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選文第②段是如何描寫李中堂的?李中堂具有怎樣的性格?

選文第②段是如何描寫李中堂的?李中堂具有怎樣的性格?

對生養自己的故鄉的思念                                   

這日下晌,李中堂聽過本地小曲蓮花落子,饒有興味,滿心歡喜,撒泡熱尿,身爽腹空,要吃點心。知府大人忙叫“楊七楊八”獻上茶湯。今兒,兩人自打到這世上來,頭次裏外全新,青褲青褂,白巾白襪,壹雙手拿堿面洗得賽脫層皮那樣幹凈。他倆雙雙將茶湯捧到李中堂面前的桌上,然後壹並退後五步,垂手而立,說是聽候吩咐,實是請好請賞。

李中堂正要嘗嘗這津門名品,手指尖將碰碗邊,目光壹落碗中,眉頭忽地壹皺,面上頓起陰雲,猛然甩手“啪”地將壹碗茶湯打落在地,碎瓷亂飛,茶湯潑了壹地,還冒著熱氣兒。在場眾官員嚇懵了,楊七和楊巴慌忙跪下,誰也不知中堂大人為嘛犯怒?

當官的壹個比壹個糊塗,這就透出楊巴的明白。他眨眨眼,立時猜到中堂大人以前沒喝過茶湯,不知道灑在浮頭的碎芝麻是嘛東西,壹準當成不小心掉上去的臟土,要不哪會有這大的火氣?可這樣,難題就來了——

倘若說這是芝麻,不是臟東西,不等於罵中堂大人孤陋寡聞,沒有見識嗎?倘若不加解釋,不又等於承認給中堂大人吃臟東西?說不說,都是要挨壹頓臭揍,然後砸飯碗子。而眼下頂要緊的,是不能叫李中堂開口說那是臟東西。大人說話,不能改口。必須趕緊想轍,搶在前頭說。

楊巴的腦筋飛快地壹轉兩轉三轉,主意來了!只見他腦袋撞地,“咚咚咚”叩得山響,壹邊叫道:“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愛吃壓碎的芝麻粒,惹惱了大人。大人不記小人過,饒了小人這次,今後壹定痛改前非!”說完又是壹陣響頭。

……………………

自此,楊巴在天津城威名大震。那“楊家茶湯”也被人們改稱做“楊巴茶湯”了。楊七反倒漸漸埋沒,無人知曉。楊巴對此毫不內疚,因為自己成名靠的是自己壹張好嘴,李中堂並沒有喝茶湯呀!(《好嘴楊巴》)

1. 舉例說明這個故事主要從哪兩個方面刻畫楊巴的性格特點?(3分)

答:分別從語言和心理兩個方面來刻畫,聯系原文略                           

2.“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愛吃壓碎的芝麻粒,惹惱了大人。大人不記小人過,饒了小人這次,今後壹定痛改前非!”楊巴這幾句說得很巧妙,請妳分析壹下它的巧妙之處。(3分)

答:巧妙在既委婉地說明剛才茶湯上的黃渣子部是臟東西,而是芝麻,化解了危機,又給李鴻章留足了面子,實在巧妙。

3.文段中寫到官員們的糊塗,對表現楊巴形象有何作用?(3分)

答:這是側面描寫,反襯出楊巴的聰明機智。

4.文章以《好嘴楊巴》為題,可是對楊巴的語言描寫卻不多,這是不是離題了?說說妳的看法。(3分)

答:不僅沒有離題,而且更能突出楊巴的靈巧管用,以少取勝,富有魅力,耐人尋味。

==========================================================================

==========================================================================

=二、 教學《好嘴楊巴》

(壹)導入新課:每個人都有壹張嘴,而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有哪些?(吃飯、說話)如果壹個人他伶牙俐齒,我們可以說他有壹張______嘴?(用壹個字回答)那麽我們今天的課文中馮驥才先生就給我們介紹了壹個“好嘴”——楊巴。在預習的基礎上,請大家從文中找出四個能夠概括楊巴性格特點的成語。

——逢場作戲、八面玲瓏、看風使舵、左右逢源

① 這些詞語含有怎樣的感情色彩?

——貶義

② 可是,作家馮驥才卻把這四個成語壹股腦兒全用到楊巴壹個人身上,卻絲毫不含貶義,大加贊美壹張嘴。究竟是什麽原因呢?今天,我們就在作家馮驥才的指引下,去壹趟天津衛,欣賞壹出好戲,《好嘴楊巴》!

(二)整體感知

1、請大家來簡述壹下課文的主要內容。

兄弟生意火——中堂發怒——巧答中堂——名聲遠揚

(1)兄弟的生意為什麽紅火呢?

①楊七的好手藝;茶湯的精細制作過程

②楊巴的嘴好。

(2)那楊家茶湯是如何發跡的呢?正是因為他們倆的默契配合,使得茶湯的生意異常紅火,因此被眾官員推薦為招待李鴻章的上品。

(3)府道縣臺們是如何準備接待李鴻章的工作的?可以看出他們怎樣的嘴臉?

可見眾官員對這樣的決定信心滿滿。那麽事情的結果是否正如眾人所料嗎?我們在預習的基礎上壹起來學習課文的高潮部分“中堂大怒,楊巴巧答”

3、請大家閱讀7~14段。

(1)這壹部分首先描寫了什麽?

——中堂大人看戲,楊七楊巴奉茶。

(2)找出對中堂大人的描寫,請用壹個字來概括中堂大人此時的心理。(7段) ——爽。

(3)而當中堂大人看到楊七楊巴送那上來的茶湯時,是否如眾官員所料?發生了什麽事情?——大怒

(4)李鴻章此時心裏是怎麽想的?(8段)

試將下面的兩個感嘆詞放到對李鴻章的描寫中去

a、啊 b、哼

(學生現場情境再現)

“啊”後李鴻章的心裏話是什麽?——“這上面這麽多臟土!”

“哼”字後的心裏話是什麽?——“真是豈有此理!”

由此可以看出此時李中堂的心情是由“爽”轉為“怒”

(5)李鴻章大怒,當時氣氛如何?——“緊張”

(6)作者是怎樣營造出這種緊張的氣氛的呢?

①描寫李中堂欣賞蓮花落子的祥和氣氛——氣氛烘托——鋪墊

②“打落”“亂飛”“潑了壹地”——動作描寫——正面

③眾官員都“嚇懵了”“楊七和楊巴慌忙跪下”——動作描寫——側面

(7)那麽,此時說話需要什麽?——勇氣

(板書:敢說)

(8)如果這樣說行不行?“中堂大人息怒!那上面不是臟土,是碎芝麻!”妳認為李鴻章會怎麽說,會怎麽做?

(9)對楊巴的心理描寫(第10段),

①是芝麻,不是臟東西——孤陋寡聞、沒見識

②不加解釋——承認是臟東西

③搶在前頭說

(10)因此楊巴是怎麽說的?

——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愛吃壓碎的芝麻粒,惹惱了大人。大人不記小人過,饒了小人這次,今後壹定痛改前非!

註意:不知道、不愛吃——壹是“不知道”,前文明明說“猜到”,這兒卻說“不知道”;二是“不愛吃”,前文明明說中堂大人“不知道”,這兒卻說“不愛吃”。這樣說,有兩大妙處:壹是明確告訴李中堂這是“壓碎的芝麻粒”,不是臟東西;二是給李中堂留足了面子。既沒說是芝麻,也沒說不是芝麻,壹個“不知道”“不愛吃”,使緊張的情勢頓時化解。

(板書:巧說)

(11)那楊巴這句話在李鴻章發怒後多長時間內說的?(學生討論)

①“飛快”“壹轉兩轉三轉”。

②“其他人都嚇蒙了”“當官的壹個比壹個糊塗,這就透出楊巴的聰明”——反應快(對比)

(板書:快說)

(12)楊巴這句話說出後的效果如何呢?

——得到李鴻章的賞識:“心靈嘴巧”“機敏過人”“聰明”,賞銀壹百兩

(三)小結:文中作者是怎樣表現出楊巴好嘴的“好”呢?

1、故事開端,並不寫楊巴,而是從誇贊楊七的高超技藝開始;在第五段用“但是”壹轉,就讓人明白了寫楊七是為了襯托楊巴。

2、在緊張環境下通過楊巴的“敢說”“巧說”“快說”來表現出楊巴的好嘴。

3、中堂大人沒有喝茶湯反而給賞,說明中堂大人賞識楊巴的好嘴,從側面肯定楊巴嘴好。

4、故事結尾,以楊七的埋沒來反襯楊巴的聲名遠揚,肯定楊巴的好嘴。

三、語言特色

生動的故事和豐滿的人物形象是通過什麽體現出來的呢,對,就是語言,說到語言,本文也有很多值得我們研究、借鑒的地方。

1.作者大多采用口語來講述故事,其中多處使用了天津地方方言的用詞和表達方式,很好地突出了地方文化的特點和魅力。如“壹個泥團兒砍過去”、“只見人家泥人張聽賽沒聽”、“地方的府縣道臺費盡心思,究竟拿嘛樣的吃喝才能把中堂大人哄得高興”。

2.語言極富表現力。比如泥人張捏好海張五的頭像後,“他把這泥團往桌上叭地壹戳”,壹個“ 戳”字展現了泥人張內心的憤怒、真是無可更易的壹個字眼。

3.人物語言個性化。李鴻章與底層手藝人在語言表達方面極為不同:“不知者當無罪!雖然我不喜歡吃碎芝麻,但妳的茶湯名滿津門,也該嘉獎!來人呀,賞銀壹百兩!”李使用的官話文白夾雜,與楊巴跪倒後請罪解釋的話形成了十分有趣的對比。

四、總結

寫“泥人張”作者單刀直入。三言兩語介紹後,便切入主題,這是壹場人格的較量,也是智慧的較量。面對海張五的挑釁,人們都等著看泥人張怎麽“回報”。於是故事有了懸念。而泥人張的回報也十分奇特----用鞋上的泥捏出了“壹臉狂氣”的海張五頭像,第壹回合告壹段落。而海張五接著又侮辱起泥人張的手藝---“這破手藝也想賺錢,賤賣都沒人要!”對此泥人張居然毫無反應,但事後的“回報”更令人叫絕---次日,街市小雜貨攤上擺出了壹二百個“海張五”的泥像,並大書“賤賣”等字,泥人張壹言不發而妙招制勝。情節雖然簡單,但安排得曲折有致。

寫“好嘴楊巴” 作者采用“引出故事主人公——設置懸念——出現危機——巧答化危機——聲名遠揚”的巧妙構思對楊巴的圓滑、精於人情世故大加褒揚,並不是出於純粹的道德判斷。舊社會民間藝人處在社會的底層,再謀生過程中經常受到來自各方面的輕視、排斥、剝削和擠壓。這種生存的壓力,促成了小人物特殊的生存策略。楊巴的圓滑、見風使舵、八面玲瓏等性格,與其說是其性格的弱點,不如說是應對生存環境的特殊策略。

四、布置作業:

完成課後練習三、四

板書設計

20 俗世奇人

泥人張

海張五 賺下金山----有錢

猖狂蠻橫

將軍義子----有勢

泥人張 單手捏泥人----技藝高妙

藝高膽大

賤賣海張五----沈穩幹練

好嘴楊巴

敢說 --- 勇氣

巧說 --- 好嘴→心靈嘴巧、

快說 --- 機敏過人、聰明

——————————《俗世奇人》教案設計

摘自“蓮山課件網

=========================================================================

《好嘴楊巴》讀後感

50——100字

原文:

好嘴楊巴》原文  馮驥才

《嘴出奇人》  塞外風解讀

1津門勝地,能人如林,此間出了兩位賣茶湯的高手,把這種稀松平常的街頭小吃,幹得遠近聞名⑴。這二位,壹位胖黑敦厚,名叫楊七;壹位細白精明,人稱楊八。楊七楊八,好賽哥倆,其實卻無親無故,不過他倆的爹都姓楊罷了。楊八本名楊巴,由於“巴”與“八”音同,楊巴的年歲長相又比楊七小,人們便錯把他當成楊七的兄弟。不過要說他倆的配合,好比左右手,又非親兄弟可比⑵。楊七手藝高,只管悶頭制作;楊巴口才好,專管外場照應,雖然裏裏外外只這兩人,既是老板又是夥計,鬧得卻比大買賣還紅火。⑶

2楊七的手藝好,關鍵靠兩手絕活。

3壹般茶湯⑷是把秫米面沏好後,捏壹撮芝麻灑在浮頭,這樣做香味只在表面,愈喝愈沒味兒。楊七自有高招⑸,他先盛半碗秫米面,便灑上壹次芝麻,再盛半碗秫米面,沏好後又灑壹次芝麻。這樣壹直喝到見了碗底都有香味。

4他另壹手絕活⑸是,芝麻不用整粒的,而是先使鐵鍋炒過,再拿搟面杖壓碎。壓碎了,裏面的香味才能出來。芝麻必得炒得焦黃不糊,不黃不香,太糊便苦;壓碎的芝麻粒還得粗細正好,太粗費嚼,太細也就沒嚼頭了。這手活兒別人明知道也學不來。手藝人的能耐全在手上,此中道理跟寫字畫畫差不多。⑹

5可是,手藝再高,東西再好,拿到生意場上必得靠人吹。三分活,七分說,死人說活了,破貨變好貨,買賣人的功夫大半在嘴上⑺。到了需要逢場作戲、八面玲瓏、看風使舵、左右逢源的時候,就更指著楊巴那張好嘴了。⑻

6那次,李鴻章來天津,地方的府縣道臺費盡心思,究竟拿嘛樣的吃喝才能把中堂大人哄得高興?京城豪門,山珍海味不新鮮,新鮮的反倒是地方風味小吃,可天津衛的小吃太粗太土:熬小魚刺多,容易卡嗓子;炸麻花梆硬,弄不好硌牙。琢磨三天,難下決斷,幸虧知府大人原是地面上走街串巷的人物,嘛都吃過,便舉薦出“楊家茶湯”;茶湯粘軟香甜,好吃無險,眾官員壹齊稱好,這便是楊巴發跡的緣由了。⑼

7這日下晌,李中堂聽過本地小曲蓮花落子,饒有興味,滿心歡喜,撒泡熱尿,身爽腹空,要吃點心⑽。知府大人忙叫“楊七楊八”獻上茶湯⑾。今兒,兩人自打到這世上來,頭次裏外全新,青褲青褂,白巾白襪,壹雙手拿堿面洗得賽脫層皮那樣幹凈。他倆雙雙將茶湯捧到李中堂面前的桌上,然後壹並退後五步,垂手而立,說是聽候吩咐,實是請好請賞。⑿

8李中堂正要嘗嘗這津門名品,手指尖將碰碗邊,目光壹落碗中,眉頭忽地壹皺,面上頓起陰雲,猛然甩手“啪”地將壹碗茶湯打落在地,碎瓷亂飛,茶湯潑了壹地,還冒著熱氣兒。在場眾官員嚇懵了,楊七和楊巴慌忙跪下,誰也不知中堂大人為嘛犯怒?⒀

9當官的壹個比壹個糊塗,這就透出楊巴的明白⒁。他眨眨眼,立時猜到中堂大人以前沒喝過茶湯,不知道灑在浮頭的碎芝麻是嘛東西,壹準當成不小心掉上去的臟土,要不哪會有這大的火氣?可這樣,難題就來了——

10倘若說這是芝麻,不是臟東西,不等於罵中堂大人孤陋寡聞,沒有見識嗎?倘若不加解釋,不又等於承認給中堂大人吃臟東西?說不說,都是要挨壹頓臭揍,然後砸飯碗子。而眼下頂要緊的,是不能叫李中堂開口說那是臟東西。大人說話,不能改口。必須趕緊想轍,搶在前頭說。⒂

11楊巴的腦筋飛快地壹轉兩轉三轉,主意來了!只見他腦袋撞地,“咚咚咚”叩得山響,壹邊叫道:“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愛吃壓碎的芝麻粒,惹惱了大人。大人不記小人過,饒了小人這次,今後壹定痛改前非!”說完又是壹陣響頭。⒃

12李中堂這才明白,剛才茶湯上那些黃渣子不是臟東西,是碎芝麻⒄。明白過後便想,天津衛九河下梢,人性練達,生意場上,心靈嘴巧。這賣茶湯的小子更是機敏過人,居然壹眼看出自己錯把芝麻當做臟土,而三兩句話,既叫自己明白,又給自己面子。這聰明在眼前的府縣道臺中間是絕沒有的,於是對楊巴心生喜歡,⒅便說:

13“不知者當無罪!雖然我不喜歡吃碎芝麻(他也順坡下了),但妳的茶湯名滿津門,也該嘉獎!來人呀,賞銀壹百兩!”⒆

14這壹來,叫在場所有人摸不著頭腦。茶湯不愛吃,反倒獎巨銀,為嘛?傻啦?楊巴趴在地上,壹個勁兒地叩頭謝恩,心裏頭卻壹清二楚全明白。⒇

15自此,楊巴在天津城威名大震。那“楊家茶湯”也被人們改稱做“楊巴茶湯”了。楊七反倒漸漸埋沒,無人知曉。楊巴對此毫不內疚,因為自己成名靠的是自己壹張好嘴,李中堂並沒有喝茶湯呀!(21)

=========================================================================== 楊巴就靠壹張嘴,他的搭檔楊七才有真本領.不過我也挺佩服楊巴的隨機應變的.

==============================================================

感覺這文章挺有內涵的.有點讀不懂.

=======================================================

============================================================================================================================================================================================================================

1896年6月11日,李鴻章離俄赴德。於13日乘火車抵達德國柏林,住在愷撒大廈。

在德國,迎接李鴻章的是空前盛大的歡迎儀式。德皇派禦車來接李鴻章。

6月14日下午,李鴻章拜見德皇威廉二世,代表中國皇帝向德皇酬謝其幹涉還遼之事。德皇表示,希望兩國友誼長存,希望大清江山永固。15日,李鴻章拜訪了德國外長馬歇爾,談及英國放棄中國,短見自私,中國不能不與俄國友好。

此後數日,應德皇的邀請,李鴻章參觀了德國軍隊。德皇特意為李鴻章準備了壹把虎皮椅。看到德國軍隊的精良裝備與高昂士氣,李鴻章不禁失聲說,我如果有十營這樣的軍隊,我就不怕小日本了。

此外,李鴻章還會見了已退休的前首相俾斯麥,進行了簡短會談。李鴻章在訪問德國的20多天中,總想請教德國富強的秘訣,對於有關增訂洋貨進口稅的使命並未完成。

李鴻章被西方人稱為“東方的俾斯麥”,此次在李鴻章下榻的行館裏,墻上就掛著李鴻章和俾斯麥的照片。

俾斯麥,1815年出生於普魯士,是德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1862年至1890年期間壹直擔任首相,在普魯士國王威廉壹世的支持下,俾斯麥大力推行他的“鐵血政策”,經過發動與丹麥、奧地利和法國等的壹系列戰爭,1870年,最終實現了德意誌的統壹,使得德國壹躍成為與英國、沙俄並列的世界強國。

在這壹過程中,“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名號享譽歐洲大陸。但是到了1890年,因與新德皇威廉二世政見不壹致,產生嚴重意見沖突,俾斯麥被迫辭去了職務,賦閑在漢堡宅第,養花種草,頤養天年。

李鴻章的經歷雖比不上俾斯麥那樣傳奇,但也有相似之處,他早年鎮壓了太平天國和撚軍起義,後當上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文華殿大學士,出將入相,在職務上應該說與俾斯麥相當了。只不過前兩年在中日甲午海戰中折戟沈沙,丟盡了顏面。

李鴻章之所以被稱為“東方伸斯麥”,這有壹段來歷。那是當年他在籌建北洋水師的時候,有壹次德國海軍大臣柯納德到天津拜見李鴻章,告訴他:“中堂大人,我這次乘坐的軍艦,是世界壹流的軍艦,技術裝備最為先進,歡迎您有時間過去參觀。”李鴻章對武器船艦是最感興趣的,他滿口答應,約好日期前去觀看。

不巧的是,正好那壹天刮風下雨不利於出海,李鴻章冒著風雨來到大沽口,但是德國軍艦離港口還有幾十海裏,他們的船只在風浪中很難前行,這時柯納德派了壹只小艇前來聯絡,並帶來口信:“今天風雨太大,在海中行船會有危險,您這麽大年紀,就不必冒此危險了,可以改日再來參觀。”

隨行人員也紛紛勸阻,但李鴻章參觀心切,加上不想讓洋人看不起,毅然帶著翻譯下了自己的船,登上小艇就去了。柯納德見到李鴻章的到來很詫異,他很感慨地說道:中堂大人真是守約之人啊,這麽大的風雨都如期前來,這樣堅毅的性格,真像我們的首相俾斯麥。”從此之後,柯納德逢人便說李鴻章是東方俾斯麥,“東方俾斯麥”的名號就從中國和德國傳播開來。

在公務之余,李鴻章想起了要拜見壹下那位神交已久的“鐵血宰相”俾斯麥。

聽說“東方俾斯麥”李鴻章要來漢堡,當地百姓奔走相告,紛紛走到道路兩旁駐足相望,期盼能親眼目睹這位東方大國的傳奇宰相,漢堡官商還準備了豐盛的宴席準備款待李鴻章壹行。俾斯麥自然也十分高興,他戴上威廉壹世賜給他的冠冕,佩上十字勛章,穿上盛裝,以最高規格的禮儀準備迎接李鴻章的到來。

李鴻章和俾斯麥二人相談甚歡。在雙方交談之中,李鴻章說起自己被稱為“東方的俾斯麥”。俾斯麥隨即笑著說:可是我沒有希望成為“西方的李鴻章”啊!

這裏還有壹個關於他們的小故事——俾斯麥對中國的箭術十分好奇,所以想看***的箭術是什麽樣子,李鴻章很痛快地答應了。李鴻章派人表演了步箭和馬箭等等,看得俾斯麥十分高興。表演結束之後,衛隊長報告李鴻章說,總***發了100支箭,99支箭都在靶上,少了壹支箭。過了壹會,衛隊長又報告說,射手20人,現在只有19人,少了壹個。於是俾斯麥派人去找,結果發現這個射手頭上中箭躺在地上。原來,這個射手叫張樂堂,因不小心被別的射手誤傷了,箭正好穿過了他兩邊的太陽穴。李鴻章立即命人給張看病。外科醫生把這名射手太陽穴兩邊的箭鋸掉,並說已經治好。李鴻章生氣地問:那腦子裏的箭怎麽辦?醫生說:那是內科的事情了。大人可以讓他去找內科醫生。李鴻章說:他現在都不能站起來,怎麽找醫生?外科醫生說:只要大人吩咐的事情,誰敢不從?於是,李鴻章命令道:張樂堂站起來!於是張樂堂果然站了起來,去找內科醫生了。俾斯麥看到這壹切,覺得十分驚奇,於是問李鴻章:是什麽力量讓這位士兵站起來的?李鴻章不無得意地說:這就是中國軍人的服從精神,他們以服從長官的命令為天職。俾斯麥聽了之後,佩服得壹時竟說不出話來。

李鴻章此行不是前來閑敘的,他是要來向俾斯麥討教治國治軍方略的。他很快切入正題,說道:“我此次專程來拜訪閣下,實是有壹問題請教。”俾斯麥問:“什麽事情?”李鴻章接著問道:“要想實現中國的復興大業,請問有什麽可行之道?”俾斯麥沈吟了壹下答道:“實在抱歉,我們兩國相去甚遠,我平時也沒有怎麽關註貴國的情況,現在又年老昏聵,確實不敢妄下斷語。不過,鄙人以為要想使國家富強,必須要做到上下壹心。”俾斯麥想起了自己與先皇威廉壹世的君臣默契關系,不禁感慨萬分。

這話也觸動了李鴻章的心弦。這些年,後黨與帝黨之間從沒停止過鬥爭,大臣之間也是互相傾軋,有幾個人出來真正為國家做些事情呢?何談上下同心呢!

想到這裏,李鴻章有了下壹個問題:“那麽再請教閣下,怎麽才能在與政府的角逐中取勝呢?”當然,李鴻章所指的政府並不是慈禧太後和光緒帝,而指的是軍機處裏面那些保守派,因為他們處處與自己為敵,阻止興辦洋務。俾斯麥當然不明白李鴻章心裏想的,他只泛泛地答道:“為人臣子,總不能與政府相爭。萬壹與政府有意見與分歧之處,要麽聽從政府的安排,要麽就直言以諫。”

俾斯麥的這兩個答復其實都讓李鴻章感到失望,怎麽號稱“鐵血政策”的俾斯麥如此軟弱呢?是不是因為老了沒有了銳氣?李鴻章不死心,接著問道:“如果為國家著想,該怎樣進行治理為好呢?”這壹下可問到俾斯麥的專長上了,他立即答道:“鄙人根據多年的經驗認為,軍隊是國家的根本,舍此並無更好的依托。”李鴻章很贊同這壹觀點,這麽多年來,他壹直在努力建設自己的陸軍海軍,但是朝廷和那些腐儒,不是挪用拖欠軍餉,就是消極對待軍隊建設,更有甚者,八旗子弟、滿蒙旗兵靠著祖宗的蔭功,遊手好閑,不學無術,哪談得上去戰場沖鋒陷陣呢?

李鴻章接著說道:“閣下言之有理,願聞其詳。”俾斯麥壹看李鴻章有興趣,於是答道:“練兵不在於數量之多,而貴乎精,全國上下五萬人足矣,而且要年輕力壯的,軍事技藝要過硬,這樣的部隊就會無往而不勝。另外,全國只需壹支主力部隊,不必將兵力分散到各地,當然,壹些關隘要塞需要派兵把守,這樣壹來,壹旦需要部隊,就可隨時調動,快速出兵。”俾斯麥的觀點主要是基於那些小國家而言的,他當然不知道中國地域廣闊,區區五萬兵力怎麽能解決問題呢?李鴻章對此自然不能茍同,但是人家正在興頭上,也不便反駁。於是他客氣地說道:“感謝閣下的教誨,讓我受益匪淺。我國其實並不缺乏優秀的青年軍人,缺乏的是教練人員和先進的軍事知識。三十年來,我苦心孤詣,為建設軍隊奔走遊說,只可惜敝國能理解我的人很少,所以至今沒有什麽成就,實在是遺憾。這次我到貴國訪問學習,看到了貴國的精兵強將,實在是堪稱楷模。我想回國後按照貴國的軍制訓練新兵,當然,所需軍事教官,還望貴國予以幫助支持。”俾斯麥聽得李鴻章的吹捧,心中高興:“自然,自然,以後貴國有需要鄙人的地方,盡管吩咐就是,我當效全力。”

會晤很快就結束了,二人合影留念,俾斯麥還讓李鴻章留下墨寶作為紀念。

===================================================================================================================================================

百度百科,李中堂

/view/5343467.htm

-----------------------------------------------------------------

《壹言難盡李中堂》 作者:劉政屏。———— 選自《合肥晚報》

/hfwb/html/2010-12/17/content_3602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