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為什麽個人金融信息安全非常重要
個人金融信息主要是指銀行等金融機構在為個人客戶提供金融服務時產生的個人身份信息、財產信息、賬戶信息、信用信息、金融交易信息及其衍生信息。個人金融信息與個人的資產、信用狀況高度相關,壹旦泄露可能會對個人財產安全構成極大威脅,如不法分子可能會利用掌握的個人金融信息實施精準詐騙。個人金融信息安全是財產安全的基礎,因此,國家出臺的相關法律法規及監管規定都明確要求金融機構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個人金融信息安全。
金融消費者也要牢記 “三個切勿”“三個務必” ,***同守護金融信息安全。
“三個切勿”: 壹是切勿把自己的身份證件、銀行卡等轉借他人使用;二是切勿隨意向他人透露銀行卡號、賬戶密碼、短信驗證碼等個人金融信息;三是切勿委托不熟悉的人或中介代辦個人金融業務,謹防個人信息被盜。
“三個務必”: 壹是提供身份證件復印件辦理各類業務時,務必在復印件上註明使用用途,以防被挪作他用;二是在下載APP或登錄網站時,務必謹慎填寫個人信息,尤其是個人金融信息;三是在丟棄刷卡簽購單、取款憑條、信用卡對賬單等金融業務單據前,務必要先完全撕碎或用碎紙機銷毀。
02
為何要及時更新在銀行預留身份信息
客戶身份信息是動態變化的,每壹次身份識別所獲取的客戶身份信息只反映客戶在被識別那壹時刻的身份信息。客戶身份持續識別,是動態掌握客戶交易情況的需要,為客戶風險評級和交易監測提供基礎性的評估依據,有利於打擊利用銀行賬戶從事電信網絡詐騙、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防範不法分子冒名開戶,保護客戶的合法權益。
如客戶先前提交的身份證件或者身份證明文件已過有效期,或存在身份信息無效的情況下,銀行將對客戶賬戶采取中止業務或關閉其非櫃面業務等管控措施。
目前銀行支持個人客戶更新身份信息的渠道通常包括:網點櫃面、智能自助機具、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直銷銀行等主流渠道;單位客戶更新身份信息以櫃面為主。客戶完成信息補錄後,將同步解除管控措施,便於客戶更新信息和賬戶正常使用。
03
如何防範新型電信網絡詐騙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屢禁不止,詐騙分子極其狡猾,詐騙手法不斷翻新,讓廣大群眾防不勝防。為了不讓詐騙分子有可乘之機,請對常見詐騙手法保持警惕:
1. 仿冒身份類詐騙: 詐騙分子常冒充領導、冒充親友、冒充公檢法、民政、教育等機關單位工作人員、冒充銀行、證券公司等單位工作人員進行詐騙,還會偽造身份詐騙,如偽裝成“白富美”或“高富帥”,加為好友騙取對方感情和信任後,隨即以資金緊張、高收益項目投資、誘導在虛假博彩網站投錢等各種方式騙取錢財。
2. 購物類詐騙: 詐騙分子常通過假冒代購、低價購物、開設虛假購物網站、虛假退貨等方式進行詐騙,如在疫情期間就有不法分子通過微信等渠道以售賣口罩等防疫物質為幌子,待受害人支付價款後,就找各種理由不發貨或拉黑受害人。
3. 虛構險情類詐騙: 詐騙分子常會通過虛構親友遭遇車禍、綁架、手術等,利用受害人焦慮心理騙取錢財。如不法分子謊稱受害人子女或父母突發疾病需緊急手術,要求轉賬方可治療,受害人往往因為擔心、心急便按照不法分子指示轉款。
4. 利誘類詐騙: 詐騙分子通過發布各類中獎信息、積分兌換、分享鏈接或掃描二維碼領紅包、高薪招聘等方式利誘受害人,騙取錢財。如利用網絡直播間人員混雜,使用彈幕評論等形式發送輕松高薪的兼職招聘等虛假廣告,壹旦有人上鉤,就要求交納“保證金”“介紹費”等,騙取錢財。
5.其他類詐騙: 主要利用各類新生事物、 社會 熱門事件進行詐騙,如刷單及代運營、“校園貸賬戶註銷”、虛假投資平臺、虛假愛心捐款等。如不法分子通過電話、短信、社交軟件等渠道廣撒網,邀請受騙者加入群聊,所謂的專家、操盤手在群中在線講股,逐步以股市行情差等理由,誘導受騙者轉至虛假投資平臺進行操作,宣稱交易自由、門檻低、高回報,剛開始會讓受騙者得到收益,獲取信任後,便會逐漸讓其加大投資,最終令受騙者損失慘重。
廣大消費者壹定要從自身做起,保護財產安全,在我們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要做到 “三保持”、“三務必” 。
“三保持”: 壹要保持高度警惕,對於打電話、發微信自稱“是某身份”的人員,不能盲目輕信;二要保持沈著冷靜,聽到親友發生事故、財產損害等緊急信息,不能驚慌失措;三要保持清醒頭腦,看到中獎、領紅包、超低價、超高薪等好信息,不能貪圖小利。
“三務必”: 壹是務必多留心疑似電信網絡詐騙信息,可通過撥打官方電話、官方網站查詢、與親友討論等方式核實確認各類信息真偽;二是務必多學習防範電信網絡詐騙知識,並及時提示家裏的老人、小孩,***同提高安全防範意識;三是務必及時尋求幫助,壹旦發現可能遭遇電信網絡詐騙,要盡快撥打110報案,並準確提供騙子的賬戶、賬戶名稱。
04
如何確保網絡交易安全
隨著網絡交易的普及,消費者除了使用銀行卡支付外,也經常使用手機銀行、支付寶、微信等方式進行支付,網絡交易更加便捷,但也有不少不法分子伺機利用網絡交易侵害消費者財產安全。
為了保障網上交易安全,請牢記 “八個應該” :
壹是 支付密碼應設置高強度密碼,不使用生日、電話號碼等作為密碼,不同支付方式設置不同密碼,並定期修改;
二是 網絡交易前應確認網址是否正確,要選擇正規的網站進行網上支付業務,避免通過虛假、釣魚網站進行交易;
三是 完成網上交易後,應及時安全退出,避免發生後續風險交易;
四是 在進行境外網上交易時,應通過安全途徑,開通相關認證服務;
五是 應避免通過公用WIFI進行支付,不在網吧等公***場所進行網上交易,以免泄露賬號及密碼等信息;
六是 應註意不要掃描來源不明的二維碼、登錄不明網站,避免被不法分子植入木馬病毒;
七是 辦理網絡購物、退貨、退款時,應認清官方渠道,切勿輕信不明身份的電話、網絡聊天工具或其它形式提供的非正規的網絡鏈接;
八是 收到可疑網上交易提示時,應謹慎確認,如有疑問應直接撥打銀行、支付寶、微信等客戶服務熱線查詢,切勿直接回復消息或點擊鏈接查詢。
05
如何確保刷卡消費安全
由於刷卡消費非常方便,受到眾多消費者的青睞,但也有壹些不法分子利用假POS機復制、盜刷他人銀行卡,給持卡人造成了巨大的財產損失。為了保障刷卡消費安全,請註意以下事項:
壹是 務必在正規商戶進行交易,刷卡消費時請勿讓銀行卡離開自己視線範圍,要留意收銀員的刷卡次數,避免誤刷多刷;
二是 在刷卡消費輸入密碼時,應盡可能用身體或另壹只手遮擋操作手勢;
三是 簽署簽購單時,要仔細核對是否是本人的卡號、日期和金額,如發現有誤,應要求收銀員當面撕毀憑證並取消交易;
四是 交易完成時,要確認收銀員交還的是否是自己的銀行卡,並保存好簽購單,以便日後與對賬單核對;
五是 開通短信提醒服務或通過銀行應用軟件,及時掌握賬戶動態信息,當賬戶發生異常變化,要及時聯系發卡銀行查詢交易。
06
如何使用轉賬“延時到賬”功能
為了防止電信詐騙分子迅速轉移資金,更好地守護百姓資金安全,銀行等金融機構開通了轉賬“延時到賬”功能。目前常見的轉賬方式“延時到賬”功能有:
壹是 通過銀行網點櫃面、網上銀行、手機銀行轉賬,到賬時間可以選擇實時、普通、次日到賬等,選擇非實時到賬的,在到賬前可自行撤銷轉賬。每壹筆轉賬時,如果默認的是實時匯款,客戶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選擇調整到賬時間。
二是 通過銀行自助櫃員機 (ATM機) 向非本人同行賬戶轉賬的,資金統壹為24小時後到賬,在24小時內可以在ATM機或銀行櫃臺等申請撤銷轉賬。
三是 通過微信、支付寶轉賬,系統默認的到賬時間通常為實時到賬,用戶可以自行開啟“轉賬延時到賬”功能,選擇2小時後到賬或24小時後到賬,但用戶轉賬後無法自行撤銷轉賬,需要聯系客服申請撤回。
廣大群眾可以充分使用轉賬“延時到賬”功能,保護自身財產安全,但也要警惕不法分子利用這壹功能實施新式詐騙。如不法分子在ATM機旁等待來取款的客戶,稱自己取款額度用完,希望將錢轉到受害人卡上,請受害人幫忙取現,待受害人交付現金後又偷偷撤銷轉賬。又如不法分子先以轉賬發放“中獎”獎金並提供轉賬憑證誘騙受騙者交納個人所得稅等名目的費用後,又馬上撤銷匯款。切記:與他人交易,壹定要以賬戶實際到賬為準,不能夠輕信轉賬憑證。
07
為何不能租售、租借個人賬戶信息
部分群眾認為身份證、銀行卡屬於自己的私人物品,不管是出售還是租借,都是個人的私事,但是這樣的行為潛藏著巨大的風險:
壹是信息泄露風險。 身份證、銀行卡及賬戶內都存儲了大量的個人信息,如因貪圖小便宜出售、租借自己的身份證、銀行卡及賬戶,可能會導致個人信息泄露、個人信用受損等,並危害自身財產安全。
二是法律責任風險。 根據《居民身份證法》《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規定,身份證、銀行卡及其賬戶都是僅限本人使用,不得出租和轉借,個人出售、租借身份證、銀行卡及賬戶的,可能會受到行政處罰,嚴重的還會構成刑事犯罪。如果他人將相關證件、卡片用來從事非法活動,持卡人可能還要連帶承擔民事賠償、刑事處罰等法律責任。
三是 社會 危害巨大。 出售、租借身份證、銀行卡等會為不法分子從事電信網絡詐騙、洗錢、非法集資、網絡賭博等犯罪活動提供便利,成為幫兇,將會嚴重侵害其他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擾亂公平誠信的 社會 環境。
08
如何查詢及領取已故存款人存款
為便利群眾辦理存款繼承,中國銀保監會、司法部聯合印發了《關於簡化查詢已故存款人存款相關事項的通知》 (銀保監辦發[2019]107號) ,簡化了近親屬查詢已故存款人的存款的流程:已故存款人的配偶、父母、子女憑已故存款人死亡證明、可表明親屬關系的文件 (如居民戶口簿、結婚證、出生證明等) 以及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公證遺囑指定的繼承人或受遺贈人可持已故存款人死亡證明、公證遺囑及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可單獨或***同向存款所在銀行業金融機構提交書面申請,辦理存款查詢業務。查詢範圍包含銀行存款余額、銀行業金融機構自身發行或管理的非存款類金融資產的余額。
但為保護客戶存款安全,領取已故存款人存款仍需按照 《關於執行儲蓄管理條例>的若幹規定》(銀發[1993]7號) 等相關辦法,繼承權無爭議時,繼承人可持公證機關出具的繼承權證明文書及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到銀行辦理支取,若繼承權發生爭議的,需先由人民法院裁決,繼承人可持人民法院的判決書、裁定書或調解書及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到銀行辦理支取。
09
如何正確使用小額支付免密免簽功能
“小額支付免密免簽”服務是中國銀聯為客戶提供的壹種小額快捷支付服務。當您使用具有“閃付”標識的銀聯芯片銀行卡或支持“銀聯雲閃付”的移動設備,在境內指定商戶進行壹定金額以下交易時,只需將銀聯芯片銀行卡在移動設備POS機等受理終端的“閃付”感應區揮卡,即可完成支付。支付過程中,您無需輸入密碼,也無需簽名。
根據中國銀聯相關業務規則,小額支付免密免簽功能是自動開通的,如您不同意開通“小額支付免密免簽”服務功能,可以到卡片所屬銀行的網點或通過網上銀行等渠道申請關閉此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