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孩子說,媽媽我害怕時,千萬不要壹味地給他們壯膽

孩子說,媽媽我害怕時,千萬不要壹味地給他們壯膽

“我家五周歲的女兒什麽都害怕,去學校害怕,早上起床看不見陪睡的人害怕,問他害怕什麽說不上來,反正就是害怕,這種怎麽去調解她的心理,怎麽問才能讓她告訴妳她在害怕什麽,怎麽處理才能把她的害怕情緒消散掉,有沒有關於這種建立自信提高勇氣的解析文章,因為其實我也不知道她害怕的點是什麽?”

相信所有爸爸媽媽都經歷過類似這樣的事情吧,孩子總是在說: “媽媽,我害怕,怕怕~”

閨蜜吐槽某天晚上,跟娃因為窗簾折騰到半夜。

本來關燈已經開啟要進入睡眠程序的最後壹階段了,進了被窩,孩子盯著窗簾看了半天,然後鉆到她懷裏,說: “害怕。”

她看了眼窗簾,因為住的是壹樓,樹枝被風吹得影子映在了窗簾上,趕忙安慰: “寶貝,不怕不怕。”

看娃還是害怕,就又把窗簾拉開了,並說: “這樣就沒有黑影了。”

誰料,窗簾拉開後,娃更是大哭了起來:“媽媽,怪物會進來。”

然後,她又拉上說: “那就拉上,妳要勇敢壹點,寶貝~”

這娃倒好,不讓關燈也不睡覺。

於是乎,最後在閨蜜氣急敗壞地吼聲“男子漢勇敢壹點,壹個樹影而已有什麽好怕的!”和哭泣中睡著了。

本身是吐槽,結果閨蜜遭到了我的「無情打擊」: “妳要壹直這麽回應,今天晚上妳又是糾結窗簾的壹晚。”

因為,壹開始,就錯啦,孩子害怕時,千萬不要壹味地給他壯膽!

今天咱們就說說,孩子總是「害怕」這件事情。

對孩子來說恐懼是壹種很正常的情緒。

曾有研究發現:

正常兒童中,90%以上的幼兒會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40%的2-4歲兒

童至少有壹種害怕;43%的6-12歲兒童有七種以上的害怕。”

那他們究竟在怕什麽呢?

01

怕沒見過的事物

孩子在0-3歲的時候,會害怕不熟悉的事物。

比如洗衣機甩衣服的卡卡卡聲、叫人起床的鬧鐘聲、呼呼呼的吹風機聲;

怕自己身後的影子、扭來扭去的毛毛蟲、從天而降的大蜘蛛;

等等......

老二現在經常被沖馬桶的聲音嚇得拔腿就跑。

因為娃的人生經驗非常有限,難以判斷事物是否危險。

那些沒見過的事物出現,不是他以往經驗可以理解的,而且恰好這些東西對它的感官刺激很大,他就會覺得害怕,自己不能控制整個場面了。 (其實就是自我意識在作怪)

02

怕想象中的怪物

孩子大壹點了,想象力會突然爆發, 慢慢出現現實和想象不分

這個時候,娃親眼看到的事物會經過他們想象力的加工, 變成他們感到恐懼的事物。

什麽窗簾怪、衣櫃怪、馬桶怪、床底怪、老巫婆......都是孩子腦洞大開想象出來的。

不過雖然是想象出來的,但對孩子來說,那些畫面跟真實的世界是壹樣的。 咱們不能只得意孩子“好的方面”的想象,而不接納她“壞的方面”的想象。

03

怕再次經歷糟糕的體驗

這個來源於之前生活經歷中不良的體驗。

像逢年過節突然響起的鞭炮聲、幫忙摘菜、洗水果時突然出現的蟲子、剪頭發時,發渣進眼睛裏的理發師。

孩子因為遭遇過小小的“坎坷”,就會害怕重復體驗同壹種負面感受。

04

怕父母怕的東西

心理學家李雪說過,每種程度上,父母負面投射創造了孩子的負面現實。

其實也就是說,有的孩子的害怕,是來自父母的心理投射, 是父母在壹起時接收到的恐懼體驗。

比如說從小就怕狗的家長,那麽在抱著孩子看到狗的時候,會本能地躲得遠遠的。

孩子去和狗玩的時候,可能會告訴娃: “離狗遠壹點,小心咬到妳!”

這樣壹種恐懼的心理暗示,讓可能本身不怕狗的娃也籠罩著狗很可怕、咬人的心理,自然而然也會害怕。

所以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害怕的產生無法避免, 而我們的回應也至關重要。

有的家長看見孩子害怕,第壹反應是“這沒什麽好怕的”,試圖說服孩子這個不可怕,當沒有效果之後,就要開始貼膽小的標簽。

還有的是過度保護孩子,只要孩子害怕的事物,就會順著孩子從此不再接觸,將這種恐懼當做壹種習慣,還容易養成遇事逃避的性格。

但這兩種應對都是無濟於事的, 因為前者否定了孩子的情緒,後者延續了恐懼。

那麽,孩子遇到害怕的情況應該怎麽做呢?

01

請看見那個害怕的孩子並承認恐懼

孩子在害怕的時候,不要急於按照自己的認知和思維方式去評判,認為這些事不值壹提。

如果妳了解了孩子到底害怕個啥,就能明白,這些恐懼卻是真實存在的。

不要急於給孩子壯膽 (不要怕、要勇敢壹點) 或者立即去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拉簾子、開燈) 。

這些只會讓孩子覺得被否定。

當孩子害怕時, 給孩子壹個擁抱,告訴她:“媽媽知道妳很害怕,媽媽在這裏保護妳”。

只有孩子感覺自己是安全的,沒被威脅的,才會有心思克服恐懼。

02

嘗試讓孩子認識和了解恐懼的事物

巧用方法淡化恐懼

克服恐懼的最好辦法就是給他新的解釋或者 探索 事物的真實模樣。

——給他新的解釋

寶貝4歲多的時候,晚上睡覺壹關燈就說害怕,有怪獸。

然後我就把她抱在懷裏,順著她說: “妳是因為屋裏黑黑的啥都看不見,覺得有怪獸嗎?"

在我懷裏狂點頭。

然後我接著說:"這麽黑,怪獸也看不到我們,那我們就閉上眼睛和嘴巴,跟小怪獸藏貓貓,它找不到我們就去找其他小朋友了。"

壹聽趕緊叫我不要發出聲音,不壹會兒就睡著了, 後來她每次怕黑都玩這個 遊戲 ,發現確實沒有怪物“找上門”, 慢慢得也就不害怕了。

—— 探索 事物的真實模樣

比如老二怕沖馬桶,因為在他有限的認知裏覺得這家夥會突然發出可怕的怪聲。

我就抱著他來到馬桶的身邊,打開馬桶的儲水蓋,告訴他: “現在水箱裏的水是滿的,妳拉了粑粑之後,需要用這個水箱裏的水把粑粑沖走。”

這樣我們的馬桶才會幹幹凈凈的,沖馬桶的聲音是在放水,就跟我們洗手壹樣,不信妳試試。

按下沖水按鍵後,看著水箱裏的水逐漸減少,明白了這是水沖走粑粑的聲音,我拿著的他的小手壹次次嘗試,按壹次,水就嘩嘩響壹次。

頭幾次小手都是拒絕的,後來越來越膽大,我能告訴妳最後按到停不下來嗎?

用繪本的方式

還可以借助壹些繪本讀物。

有很多關於怪物、幽靈的書,相比於咱們跟孩子科普,這些書裏人物的心理感受更和孩子相似。

所以孩子看到這些故事時,會有壹種感覺被認同的釋懷。

讓他知道,原來不是只有我在害怕怪物,怪物好像也不是我想象的那樣。

推薦:《妖怪快走開》、《吃掉黑暗的怪獸》、《我的床下有鬼嗎?》、《走開,綠色的大怪物》

03

練習面對恐懼——擴大舒適區

只有多體驗,親身經歷,才能讓孩子對事物熟悉,這也是幫助孩子克服恐懼最好的辦法。

幼兒心理學家塞爾瑪·弗雷伯格就曾指出, 適當的恐懼能夠幫助孩子獲得認知,適應環境。

但前提是要判斷孩子恐懼有沒有超過心理臨界點。

什麽是心理臨界點呢?

如勞倫斯·科恩說:它是壹個重要的心理地點,在這裏面對恐懼時,我們雖然感到害怕,但仍然可以有所行動,至少我們可以再往前邁壹小步。

妳有沒有註意過妳的娃有過這樣的狀態。

這就是孩子處於心理臨界點。

首先,我們就要判斷孩子有沒有超過臨界點。

——如果超過了後退壹步,尋找舒適的臨界點。

如果孩子情緒崩潰或者極力逃避,那就說明這壹刻,已經超過了臨界點,就不要再往前“推”了。

而是應該把孩子拉回到“安全區”,尋找壹個舒適的臨界點。

寶貝小的時候第壹次去遊樂場裏玩,看其他小朋友在蹦蹦床上蹦得可開心,也想去玩。

奶奶鼓勵:“進去啊,沒事兒的。但是走到門口,她就猶豫了。”

奶奶還想牽著她進,她拒絕著壹直往後退。

那麽,這個時候就不要壹直推了: 這有什麽好怕的呀、妳不試怎麽知道呀,很好玩的呀、不要那麽膽小嘛。

不妨退壹步,我就抱著CC在旁邊看了好壹會兒,見蹦床上沒人了,我對她說: “我們進去,妳躺在那裏,媽媽用腳顛顛妳好嗎?”

躺在蹦床上,被我顛顛得咯咯笑~後來敢自己站起來,再後來進來小朋友也不怕了。

當孩子害怕的時候,我們沒有必要非要強制她去克服, 給她足夠的適用時間。

也許很快就可以進行下壹步,也許得需要壹段時間。不行就慢慢來啊,養孩子的路那麽長,急什麽呢?

——如果沒有超過,可以試試小步向前,再向前,走到下個臨界點。

孩子除了需要時間,有的時候還需要我們推壹把。

如果孩子不是很抵制,我們可以小步向前,適應這個臨界點;

然後瞅準時機再邁壹步,進入下壹個臨界點。

認同養出壹個有教養的孩子有必要,不能打著尊重之名,行放縱之實。

但可以根據孩子的臨界點壹點點調整:

先替娃回應 (奶奶也好!) ——再到帶娃回應 (奶奶也好,寶寶今年是3歲,對吧?) ——再鼓勵娃自己回應 (告訴奶奶妳幾歲啦?) ——再鼓勵主動打招呼。

——當然不要忘記正面、即時反饋,這個的好處大家都知道,咱們就不多說了。

抓住孩子嘗到壹點點我很厲害的滋味時機,逐步推進。

在邁向壹個個臨界點的時候,孩子能夠感受到成功,感受到自信,恐懼也會隨之煙消雲散。

請壹定要接受自己孩子的心理臨界值,不要管別的孩子怎麽樣!

每個孩子都不壹樣!不要因為他沒有表現得跟其他孩子壹樣勇敢就準備拔苗助長。

孩子膽小膽大多與性格有關,我家兩個孩子,就完全不同。

寶貝屬於膽大型,就算有害怕,鼓勵之後很快願意嘗試,老二屬於謹慎型,需要引導很久、多次,才能克服。

但每種性格都是雙刃劍,老大接受得快,拋之腦後的速度也快;老二需要花更多時間接受,但也願踏下心來研究。

就比如同樣的害怕馬桶,跟老大說1、2次這只是沖水的聲音,她明白了,接受了,就再也不會管了;

老二就要研究個底朝天,到底哪裏出水,到底怎麽出來的 (按壹下才出) ,到底

怎麽沖走的 (他會觀察無數遍水是如何在馬桶裏旋轉、跳躍、直到平靜)。

對壹個馬桶研究上無數次,老大是不可能的;同樣,簡單鼓勵就不再害怕敢迎難而上,老二身上也不可能。

性格沒有好壞, 父母的職責也不是修正,而是匹配,給不同性格的孩子,不同的養育方式。

文|CC爸媽(公眾號ID:cc-b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