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地說,這兩部在國產懸疑中屬上乘之作,不過跟國外經典之間還有不小的差距。
我是推理迷,阿加莎·克裏斯蒂、柯南道爾、松本清張、東野圭吾、橫溝正史、江戶川亂步、島田莊司、宮部美雪……能找到的懸疑推理小說和影視經典基本上都看過。
其中最愛的還是CBS電視臺的看家之作——《犯罪心理》(Criminal minds)。
這是壹部註重心理分析的推理美劇,劇中的主要角色犯罪心理分析小組(BAU)是壹支高智商的團隊,隸屬於FBI。
從第壹季到籌備中的第十三季,每季二十幾集,每壹集講述壹個犯罪故事。
劇中成員都各具特色
Gideon是BAU的首席資深側寫師,是整個小組的核心,也是導師級的存在,是個溫柔又多金的單身老頭兒
卸下克牌面具的好吃叔真是迷人死了
Morgan是全劇的顏值與荷爾蒙擔當,永遠沖在抓捕行動的最前面,官方統計他在11年裏踹門103次,被粉絲稱為踹門俠
Dr.Reid是個智商破表但情商不足的天才少年,這個擁有三個博士學位的奶油小生內向又敏感,與撩妹滿分的Morgan有著當下最流行的反差萌。
顏值擔當,美女側寫師JJ,最初是部門PR,後來成為為成熟的心理側寫師
Garcia是FBI的電腦專家,是個為BAU提供壹切網絡檢索與技術支持的前黑客高手
《犯罪心理》主要分析的是連環殺人案的罪犯,BAU涉及的都是重大暴力案件,所以劇中充滿了品種齊全的變態殺人魔,各種讓人匪夷所思的作案手法。
比起《犯罪現場調查》實打實的證據和科學分析,《犯罪心理》是通過分析罪犯的心理和行為模式,對犯罪人員進行人物側寫,也就是猜測罪犯的性別,年齡,職業等,進壹步揣測罪犯的家庭環境和成長經歷。
“他殺了哪些人,這些人有哪些***同點,以及他為什麽會去殺害這些人?”從這些問題的答案中找出“他是誰?”
《犯罪心理》之所以吸引我壹直刷下去,最重要的原因不是血腥場面的刺激,也不是破案及推理過程中反映出壹個從未接觸過的領域,而是每個故事都在試圖對人性做力所能及的探索和呈現。
很多時候,殺人犯很少符合“魔鬼”的形容。 。在暴力、反社會傾向之下,往往是壹個純粹需要幫助的人。單親家庭,被拋棄過,被歧視過,被強奸過,被嫌棄過,被過度恐嚇過,促成了連環殺手的物理狀態的形成,再加上不停作案過程中經驗的習得,慢慢成為魔鬼。“如果妳可以和他們對坐,並用人性的眼光看待他們的話,他們的人性可能會很明顯。”
驅使壹個人去殺人的,不是邪惡。劇集上,很多連環殺人犯都是因為毀滅性的創傷史而被驅動,到最後,妳會發現,事情的源頭還是因為愛,他們小時候得不到滿足的東西,讓他們在心理上壹生都對它都感到饑餓。
“當壹個人的心中充滿了黑暗,罪惡便在那裏滋長起來,有罪的並不是犯罪的人,而是那制造黑暗的人。”—— 法國作家雨果
《犯罪心理》每壹集的開頭或結尾,當飛機在天空中飛翔的時候,總會引用壹句名言。俯瞰人類渺小的地上之城,凝聚在話語中的人類智慧在劇中罪犯的惡行中顯得那麽驚心——天使與魔鬼,並存於世。其中有壹集引用的是尼采的名言—— “長時間凝視深淵的人,必被深淵凝視。 ”
這集的內容非常殘酷,壹個智力不全的人被他全身癱瘓的弟弟指使,綁架並殺害了將近壹百人才被發現,而那些受害人在被殺之後都被肢解後餵了豬。BAU只能通過在現場找到多少雙受害者的鞋子來統計人數,面對鋪滿壹地的鞋子時,所有人都沈默了……那是壹種凝視深淵的絕望,能夠感到深淵裏散發的地獄氣息正在侵蝕和感染自己。
我們常說國產劇不如美劇,其實技術發展到現在,我們的硬件已經不輸給美國,只是在內核上,美國的編劇的眼睛總能那些看不到的傷。
正是這些看不到的東西,尊嚴與自我,使人成為人,不是附屬、不是物品、不是工具……就像那些拳腳相加的家暴留在身體上的傷總會痊愈,而被奪走的看不見的東西則永遠缺失。
CM作為壹部暗色系的美劇,卻總是不忘給我們光芒和希望。恨不能化解恨,愛卻能滋生愛。那些美好的事情,歡笑、感動、幫助、愛情、親情、友情,從未曾消失過。
邏輯有點亂,改天說說《廣告狂人》,雖然沒有炫酷的特效吸引眼球,卻是壹部深度走心的時代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