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教不好的學生”中的“好”,到底指的是什麽?是不是惟有成績好才是真的好?怎麽才能說明教師教“好”了學生?
正因為這些問題沒有弄清,才導致陳鶴琴先生這句非常經典的教育名言,在許多地方成了套在教師頭上的緊箍咒,成了壓在教師心頭的沈重包袱,成了給教師制造挫敗感的無形利器,成了影響教師專業進步的巨大障礙。學習困難學生,是絕大多數教師在職業生涯中都會遇到的特殊學生類型。這類學生給教師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教師不得不在他們身上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當付出與回報不相稱時,當身受“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句教育經典名言的無形暗示時,教師就會背上沈重的包袱,產生強烈的挫敗感。教師會覺得是自己不行,沒有能力教好學生。我們不得不承認,在教育現場普遍存在這樣的現實:有過壹次挫敗的經歷,再遇上類似的學生,大多數教師不是越挫越勇,而是會選擇避而遠之,以免“自討苦吃”。於是,“學困生”就成為了某些教師心中的負累,也成為了被遺忘和忽視的對象。
這不是陳鶴琴先生的錯,也不是這句名言自身的錯。錯在哪裏?錯在許多教育管理者對陳先生這句名言的錯誤理解和不當使用!有的老師用歸謬法倒推說:“沒有不會教的教師,只有不會帶的校長。”
其實陳鶴琴先生除了強調教育工作者自身的責任感,強調教育工作者註重對自己教育行為的反思,重視自己教育能力的提升之外,還有他自己認為的教“好”的標準。
陳鶴琴認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於教學生做人,首先要培養學生做人的態度、良好的習慣、內在的興趣、學習的方法、人生的技能。教師教學成果的呈現不是立竿見影的考試分數,而是在某壹個時期突然顯現的學生心智的成長。從這裏可以看出,陳鶴琴先生對於教“好”的界定,其實就是學生“心智的成長”。而學生心智的成長本來就是模糊的概念,是很難進行具體量化的,更何況,學生心智的成長完全是因人而異的。因此,我想陳先生“沒有教不好的學生”中的“好”也是因人而異的。
對這句名言的解讀。壹是對“好”字的理解,什麽是“好”?“好”的標準是什麽?品德好是好,學習好是好,身體好是好,愛鉆研是好,愛勞動也是好。當年陳鶴琴先生雖然沒有明說“好”是指那些方面,但他說的這句話中的“好”字,絕對不是單純指學業成績,而是指多方面,學生只要在某壹方面有壹點進步,就算“好”。即使指學業成績,“好”的標準也不是絕對的,不壹定是統壹指標,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學習上的成就這個概念本身就是壹個相對的東西,對壹個學生來說,五分是成就的標誌,而對另壹個學生來說,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如果壹個學生原來考試得60分,現在考了62分,有了2分的提高,我們就說這個學生是“好”的。二是對“會教”的理解。古人雲:“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作為壹名教師,通過自己辛勤努力,講究方法和技能,能使學生在品德、學業成績、行為習慣、能力或者特長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這便是“會教”。否則壹味強調學生間差異和家庭、社會因素,不去想辦法促使學生某些方面進步,這就是不“會教”的老師。我們正是從“好”“會教”這兩個關鍵詞意義上考慮,就能理解“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的原本意義。
我們現在的教育評價恰好完全背離了陳先生的教育思想,我們把“壹個學生心智的成長”這個復雜的問題簡化為學習成績的高低,成績好才算老師教好了,成績不好就是老師沒有教好。而成績的好壞不是看這個學生自身的進步和發展,而是把不同學校學生的成績放到壹起去考量去評價的。於是,那些重點高中錄取剩下的,學習基礎比較差,或者由於家庭、由於身體、由於其它各種各樣的特殊原因,造成學生的學習能力差,學習習慣差,學習品質差的學生,便讓教師們非常頭疼了。教這樣的學生,很容易讓妳成為“不會教的教師”。盡管妳費盡心血長善救失,幫助這些學生改變不良習慣,培養良好品質,花費了很大力氣,也只能是讓學生有所進步,根本不可能讓學生達到時下社會評價的“好”的標準。於是,別人覺得妳很無能,自己也會感到很失敗。
說實話,我們職業高中招收的學生就是大都是學習基礎比較差,不良習慣比較嚴重的學生。盡管如此,我們還是覺得這些學生可以通過老師的引導教育提高素質,完成學業,成為合格公民,成為社會有用人才的。在我們學校,雖然通過各種渠道讓學生成才,逐步形成了“進步就是成功,賞識每壹位學生,堅信每壹個學生都能成才”的辦學理念。但是,老師們的工作過程太艱難了,盡管老師們艱難付出,以自己理解的標準認為把學生教好了,也很難得到社會的壹致認同和贊揚。學生在老師的引導教育下進步了,提高了,甚至考上大學了,家長和社會還是會因為不是名牌大學等原因覺得我們沒有把學生教“好”,我們還是有“不會教”的嫌疑,於是心裏不免常常冒出絲絲苦澀。只有整個社會都認同並理解了,我們職業學校的師生,才能更好地驗證陳鶴琴先生的這句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