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和會館 粵劇藝人的行會組織,成立於清代粵劇禁令解除後,取名「八和」,乃「和翕八方」之意。會館分設八個堂。包括公腳、總生、正生、小生、大花面的「兆和堂」;小武、武生的「永和堂」;二花面、六分的「慶和堂」;花旦、艷旦、玩(頑)笑旦的「福和堂」;男醜、女醜的「新和堂」;打武家、五軍虎的「德和堂」(即鑾輿堂);接戲、賣戲的「慎和堂」;和棚面的「普和堂」。今天,香港八和會館是類似粵劇從業員的工會組織;由於堂的合並及更換名稱,香港八和會館組織較為簡單。
七星步 各行當均使用的壹種基本步法。據說由於這步法是按北鬥七星的排列而行七步,故此得名。但實際演出時,演員可因應舞臺的大小而增加步數,然而壹般是單數步。
二步針 在神功戲的演出,戲班的六位臺柱只演夜戲及正誕的日戲;而在非正誕演出日戲的六個主要演員,統稱為二步針。二步針是屬二或三線的演員。因六柱制,二幫花旦歸入六柱,所以三幫花旦才稱二步針。二步針由第三生、三幫花旦、第四生、四幫花旦、第二醜及第二武生組成。
三出頭 請參閱「出頭」。
下 演員入場稱為「下場」,簡稱為下。
上 演員出場稱為「上場」,簡稱為上。上也是工尺譜中壹個譜字。
下句 請參閱「上句、下句」。
下欄人 是指在戲班中較次要的角色,包括演兵卒、家丁的「手下」、演閑角的「拉扯」及演侍婢、宮女和女兵的「梅香」等。
正印花旦粵劇發展至「六柱制」,整臺戲便由六個主要演員擔當起來。每位演員需要突破原有行當的限制,兼演幾個行當的戲。而正印花旦則是班中的第壹女主角,與二幫花旦(即第二女主角)在表演藝術上已無大區別,兩者均集合武旦、貼旦、花旦及青衣等角色於壹身。
文武生是 1920-30 年代粵劇演出的新行當。自此文武生成為任何粵劇戲班中第壹男主角的統稱。
武生粵劇的武生又稱「須生」,重唱和做,基本上扮演文人,常掛黑須。另有壹種掛白須的叫「公腳」,唱腔蒼勁悲涼,原屬「末」行,現在也並入了武生的行當。
小生粵劇傳統行當名稱。壹般來說小生是演文戲而不掛須的男角。自 1930 年代六柱制興起後,小生變成班中的「第二男主角」或「男配角」。 醜角色的壹種,扮演滑稽人物。
手下是指演出兵卒、家丁等人物的角色。
末角色的壹種,扮演年紀較大男性人物。
花旦角色的壹種,扮演戲曲中年青的女性人物。
梅香指演出侍婢、宮女和女兵等次要的女角。
凈腳色名稱,常扮演性格剛烈人物,通常以開面象徵其性格。
須生請參閱「武生」。
班壹個劇團或戲班在行內叫班。
班主壹個劇團或戲班的名稱叫「班牌」,每個班牌的負責人稱為班主。班牌所代表的不壹定是壹個擁有固定成員的劇團。雖然很多班主都有慣常聘用的成員,但在每次演出時,班主都可因應情況而聘用不同的演員、拍和樂手和工作人員。
班底壹個戲班中,除幾個擔班的主要角色外,其他次要的演員,統稱班底。
班牌請參閱「班主」。
衣箱有以下意思:
1. 在戲班後臺,放置演員戲服的箱,稱為衣箱;除放在臺柱的箱位外,衣箱也放在戲臺上演員面朝觀眾左邊底景的後面。
2. 為演員管理戲服的工作人員,也稱為衣箱,其職責除了為演員更換衣服及處理雜務外,還要預早到達後臺,選擇位置方便而面積寬敞的箱位。
當劇者指演出的演員。
老倌演戲的伶人。
女伶以演唱粵曲為職業的女性伶人。
壹板壹叮 是拍子組合的方式,亦有稱「壹叮壹板」。在整個唱腔及鑼鼓體系內,「板」較「叮」重要,因板是控制速度,並且唱腔收結最後的壹個字壹定是在板的位置。叮又稱「眼」,是控制板與板之間過渡的拍子。用以表示節奏及拍子的符號叫「叮板」。壹板壹叮相若於西方音樂的兩拍子,第壹拍為板,第二拍為叮,即板叮相隔循環的組合。板腔體的叮板是有嚴格規定,相對地小曲的叮板則較寬松,故此相同的小曲有時分別以壹板三叮及壹板壹叮處理。
壹板三叮 是拍子組合的方式,亦有稱「三叮壹板」。在整個唱腔及鑼鼓體系內,「板」較「叮」重要,因板是控制速度,並且唱腔收結最後的壹個字壹定是在板的位置。叮又稱「眼」,是控制板與板之間過渡的拍子。用以表示節奏及拍子的符號叫「叮板」。壹板三叮相近於西方音樂的四拍子,第壹拍為板,第二拍為「頭叮」,第三拍為「中叮」,第四拍為「尾叮」。即「板叮叮叮」循環的組合。 此外,通常唱腔以壹板三叮為壹頓。板腔體的叮板是有嚴格規定,相對地小曲的叮板則較寬松,故此相同的小曲有時分別以壹板三叮及壹板壹叮處理。
壹槌/壹錘/壹才 鑼鼓點名稱,是指在該鑼鼓點中,敲鑼壹下;現在有些壹槌的打法並不只是敲鑼壹下,是加了花式的打法。各種壹槌鑼鼓點的使用情況如下:
1. 「查得撐」:用於劃分及承接板腔的上、下句,如用於首板和滾花,亦用於收掘。
2. 唱口壹槌:多用作二黃慢板、小曲的引子,以下是最原始的壹槌打法: ˋ ㄨ ˋ ˋ └
局 的 的 局 查 查 得 撐
以下是花式壹槌的打法: ˋ ㄨ ˋ ˋ └
局 的 的 局 撐 查 得 撐
3. 齊槌:是為突出某壹個「介口」(說白、唱腔或動作)中的某壹個字、壹組字或壹剎那,令觀眾特別註意。
4. 重壹槌:是用於襯托演員的特別動作或反應。 基於歷史的發展及時代久遠的關系,鑼鼓的叮板與唱腔的叮板之間的銜接,常引起爭論,這問題仍有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