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名言解讀
根據孟子的學說,蒙克(約公元前390~ 305年)生於戰國時期的鄒(今山東鄒縣)。他自稱是儒家的繼承者,歷史上稱之為孔孟,也就是所謂的“孔孟”之道。在政治思想方面,蒙克發展了孔丘的“仁”和“德性政治”理論,形成了完整的仁政思想。他把治理國家的方式分為“王道”和“霸道”,認為只有仁政才能統壹天下。蒙克提出“民貴於君”的觀點,說:“民貴,國次之,君輕。”“得民心者得天下”是他的名言。他認為贏得民心的主要措施是“教民”和“養民”。教人做人要講道德,養人是為了保障人的生活。他強烈反對“虐待人民”和“暴民”。他認為,如果人受到傷害,就會失去世界。但他的“仁政重民”思想,卻根植於另壹種思想。他提出的“實幹者治民,實幹者治民,治民者吃人,治民者吃人”的論點,是為了維護壹種封建君主秩序,防止“賊民上升”,即防止民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