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朧詩,以內在精神世界為主要表現對象,采用整體形象象征、逐步意向感發的藝術策略和方式來掩飾情思,從而使詩歌文本處在表現自己和隱藏自己之間,呈現為詩境模糊朦朧,詩意隱約含蓄、富含寓意,主題多解多義等壹些特征。
朦朧詩註重自我表現。它之所以給人“新”的感覺,是因為出現了具有現代青年特點的“自我”。在藝術上,朦朧詩開始註意到漢語的詩意特質,講究精練、暗示、含蓄,講究意象的經營。即使是理性的思考,觀念的傳達,也能借意象的運作而完成。
擴展資料
由於朦朧詩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上的變革,對中國詩歌傳統和欣賞習慣帶來了強烈的沖擊,也由此產生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朦朧詩”這壹稱謂,最初是略含貶意的,它在當代詩壇流行,可前溯自1980年《詩刊》第8期發表的署名章明的《令人氣悶的朦朧》壹文。
該文是由老詩人杜運燮的壹首詩《秋》所引發的,這首詩發表在《詩刊》1980年1期上:“連鴿哨也發出成熟的音調,/過去了,那陣雨喧鬧的夏季/不再想那嚴峻的悶熱的考驗,/危險遊戲中的細節回憶。”
在章明看來,此詩用語讓人感到稀奇、別扭,使人產生思想紊亂,接著他又舉出青年詩人李小雨的《夜》作為例證,認為這類詩晦澀、怪僻,叫人讀了似懂非懂,半懂不懂,甚至完全不懂,百思不得壹解,實在令人氣悶,氣悶之余,便寫下這篇文章。
為了避免粗暴的嫌疑,他將此類詩體姑且名之為“朦朧體”。從此,“朦朧詩”這個略含貶意的稱謂,便成為日後新詩潮的具有普泛性的命名,並圍繞著“朦朧詩”展開了壹場熱烈的論戰。
百度百科-朦朧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