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征
中國傳統文化作為壹種歷史悠久、內涵深刻、凝聚力強、傳播力大的傳統文化模式,在幾千年的沈積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相對穩定的特點。文化描寫主要集中在文化的精神或觀念層面。因此,所謂中國傳統文化,主要是指中國歷史上傳承下來並保存下來的思想、信仰、道德、價值觀、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和社會心態。分析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征,要把握以下尺度:①中國傳統文化首先是壹個歷史範疇。換句話說,它是由歷史形成的,與壹定歷史社會(主要是封建社會)相聯系的,以其特定歷史階段為標誌的傳統文化。②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具有包容性。因為文化具有民族性、傳承性(傳承性)、階段性和滯後性的基本特征,所以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既是壹個相對的概念,又是壹個統壹體。相互關聯的流程。③對中國傳統文化特征的總結,其實是建立在對其他文化模式的比較之上的(這裏以基督教文化圈的西歐和美國文化模式為基本參照模式)。(4)特征的概括只能取其要點,難以全面。以主要特征為綱,以次要(衍生)特征為目標;辯證分析——避免盲目贊美的理想化,不要采取全盤否定的文化虛無主義。⑤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基礎是儒家,輔以佛道,以及法、墨、陰陽之學。
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特征及其衍生特征;
1)思維方式上的中庸。我們常說,在思維方式和由此產生的生活方式上,中國人崇尚中庸,西方人崇尚競爭;中國人拿相對,西方人拿絕對;中國人說話含蓄,西方人說話直白;中國人安靜,西方人主動;這主要是思維方式的差異造成的。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深受儒家中庸思想的影響和制約。中國封建社會由孔子提出並為全社會所接受的中庸之道,強調對自己、對人、對家庭、對國家、對事務、對事物都要采取中庸、中庸的態度,即“不偏不倚,超越壹切界限”。在傳統中國,中庸基於壹種普遍的方法論意義,滲透於中國政治、文化、社會生活乃至中國人的人格塑造和價值取向的各個層面,其表現形式具有相當的普遍性。中庸的衍生特征有三個方面:壹是調和與妥協的方式;二是性格溫和、圓滑、有耐心的性格特征;三是強調穩定,避免變化的社會心態。從正面效果來看,中庸有以下幾點:(1)有意識形態因素辯證地看問題。②壹種崇尚平和知足的生活態度。(3)剛柔相濟,理性內斂的生活方式。④和諧的人際關系。⑤良好的行為和有序的社會。從負面效應來看:①調和矛盾,力求平衡,不利於社會改革創新,不利於個性的張揚。(2)容易形成因循守舊、固守傳統、缺乏良性競爭意識、不敢為天下先的社會心態,以及缺乏個人惰性和抵抗力。
2)以家庭為基礎的社會結構。西方社會是以個人為導向的社會,而中國社會是以家庭為導向的社會。中國的傳統文化可以說是宗法的,也可以說是家族的。中國傳統社會的制度支柱是宗法制度和封建家庭制度,並因宗法制度而不斷變化。中國傳統社會在結構體系上是壹個“家國壹體”,這個結構的基本框架是:家族-宗族-社會(國家)。家庭(或宗族)是社會關系的基本單位,國家的治理實際上是家庭關系和家族原則的延伸。家國對應關系可以用“三綱五常”來概括。這種以家庭為基礎的文化衍生出壹系列特征;(1)強烈的祖先崇拜意識。(2)尊老敬孝,從孝到忠,以孝治天下的社會政治意識。(3)把父母的意識和妳的想法結合起來的權威意識強。④社會關系的定位主要是基於血緣和從血緣延伸的地緣關系,從血緣到地緣再到政治關系,社會網絡關系往往就是通過這樣的多重人際關系構建起來的。⑤關註群體多於關註個體。強調個人在群體中的義務和責任,忽視個人在社會中的權利。
3)倫理至上的觀念文化和價值取向。中國文化是倫理文化。中國傳統社會的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體現了泛道德主義的人文特征。這種傳統倫理強調在個人修養的基礎上處理人際或社會關系的規範和行為準則,可以用仁、義、禮、智、信、忠、孝、節、義九個字來概括。行為準則主要受禮儀或儀式制度的約束。這種倫理至上的文化特征的衍生特征有:①它與宗法制度、威權政治相結合,形成了壹套尊卑分明、等級有序的身份定位體系。(2)道德法律化,即通過禮制規範社會行為,形成重視禮制、重視人治、忽視法治的社會格局。③群體本位主義,強調群體認同。(4)重視名譽和面子的社會習俗和社會心態。⑤註重個人的道德修養,但這種道德修養是為了群體的和諧有序,也就是“修身齊家,齊家助人”。⑥重義輕利、重德輕器的價值取向。⑦儒家(儒家經典)獨尊,成為官學。這是倫理至上的外化。(8)以人為本,人道主義(孔子的仁,孟子的仁政,墨子的兼愛,佛教的慈悲)。⑨追求“內聖外王”的理想人格。
4)重實求穩的農耕文化心態。中國傳統文化是農業文化。務實求穩是中國人的普遍心態。其衍生特征是:①強調經驗和感性認識;輕科技,不追求精確嚴謹的思辨體系。②異地安置、穩定自保、知足常樂的社會心態。(3)重農輕商、重本抑末的價值觀。④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等主義思想。
5)專制集權的權威文化。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政治表現。
中國從奴隸制時代就形成了專制政權,在封建社會得到高度強化,從而形成了君權至上的政治觀念和社會意識。農耕經濟、儒家思想、宗法制度(家族制度)分別構成了專制集權政治的經濟、思想和社會基礎。其衍生特征是:①缺乏民主精神(民本,無民治)。(2)官本位意識。(3)君權至上,君權、族權、神權三位壹體。(4)相處心理和奴性意識。
6)宗教影響力減弱,泛神論宗教文化。在人與自然、人與鬼神的關系上,中國人突出和強調(現實的)人的地位和作用。中國文化是以人為本的文化,而不是以神為本的文化。中國古代思想家對宗教的態度是壹種理性(“遠離鬼神”,“我不談奇、強、亂、靈的東西”,“我不能與人相處,如何能與鬼相處”。)和實用(為現實政治服務)。因此,宗教在政治和人們社會生活中的影響相對有限。其表現為:①政治上,神權從屬於皇權。(2)在思想上,宗教(佛教和道教)並不能取代儒家的官方正統地位,只能算是儒家的附庸和補充。(3)中國人的人生觀或生命信仰是再生世界而忽略來世,宗教觀念相對淡漠。(4)佛教和道教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雖大,但遠不及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對西方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的影響。在宗教信仰方面,中國人信仰的宗教(主要是佛教和道教)基本上都是多神教,可以自由信仰各種形式的宗教。這與中世紀基督教在歐洲的獨斷專行和伊斯蘭教在阿拉伯世界的至高無上形成了鮮明對比。
2.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關系。
1)現代化理論上是社會文化現代化(即經濟、制度、觀念的現代化都可以納入廣義的文化範疇。)
2)關系之壹:在批判的基礎上繼承傳統文化,在繼承的基礎上全面創新。
批評理由:現代化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文化問題。即我們需要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在社會結構、制度、思想、觀念甚至人本身等諸多方面進行轉型。傳統文化是與壹定的歷史社會和歷史階段相聯系的文化,必然承載著舊制度。不批判傳統文化,現代化是不可能的。這就涉及到對“國粹”和“文化本位主義”的批判。
從文化的壹般特征看繼承的必要性和原則。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傳遞性。所以,壹個國家具有獨特文化特色的文化,不是能不能傳承的問題,而是必須傳承的問題。沒有這壹點,壹個國家就沒有根,所謂的國民性就無從談起。這就涉及到壹個“全盤西化”的關鍵性問題。但是,繼承不能是完全的繼承,只能是批判性的繼承,這是繼承的第壹原則;第二個原則是在批判繼承基礎上的全面創新。綜合創新的方法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具體方法是:①接受壹些新的(中外)文化品質。②拒絕壹些新的文化品質(主要是西方文化和當代中國文化的糟粕)。③保留壹些傳統文化品質(如民族認同、愛國主義、價值觀中的優秀元素、制度中的借鑒等。).(4)揚棄某些傳統文化品質(如官本位、保守主義、平均主義、重農輕商、人情、地域觀念、重民輕法治等。).
3)第二種關系: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傳統文化對現代化的適應。
從文化的民族性和傳承性來看。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其實就是對自己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文化傳統可以培養壹個民族的自尊、自豪和自強精神。所以,沒有文化認同,就沒有國家和民族認同。傳統文化適應現代化實際上就是要克服文化優越感和以自我為中心的文化本位主義,通過對外開放和吸收外國先進文化的過程,建設符合中國國情的現代化新文化。這對於有著悠久歷史和文化優越感的中國文化尤為必要。當然可以。改編的過程也是批判繼承和綜合創新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