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完壹部作品以後,想必妳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不能光會看哦,寫壹篇觀後感吧。那麽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麽寫呢?下面是我整理的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的觀後感範文(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的觀後感1他們就是抗美援朝的誌願軍戰士們。
戰爭,永遠是殘酷的。我們的億萬同胞們,經歷了多少困難,才能贏得壹點點生存的希望,和生命的曙光。
食物,對於他們來說,吃到壹碗米飯。就是他們最大的奢望了。聽著曾爺爺在我們講他過去打土匪、打日軍、打美軍的故事。曾希賢爺爺作為部隊的大當家,想想當時的戰友們吃的是什麽?玉米粥。玉米粥聽起來還不錯,但事實上卻是少許的玉米和熙熙攘攘的野菜。每壹個人也吃不到多少。即使這樣艱苦的生活,曾希賢爺爺照樣帶領部隊的幾十名戰友英勇戰鬥。來到了土匪的領地,曾希賢爺爺把戰友們分成了三排。“壹排上!從東北方攻進寨裏。二排上!主攻大門。三排上!來掩護所有成員。”他們毫不畏懼,沖鋒在前。最後把那些燒殺搶掠的土匪們打的落花流水,為人民立了功。
曾希賢爺爺如今85歲了。他還與我們分享了許多偉大的,感人的故事。生命垂危的戰士,在臨死的時候,都還想著任務,想著祖國。最後曾希賢爺爺還告訴我們要好好學習,爭做四有新人。我聯想到我的期中考試,對於抗美援朝的戰士們所面臨的困難。我是微不足道的,我要繼續努力。
曾爺爺還說:我們小學生是祖國的接班人,現在沒有戰爭了,但是我們要努力學習,要把自己學習中的困難當做敵人。妳戰勝了困難就等於戰勝了敵人。聽了曾爺爺的話,我滿懷信心,也希望自己能百尺竿頭,更進壹步。我明白如今我們的幸福生活是曾爺爺他和他的戰友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雖然現在的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但,我們始終不會忘記妳們:那些用生命來捍衛祖國的戰士們!
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的觀後感2這幾天在看抗美援朝記錄片,被誌願軍的精神和犧牲深深得感動著,他們確實是最可愛的人,他們為了祖國的和平,很多人永遠的留在了朝鮮,上甘嶺戰役中,那些在坑道中咬著床單死去的傷員,那些壹聲都不敢發出痛呼的傷員,黃繼光,邱少雲,壹個個鮮活的在我的腦袋中來回浮現,幾乎數次淚流滿面,最近我經常跟父親爭論,爭論人性中的自私,爭論天下皆為利,兩個人爭來爭去,現在我真為自己的淺薄和無知感到羞愧,但是其中我覺得欣慰的是,我說我愛我的祖國,愛這個社會,即便現在的社會有很多人,很多現象都不值得去愛,但是,我們的父輩用自己的鮮血為我們換來現在的生活,我有什麽資格不去愛她,與守護她呢,我的祖國人們勤勞,勇敢,聰明,努力,我又有什麽資格去嫌棄她們呢?
父親老是說覺得活著真沒有意思,又說他活的也夠本了,家人不懂,抱怨父親說這樣的話至子女於何地,不懂現在的生活這樣富裕,這樣平穩,為何老是覺得活著沒有意思,而我突然好像稍微有點懂了,父親出生在1955年,他的三爺是烈士,他的爸爸從小就被日本人綁在吊繩上要他說出三爺的下落,父親因為生在烈士的家庭倍感驕傲,從小接受的都是這種精神,他的父輩的犧牲是為了實現真正的社會主義,為了讓每個人都能平等的活著,所以在父親的心目中,利益反而淡化,人性中的自私在這種大無畏的面前也不值得壹提,所以我的爭執,我說的人性中的自私和涼薄他不是不懂。他是更加向往那樣的生活。
最可惜的是父親這壹輩子沒有當兵,爺爺死的早,家裏沒有壯勞力,他作為家裏最大的孩子,必須和奶奶頂起這個家,他的壹生,平淡安寧,但他心中壹股火,壹股精神,這股精神不在乎他是不是軍人,不在乎他能拿到多少錢,不在乎他現在吃什麽東西,住什麽房子,在家人輪番勸說和洗腦下,孤獨的支撐,倔強的站著,這就是我的父親,妳說他傻麽?不,那些為了抗戰勝利的人們都是這樣的,有這樣的信仰支撐著,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生活,這個多麽寶貴,而我壹度想要去改變他,再壹次為自己的無知而感到羞愧。
現在社會發展太快,快的我們早就不提革命前輩,早就沒有了犧牲自我的精神,人性中的自私,趨利避害的本性,以及高速發展的社會,每個人都在想多掙點錢,多兩套房子,無可厚非,人的本性,但如果有壹天國家需要我的話,我會二話不說的獻上我的生命。
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的觀後感3在抗美援朝的戰爭中湧現了很多為了他人的安全而放棄自己的生命的英雄。
羅盛教也是其中之壹,他是1950年7月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1年4月響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號召,參加中國人民誌願軍赴朝作戰,任某部偵察連文書。壹天,連觀察所附近的山村遭美軍飛機轟炸,他冒著濃煙烈火,搶救出壹位朝鮮老大娘和壹名兒童。1952年1月2日晨,4名朝鮮少年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裏附近的櫟沼河上滑冰,其中壹位少年不慎掉入2。7米深的冰窟,另3名少年大聲呼救。
羅盛教路經那裏,聽到喊聲,立即向出事地點飛奔。他邊跑邊脫掉棉衣棉褲,冒著-20℃的嚴寒,縱身跳入冰窟,潛入水中找尋。他兩次把少年托出水面,都因冰窟周圍冰層破裂,又跌入水中。幾經周折,他凍得全身發紫,渾身打顫,難以支撐,但仍以驚人的毅力再次潛入水中,用盡最後的力氣,把少年頂出水面。這時壹名戰士趕到,遂將那位少年搶救上岸。他卻因力氣耗盡,無力浮出水面,而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誌願軍為朝鮮人民付出了自己唯壹的生命,這也證明中朝兩國人民的友誼之深。
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的觀後感4電影《跨過鴨綠江》兼具史實性、藝術性、思想性,從多個維度再現了東西兩線和五次戰役中壹場場可歌可泣、蕩氣回腸的戰鬥,全面還原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呈現出我軍為贏得這場艱苦卓絕、震撼人心的偉大戰爭的最後勝利所做的犧牲和努力。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編務會議成員薛繼軍在首映式上用“三個首次”介紹稱,《跨過鴨綠江》是首次“全景式、史詩般”呈現抗美援朝戰爭的電影作品,是首次由“總臺出品、原創自制”的故事片,也是首次與精品電視劇同步打造電影的創新嘗試。
首映式現場,片中彭德懷司令員的扮演者丁勇岱“沙場點兵”。“戰士們”依次應聲集結,壹聲聲喊“到!”聲如洪鐘、慷慨激昂,再現了中國人民誌願軍“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軍威。在光影、聲畫的交織中,中國人民誌願軍部隊番號旗徐徐展開,將首映式現場氛圍推向高潮。
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的觀後感5電影《跨過鴨綠江》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的壹部關於抗美援朝戰爭的史詩影片。
該片以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的視角出發,講述了抗美援朝戰爭的爆發到停戰協議的簽署,展現了中國人民誌願軍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之間的戰爭史詩,為我們呈現了壹幅完整的'關於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畫卷。
這部電影對抗美援朝戰爭做了全新的創造性的影像處理,具有“全”、“高”、“特”三個方面的突出特點。
首先是“全”,即歷史呈現全面;
以往的有關抗美援朝戰爭的影視作品,大多聚焦於對某壹場戰役或某壹個英雄人物的呈現,而電影《跨過鴨綠江》則以全景式的宏闊視野,將抗美援朝戰爭近乎完整地呈現在銀幕上。這其中不僅包括從抗美援朝決策,到五次戰役及其中的重要戰鬥,再到最後中國人民誌願軍獲得勝利,與美國簽訂停戰協議等國內視野,還包括美軍策劃發動朝鮮戰爭,李奇微上任接替工作,以及蘇聯為中國提供支援等這樣的國際視野。
影片對這段歷史做了完整且全面的展示,從這壹點來說,這部電影堪稱抗美援朝電影的史詩巨作,也體現出“總臺制造”對這場戰爭全景式呈現的大手筆和大視野。
其次是“高”,即站位立意高遠;
電影《跨過鴨綠江》不是簡單地去描述“輸和贏”、“戰與和”的問題;
而是站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上,在中國人民剛剛取得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背景下,體現出中國人民在百年屈辱之後,對自由幸福的追求和對和平發展的渴望。
這樣壹種強大的內生動力和強烈的民族情感,能夠引發和喚起廣泛的人類***同的情感***鳴;
這也是在這場戰爭中,每個誌願軍戰士為什麽敢於戰鬥、敢於犧牲,能在極度艱苦的條件下,用自己的生命去換取戰鬥和戰役勝利的原因。該片對人物的塑造,都體現出了那種追求幸福生活和反抗侵略壓迫的真摯情感;
在這樣的人類***同情感之下,“戰爭與和平”、“正義與霸權”、“個人與國家”等命題得到了解答和表現,也體現出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在制作當中的站位高度。
最後是“特”,即表達視角獨特;
雖然電影《跨過鴨綠江》是對宏大史詩的全景展示,但是其表達視角則是找到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員彭德懷,以彭總的個人視角展開了對這場戰爭的回顧與表現。這其中有彭總和美軍將領的對比,彭總和戰友們的真切情感……這些都讓我們看到了壹個獨特的彭德懷司令的形象。
《跨過鴨綠江》中丁勇岱塑造的彭德懷形象也是在眾多影視作品中最鮮活、最生動,愛憎分明、敢打敢沖,同時又是有溫度、有銳度、有智慧的彭德懷形象。另壹方面,在這種獨特的視角下,影片通過將彭德懷與不同角色對照,實現了對人物的立體塑造;
如彭總與李奇微、梁興初、鄧華等人的對照,自己內心復雜糾葛的真實情感。通過這些角色的對照和襯托,***同將影片中彭德懷的形象塑造得有血有肉、豐富飽滿。同時,也是這種獨特的表達視角,影片將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的復雜人物關系和其中的突出亮點,予以鮮明的體現和生動的表達。
總的來說,電影《跨過鴨綠江》是壹部震撼人心,令人血脈僨張,飽含澎湃激情與真摯情感的精品力作,是壹部有高度、有力度、有溫度的抗美援朝的大片,體現了“總臺制造”的實力。
這部電影的出現不僅豐富了關於抗美援朝戰爭的影像表達,而且對普通觀眾更加深入和全面地了解抗美援朝歷史提供了優秀文本。
影片的思想性、藝術性和商業性得到了高度的統壹,其社會效益和市場收益令人期待,其創作經驗值得深思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