半熱水瓶的用水量,航天員的水是用水箱和單獨的軟包裝準備的。其次,提高了駕駛艙的環境控制能力。壹個人壹天呼出近壹升水。神六提高了凝結水汽的能力,擴大了凝結水箱,在所有裸露的管道上貼上了吸水材料,保證飛船的濕度控制在80%以下。艙內的氧氣、溫度和濕度可以自動感應和調節。

第二,軌道艙功能和用途的改進。宇航員的生活必需品很多,比如食物加熱裝置、餐具等。軌道艙裏掛著壹個睡袋,供兩名航天員輪流休息。在失重狀態下,人其實可以在空中睡覺,但考慮到地面人的習慣,通過睡袋人為制造壹種“床”的感覺,否則宇航員睡覺時可能會有墜入深淵的錯覺。軌道艙裏還有專門的清潔櫃,宇航員可以用濕巾等物品進行清潔。這是第壹次使用集尿器。

第三,提高航天員的安全性。返回艙的航天員座椅設計有著陸緩沖功能,這是為了在推力火箭出現故障時保證航天員的安全。在神舟五號飛船中,只有楊利偉乘坐的座椅具有著陸緩沖功能,而且有壹個小缺陷,就是座椅升級後宇航員很難在返回前看到舷窗外的情況。神六重新設計了緩沖器,結合全船反復測試。從塔上和飛機上投下的三次試驗每次都成功。如果返回艙和軌道艙之間的艙門在返回時沒有關緊,就會威脅到航天員的安全。三名宇航員在俄羅斯遇難。神六科研人員成功研制出艙門密封快速自動檢查裝置,並歷時數月研制出壹種專用抹布,不產生纖維、靜電、異味,專門用於清潔艙門。

第四,持續改進。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於1992年正式啟動,至今已13年。飛船上原來用的壹些部件和原材料已經不生產了,有些技術也有點過時了。神六做了壹些日常的持續改進。比如神舟壹號到神舟五號上的“黑匣子”是1994年研制的,存儲容量只有10兆。如今黑匣子的存儲容量不僅比原來大了100倍,數據的讀寫速度也提高了10倍以上,體積卻不到原來的壹半。

編輯這壹段神舟七號。

神舟七號於2008年9月25日21: 00和10: 04成功發射。

神舟七號在10的6月中下旬發射神舟五號和神舟六號,而神舟七號將在9月底提前發射。據專家介紹,9月和10月適合發射窗口較多,但由於神舟七號將執行太空行走任務,9月底起飛時太陽的角度更適合航天員出艙活動,可以使飛船在最短的時間內看到太陽,保證航天員出艙時有陽光。

發射載人航天的最佳氣象條件主要包括:無降水,地面風速小於每秒8米,水平能見度大於20公裏;發射前8小時至發射後1小時,場地30公裏至40公裏範圍內無雷電活動;艦箭發射地3公裏至18公裏空域最大風速小於70米每秒,發射前後9小時不應有雷電。

黃春平說,能否如期發射,主要看當時發射場的天氣。小雨和氣溫壹般不會影響飛船的正常發射,但大風可能會導致飛船推遲發射,因為風速超過了火箭的承受能力,可能會改變其飛行方向。

黃春平還透露,航天員的太空行走將在飛船進入軌道繞地球運行5圈以上後進行。

“神舟七號”著陸後的搜救。

內蒙古主著陸場醫療救援隊隊長、解放軍第306醫院院長鄒德偉表示,“神七”不同於“神六”、“神五”,主著陸場的搜救和醫療保障將依靠直升機,而不是使用地面搜救。

“神五”、“神六”期間,解放軍306醫院壹直擔任中國載人航天主著陸場航天員醫療救護任務。8月29日,執行“神七”任務的306醫院專家醫療隊奔赴內蒙古四子王旗。目前,這支由16頂級專家組成的醫療救援隊正在主著陸場附近進行醫療救援演練。

此外,神七主著陸場醫療救援與神五、神六最大的不同是,將采用直升機群組成的空中搜救平臺,而不是地面平臺。

據鄒院長介紹,神舟七號主著陸場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附近,是以理論著陸場為中心的經緯度坐標範圍,長100多公裏,寬80多公裏。如果使用地面車輛進行搜救,速度會更慢,所以神舟七號的搜救任務將主要由直升機來完成。今年有10多架直升機執行搜救和醫療任務。除指揮機外,搜救用直升機6架,醫監醫保用直升機1架,醫療救援隊將使用3架。

齊發仁院士認為,人類上天不是旅遊,而是對太空環境的研究、開發和利用。以前楊利偉只是試壹試的第壹步。要完成這項任務,需要很多人和很多天。例如,要組裝壹個空間站或修理壹顆衛星,人們必須走出機艙,而且至少需要兩個人才能走出機艙。以後我會乘坐交通工具去空間站,對接空間站,開門後接裏面的人。從國外來說,他們花了很多實驗來做這個。現在按照我們的計劃,“神舟七號”希望人能出艙,普通人的話叫太空行走。“當然是出艙了,離艙有多遠?也可以近壹點或者遠壹點。”齊發仁院士說,下壹步中國要解決交會對接,交會對接至少要有三個人。所以我們的飛船要有這個能力:三個人在天上呆七天,上去能拿300公斤的東西,回來能拿100公斤。如果這次成功了,就不需要兩個人多試幾天了,那我們下次出艙。齊發仁院士認為,即將出艙的神七必須在神六的基礎上解決兩個大問題。現在宇航員有壹個密封艙,他們在裏面穿宇航服。沒有這個艙,就沒有空氣,所以宇航服本身必須能夠供氧。第二個是在沒有溫度控制的時候,宇航服可以保證它的正常溫度,所以這個宇航服相當於壹個小密封艙,相當復雜。再高級壹點的宇航服,也可以裝上發動機,留壹點火,相當於壹個小飛船。出艙需要這些條件。齊發仁院士說,將來我們船上要有氣閘艙。人們應該穿上宇航服進去,關上門,打開外面的門。如果打開門,空氣會被排盡,所以有氣閘艙。“我只是在說兩件主要的事情。作為宇航員,我們有艙外航天服。作為壹艘飛船,我們必須有壹個氣閘艙,以確保原始艙內有壹個大氣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