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談論的話題是修身。現代人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地對自己的品行重視起來,有的人從自己的外表上做起,比如美容美發,穿衣打扮,濃妝淡抹等;還有的人從內心和氣質上做起,比如練練瑜伽,打打太極,讀讀經文等。的確現代人對於行為、舉止、談吐和氣質上是越加重視,這也成為了當今的壹種風靡的時尚。 當然,文明修身並不開始與現代。早在孔夫子時期,就有文明修身之說,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於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孔子,地球人都知道啊,是我國古代的文聖,他與釋迦牟尼在古代並稱為“聖人”!同學們,就連聖人都得“三省吾身”,何況我們這些“非聖人”的平凡人,能不做到“三省吾身”嗎?甚至要“六省吾身”“九省吾身”呢!從古至今,古人在修身方面為我們做出了很好的榜樣。如今我們正處在壹個充滿競爭、講究秩序、講究文明的社會,因此作為新時代的學生,我們不僅要有紮實的科學專業知識,更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文明的行為舉止、深厚的道德涵養和崇高的理想信念。人無完人,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去探討、探索,以提高自己的文明修養。 對,現在,在這個社會上都以“德、智、體、美、勞”來衡量壹個人的行為準則,德為重,智於其後,由此可見,德,即是修養、品德;智,即是才華。那麽想要全副武裝自己,看來先得在自己心裏種下壹棵“修養”的種子,從內而外地發散自己,塑造自己。剛才說到,這個修身,它包括外表和內心。先說說這個我們比較重視的“形象”修養。走在大街上,不乏有著穿戴奇異,另類時尚的青年男女。是的,不可否認,人都有追求自己心裏美麗的壹個標準,但有些人過於追求所謂的“個性”,而選擇走與別人不壹樣的路線,尤其是學生!像那些個“滿頭金絲,披金戴銀,長靴高襪”的人早已不再新奇,似乎已經成為社會人群中的壹部分。還有,在壹些公***場合,本應是井然有序,不得喧嘩的地方,卻不時響起個性十足的手機鈴聲,以及高聲攀談的“男女重唱”……我們要考慮壹下,當今社會需要的是表裏如壹的人才,有人評價說,當代學生有前途沒有壯誌,有文化沒有修養,有知識沒有思想,有個性沒有品行,當時很不服氣,但以上鏡頭的確叫人無話可說。加強學生文明修身建設勢在必行,面對現實,我們何去何從? 再回頭看看我們內心的“修養”吧! 考試了,很多同學不是忙著去加緊復習,而是忙著去縮印課本、筆記,往桌子上抄“重點”;考場上,靜悄悄的背後,在抄書、在交流,甚至在交換試卷的不乏其人……考試本是對自己所學知識的檢驗,但在很多人身上卻成了應付,考試也只是成為了某些人領取畢業證、學位證的工具。“60分萬歲”曾經是他們中間最“響亮”的壹句口號。在考試之前許多同學的筆記上會經常看見“壹定要及格”的警句,以此激勵大家學習是好事,可以此為終極目的就難讓人茍同了。在某些人那裏是“書到考試時方恨少”,更甚者寫道:學不在精,及格就行;知識不在多,會抄就行…… 面對這樣的事實,我們會作何感想? 那麽到頭來,到底什麽才是真正的文明修身的秘密呢? 文明修身,我們缺少的是意識。在大是大非面前,我們立場堅定,態度明確,然而在平常卻忽略了壹些“小事”。隨手扔掉了廢紙,隨地吐了口痰……“有些事,我們就是不註意,其實也知道這是不對的!”對錯不論,有壹點我們必須要認識到,越是小的事情越能體現精神。去過新加坡的人都會被該城市的“幹凈”所折服,而幹凈不正是源於市民的環保意識嗎?反過來,後果可想而知。缺少意識,從小處說毀掉的是個人的形象,從大方面來說影響的是我們整個群體的形象,因此我們學生最需要和最迫切的就是要提高我們的文明意識。
┏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