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蜀國大臣。字公琰,三國湘鄉縣(今祁東縣磚塘鄉,壹說今湘鄉縣)人。初以州書佐隨劉備入蜀,授官廣都縣長官。及劉備為漢中王,任命他為尚書郎。後來諸葛亮成立丞相府,他先後任東曹椽、參軍、丞相府長史兼撫軍將軍等職,成為諸葛亮的重要助手。諸葛亮死後,劉禪遵其囑托,將國家大事托付給蔣琬,先後任其為尚書令、益州刺史、大將軍,封安陽亭侯,復加為大司馬。公元246年,蔣琬卒於軍中,劉禪追封為恭侯,葬於涪(今綿陽市效西山之頂)。
劉巴(約170-222)
字子初,漢末蒸陽(今衡陽縣)人。出身官宦家庭,少以膽識才華聞名。荊州刺史劉表多次要提拔他,並舉薦為“茂才”。他見劉表非英明之輩,均辭謝不就。劉備攻取西蜀後,任劉巴為左將軍、西曹椽。劉備曾稱“子初才智過絕人”,諸葛亮也曾說:“運籌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遠矣!”建安二十四年(219),劉備稱漢中王,任劉巴為尚書,後又叫他代法正為尚書令。公元221年,劉備稱帝,昭告皇天上帝後土神祗,凡諸文告策命,均出自劉巴之手。
谷朗(218-272)
字先義,東漢桂陽郡耒陽馬水人,出身官宦家庭。谷朗成年後,正值三國鼎立時期。朗出任吳國。先後任郎中、尚書令史、郡中正、長沙瀏陽令、都尉、尚書郎。後調入朝中,拜五官夕郎中,遷大中正大夫,專司察舉人才。吳永安六年(263),交趾郡吏呂興背叛吳國。建衡元年(269)十壹月,谷朗率兵經番禺、牂牁,進軍交趾,討代呂興。平亂後谷朗遷九真太守。吳鳳凰元年(272), 谷朗病逝任所,歸葬耒陽。為昭示其功績,時人刻有《吳故九真太守谷府君碑》。碑現存耒陽縣城,為省重點保護文物。
羅含(生卒年不詳)
東晉文學家。字君章,桂陽耒陽(今湖南耒陽市)人。少有誌尚。據說他曾夢見壹只文彩異常的鳥飛入口中,從此文思日進。始任州主簿,後為郡功曹。桓溫鎮荊州,召為征西參軍,轉州別駕。後入朝為尚書郎,又出任宜都太守。累遷散騎常侍、侍中,官終廷尉、長沙相。年老致仕,加中散大夫,年七十七卒。他名重壹時,謝尚稱其為“湘中之琳瑯”,桓溫譽為“江左之秀”。所著文章流行於當世。《隋書經籍誌》著錄有文集三卷,已佚。今存《答孫安國書》、《更生論》,載《弘明集》。其文理精詞雋,不事繁詞。傳在《晉書文苑傳》。
歐陽彬(生卒年不詳)
字齊美,五代十國後蜀時衡山縣人。出身縣吏之家,博學能文,工於辭賦,有名於時。梁末帝貞明四年(918),前蜀主王建死,子衍繼位。衍喜愛詩文,生活奢侈,常派人來楚采購貨物及花石之類。歐陽彬在別人的資助下來到西蜀,向蜀主獻《獨鯉朝天賦》(也作《萬裏朝天賦》),王衍大悅。歐陽彬被任為嘉州刺史,後蜀時,官至尚書左丞相。
趙葵(1186-1266)
字南仲,號倍庵,南宋衡山人,趙方之子。壹生以儒臣治軍,為南宋偏安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歷任中大夫、左驍騎將軍、華文殿直學士、淮東安撫制置使、湖南安撫使、資政殿學士、福建安撫使等,淳佑七年(1247)四月為樞密使兼參知政事,督視江淮、京西、湖北軍馬。淳佑九年(1249),升為右丞相兼樞密使。寶佑五年(1257),封衛國公。鹹淳二年(1266)逝世,追贈太傅,溢忠靖。
趙方(?-1221)
字彥直,南宋衡山人。孝宗淳熙八年(1181)進士,受任為蒲圻尉,後調知青陽縣。任內施政中提出:“催科不擾,是催科中撫字。刑罰無差,是刑罰中教化。”時人以為名言。南宋韓侂胄北代失敗以後,宋金之間達成和議。趙方已任湖北路安撫使,認為這種和議不可能久持,及招兵擇將,準備戰守。後金兵果然來犯,趙方數次大敗金兵,功遷龍圖閣侍制、長沙縣男、煥章閣直學士、顯漠閣直學士、太中大夫、刑部尚書、徽猷閣學士、京湖制置大使。嘉定十四年(1221)病逝,臨危仍叮嚀部下“協心報國”。
李芾 (?-1276)
南宋衡州治(今衡陽市)人,字叔章。宋末曾任知臨安府等職,不畏權勢,被賈似道罷黜。帝顯德佑元年(1275)為湖南安撫使,知潭州,抵抗元軍,守潭州三月,城破後壯烈戰死
何克明(1298-1376)
衡山義城鄉十三都(今衡東縣霞流鄉平日村)人。元延佑四年(1317),湖廣鄉試,何克明居榜首。次年,赴大都(北京)會試,廷試連獲第壹,三元及第,在湖廣間享有盛名。中狀元後,任過上高縣知縣,衡州路推官。因在衡州路政績卓著,被召回京師任國子監丞。明朝北伐軍攻克大都時,何克明因父喪在家守制。元亡明興,他沒有應召出仕。晚提杜門謝客,從事著述,著有《周易集解》、《詩經箋註》,可惜二書已散佚。
茹瑺(1358-1409)
字良玉,號茹庵。元至正十八年(1358)十二月初壹日生於衡山東隅的藻江(今衡東縣石灣鄉的棗山村)。明洪武十年(1377),茹瑺入國子監就讀,受朱元璋器重, 授承敕郎,洪武二十三年封為太子少保。建文四年(1402),燕兵攻破京城,朱棣召喚茹瑺,瑺第壹個勸朱棣登位。不久,朱棣下詔,封茹瑺終身為忠誠伯,食祿千石,並立下金書鐵券,券文有“中外壹人,中流砥柱”的褒獎語。嗣後,又把秦王第二女長安郡主下嫁給瑺長子茹鑒。永樂六年(1408),奉命出京營建長安郡主府第,回京後犯了所謂的“不送趙王”的罪過,被遣送回鄉。路經長沙,未去拜謁谷王,再遭彈劾,以違背朱家王朝祖先制度的罪名關進獄中,於永樂七年二月服毒自盡。
李璽(生卒年不詳)
字朝用,號玉山。明代衡州府耒陽人。宣德王年(1430)中進士,官拜監察禦史,負責糾察百官,辨明冤獄,為朝廷耳目。李璽任監察禦史期間,先後巡按江蘇、浙江、陜西、四川等地,不阿權貴,秉公辦案,為民伸張正義,享有“李青天”之譽。後調監視京闈,秉公無私為群僚仰慕。正統十年(1445),升遷浙江參政。正統十四年(1449),晉升雲南按察使。李璽在雲南任期,清廉勤政,深受滇民愛戴,明代宗朱祁鈺派禮部侍郎考核其政績後,很是贊賞,著晉京陛見。李璽先天走,次日雲南紳耆推選500人進京,詣闕保奏挽留。明代宗看了奏章後,賜詔褒異,晉通議大夫,仍今李璽赴雲南留任。李璽第二次赴雲南後,更是兢兢業業盡心民事,留任十三年之久,直至以疾乞歸。滇民為紀念李璽,立生祠以祀之。
胡文璧(1460-1523)
字汝重,號石亭,明代衡州府耒陽人。弱冠登進士第,授戶部主事,歷員外郎中。才猷練達,處理問題果斷,辦事迅敏。正德己巳(1509),由正郎改任浙江監察禦史,糾劾文武官員違先不如法者,肅正紀綱。胡文璧剛正不阿,兩浙官員欺民劣跡盡斂,百姓受到實惠。任滿後,擢為大常少卿。先後調守鳳陽,保定、天津。後因上《禁草皇莊疏》觸怒明武宗朱厚照被捕,貶為延安府檢校。嘉靖元年,明世宗朱厚熄繼位,復起用為四川按察使,未上任即病逝。
朱炳如(1513- )
字稚文,以字仲南,別號白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進士,歷任行人官、禦史、泉州知府、兩浙鹽運使、浙江按察使、陜西布政使。朱炳如為官清廉謹慎,地方饋贈壹律不受。赴任時不講排場,壹人壹騎進城,隨行常僅兩箱圖書幾套公服。為禦史時,不徇私情,不畏權勢,曾上書彈刻副將監司以下官吏的不法行為,海內稱為名禦史。為泉州知府時,重視教育,培育人才,泉州學子感恩戴德,立朱公生祠以紀念之。其卒年不詳,死後葬於衡陽城西十裏漁子鋪,即今衡陽市郊區長湖鄉境內。
陳薦(生卒年不詳)
字君庸,號楚石,祁陽鹹菜塘(今屬祁東)人。明隆慶丁卯(1567)舉人。辛未(1571)進士。歷任松江法官、監察禦史、陜西及四川按察使、雲南巡撫,旋遷吏、刑、戶部尚書,兼理河道漕運。陳薦為官50余年,潔己奉公,關心人民疾苦,曾疏請改折漕糧,均平排山(今屬祁東鳴鹿鄉)驛馬。
陳宗契(1569-1630)
字禖生,號景元,明湖南衡陽人。二十五歲中舉人,三十二歲成進士,選庶吉士,補福建道監察禦史。他不怕得罪權貴,不顧自身安危,毅然以彈劾不法官吏及政治弊端為己任。曾多次上疏批評輔臣李廷機。特別是對控制陜西稅收的宦官梁永蠱害巡按禦史徐懋恒壹案,陳宗契上疏指陳梁永對人民吸脂敲髓,懷恨禦史徐懋恒秉公執法,造蓄“蠱毒”謀害徐。陳宗契在奏疏中列舉事實,切中要害,請誅梁永以正國法,其直言敢諫之聲威,令朝臣無不震驚。明熹宗天啟四年(1624),為通政司參議。後轉任右通政。時熹宗年幼無能,宦官把持朝政,忌宗契直言,遂派任太常寺卿,負責禮樂,別無實權。陳宗契不滿太監魏忠賢專權誤國,辭官隱居不出。在隱居期間,猶不忘民困,常具呈藩撫,訴民疾苦。崇禎三年(1630),召為兵部右侍郎,朝命未達前三日卒。
王介之(1606-1686)
王夫之長兄,字石子,壹字石崖,別署有耐園、鏗齋等。介之畢生致力於經學,對《春秋》研究尤精,著有《“春秋四傳”質》、《 “春秋”家說補》、《“周易”本義質》 、《詩序參》 、《詩經尊序》等書。《“春秋四傳"質》被《四庫全書》收入。
王夫之(1619-1692)
明清之際思想家。字而農,號姜齋,湖南衡陽人。晚年居衡陽之石鼓山,學者稱船山先生。明亡,在衡山舉兵起義,阻擊清軍南下,戰敗退肇慶,任南明桂王政府行人司行人,以反對王化澄,幾陷大獄。到桂林依瞿式耜,旋桂林復陷,式耜殉難,乃決心隱遁。展轉湘西以及郴、永、漣、邵間,穿身瑤洞,伏處深山,而刻苦研究,勤懇著述者垂四十年,得“完發以終”(始終未剃發)。其壹生堅持愛國主義和唯物主義的戰鬥精神,至死不渝。學術成就很大,對天文、歷法、數學、地理學都有所研究,精於經學、史學、文學。主要貢獻是在哲學上總結和發展了中國傳統的唯物主義。善詩文,也會詞曲。論詩多獨到見解。著作經後人編為《船山遺書》,其中在哲上最重要的有《周易外傳》、《尚書引義》、《讀四大全說》、《張子正蒙註》、《思錄內外篇》、《黃書》、《噩夢》等。
丁壹焯(1693-1773)
字日峰,號乾齋,自號南嶽老人。清時湖南衡陽白沙洲人。康熙時生員。平生精於詩、書、琴三藝,尤以草書見長。丁壹焯在書法上成就非凡,《清泉續誌人物方法技傳》、《中國人名大辭典》均有記載。著有《書法粹語》壹書,對寫字的運腕、運肘、運神、運氣、結構布局等方面論述詳盡。
陳大受(1702-1751)
字占鹹,生於祁陽金蘭橋(今屬祁東)。雍正十壹年(1733)中進士,選庶吉士。乾隆元年(1736)授編修,次年禦試得第壹名,升工部侍郎。乾隆四年,任安徽巡撫。乾隆十年,任江蘇巡撫,十壹年,加太子少保,調任福建巡撫。任內勤政愛民,百姓實受其惠。清廷嘉其政績,於乾隆十二年冬升陳大受為兵部尚書。十三年,主會試,轉吏部尚書,夏,任軍機處協辦大學士,教習庶吉士,侍講經筵,當了皇帝的先生。秋,攝戶部尚書。這時正對金川用兵,軍事如織,陳大受日夜被召見,參與討論國家大事。平金川後,出任兩廣總督。後積勞成疾,卒於任所。
楊健(1764-1843)
字鱣常,號剛亭,先祖由浙江錢塘遷入衡城江東岸,遂為衡陽人。乾隆五十九年中舉人,嘉慶元年(1796)成進士。歷任戶部主事、鄉試副考官、監察禦史、知府、布政使、巡撫等職。因兩次遭誣陷,道光十年(1830)被降職回家,從此閉門謝客,但對地方公益仍是倡導或講言。道光二十三年病逝,葬於衡陽城郊金甲嶺。
彭浚(1769-1833)
字映旌,號寶臣,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生於衡山縣黃子堂(今衡東縣珍珠鄉黃梓塘村)。嘉慶十年考取狀元,任翰林院修撰。道光元年(1821),彭浚由戶部正郎任福建正主考,接著提升為內閣大學士、太仆寺少卿。不久,補奉天府丞、提督學政。道光十壹年,調順天府丞兼學政。道光十二年因病辭職回鄉,十三年十月初七歿。
劉漢典(生卒年不詳)
清乾隆時衡陽縣人,以駕船為業。他是為衡陽縣首先引種單季晚稻的人。同治《衡陽縣誌》興譽他為衡陽的神農氏。原來衡陽縣只有單季早稻和中稻,春種秋收。縣境蒸水兩岸廣大區域,夏季多發水災,早中稻被淹後,再不能種谷物,常致全年無收,而山田又常遭幹旱,故衡陽縣歷來糧食不足。後劉漢典至四川引進耐寒稻種,正適合衡陽大水後種植,自此沿河農民不愁洪水淹沒早稻,再種照樣有收成。人民為感謝他引種功勞,每年新谷登場,必先用新米飯祭他,奉之為五谷之神,救難之尊。
常大敦(1792-1853)
字南陔,又字正夫,衡陽石坳鄉人。清道光三年(1823)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不久升禦史。在禦史任上,他針對湘南、廣西吏治腐敗、官庫空虛、盜賊猖獗的事實,多次上疏,建議慎選清廉,訓練士兵,加強戰備,以防患於未然。道光三十年,升浙江巡撫。鹹豐二年六月,調任湖北巡撫。不久又調山西。適逢太平天國農民軍圍攻長沙,武漢吃緊,他被留下來籌辦防務。次年1月13日,太平軍攻陷武昌,常大敦自縊而死。朝廷追贈總督銜,於湖北建專祠,賜祭葬。
唐訓方(1809-1876)
字義渠,今常寧縣湖塘鄉人。道光二十年(1840)中舉,四次赴京會試,均落第。鹹豐三年(1853)大挑得二等,候補教諭。鹹豐四年,曾國藩令他以教諭隨征。鹹豐五年,隨羅澤南鎮壓太平軍,得知府銜。鹹豐十年解軍事,赴糧道任。隨後升按察使,再擢湖北布政使。同治元年(1862)授安徽巡撫。後受僧格林沁親王彈劾降職。同治七年乞假回歸故裏。回鄉後,倡立西鄉經緯公學,督修《常寧縣誌》,編輯《常寧詩文存》、捐銀二萬兩建培元塔。著有《俚話征實》、《從征圖記》,有《唐中丞遺集》傳世。
彭玉麟(1816-1890)
清朝湘軍將領。字雪琴,祖籍衡陽渣江,生於安徽安慶。道光十二年(1832),隨父回籍。1853年佐曾國藩創建湘軍水師,後主其事,購買洋炮,制造大船。次年,在湖北武漢、田家鎮連敗太平軍水師。1855年初,在江西湖口為石達開所敗。後又悉力擴軍,逐漸控制長江水面,並參與圍攻九江、安慶。1861年擢為水師提督。1883年任兵部尚書,受命赴廣東辦理防務。後以疾病開缺回籍。光緒十六年,逝於衡陽江東岸寓所,清廷追賜太子太保銜,賜謚“剛直”,並為他建了專祠。彭玉麟於軍事之暇,也繪畫作詩,以畫梅名世。他的詩後結集付梓,題名《彭剛直詩集》。
李紀方(1828-1885)
字倫青,白果長碧沖(今衡山縣松柏橋鄉長碧村)人。年輕時跟外祖父尹慎微學醫。同治二年(1863)開始行醫,對內科、外科、喉科、腫癥等專心研究,醫術日見精進。當時白喉病甚為流行,而診治尚無專著,壹般醫師對此病束手無策。李紀方開始試用外祖父所傳治白喉的壹些方法。20年後,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輯成《白喉全生集》壹書,使許多醫生解開了白喉惡癥的疑難,挽救了不少患者的生命,李紀方因之蜚聲國內,時人稱之為治白喉神醫。李紀方逝世後,後人為他雕刻石像,陳列於河南南陽的醫聖祠,與我國歷代112位名醫像並列,他的名字載入了1921 年出版的《中國醫學大辭典》。
譚上連(1840-1890)
字雲廷,因其膚黑性勇,又稱譚黑虎。衡陽縣龍田橋人。譚上連身偉而秀,膂力過人,少年時即得“譚無敵”稱號。鹹豐八年(1858)投湘軍,歷任千總、參將、總兵。同治年間,新疆浩罕軍事頭目阿古柏,受英、俄帝國主義支持,成立“哲得沙爾國”。為防國土割裂,左宗棠於光緒二年(1876)委派譚上連為先鋒官從肅州入疆,斃敵2000余名,生俘1200余名,直搗托克遜城,打開了南疆門戶。光緒十年(1884)新疆建省,譚上連任最高軍事長官――烏魯木齊提督。光緒十六年三月初三(1890年4月21日),因槍傷發作卒於喀什,遺體歸葬衡陽縣醒獅鄉。
王之春(1842-1906)
字爵棠,號椒生,清泉(今衡南縣泉溪獅子坪)人。王之春出身文童,弱冠從戎。19世紀70年代,先後作為李鴻章和彭玉麟的部屬,駐防北塘海口和江蘇鎮江壹帶。光緒五年,日本正式吞並琉球,威脅我國的東部海疆。王之春受遣赴日本查探。歸國後,向朝廷上萬言書,陳夷務,自請帶銳師歸復中山。並將此行的見聞寫成《談瀛錄》。光緒十年,法國侵略越南和中國,王之春受命說泰國夾攻中國,因故中止。二十壹年,中日《馬關條約》簽訂,朝野人士激烈反對,要求廢止條約。他受命赴法,引法國出面幹涉。俄、德、法三國為維護其在華利益,聯合照會日本,迫使日本放棄對遼東半島的侵占。光緒二十四年,鎮壓四川余棟臣起義。二十八年,鎮壓廣西柳直起義,激起國內拒法運動。二十九年十月,遭愛國誌士萬福華謀刺未遂,萬被捕,黃興、章士釗等牽連入獄,成為轟動壹時的大案。三十二年卒,浩授光祿大夫、建威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