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對於物質享受與精神快樂兩相兼顧的人,但更重視後者。他的學生顏回,日子過得很苦,但是道德高尚,強於行義,弱於受諫,怵於待祿,慎於治身, “壹簞食,壹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孔子對這種幸福觀極為贊許。孔子將“仁”即人與人之間的相愛關系,作為人生理想核心。他賦予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古人許多美德,諸如克己、公正、謙恭好學等,希望人們以這些聖賢為楷模,向內則正心誠意、修身養性,向外則積極進取,齊家、治國、平天下。
孟子從性善論出發,把仁、義結合起來,認為人生來就具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四種善端,這些善端擴而充之,就發展成仁、義、禮、智四種美德。人通過“思誠”即反省自身,達到至誠的境界,通過“養氣”即養成謹守道義、凡事不動心的浩然之氣,就可以達至幸福境界。
荀子從性惡論出發,提出通過“化性起偽”的方法,改變、矯正人之惡的本性,發展善性,從而達至幸福。在他看來,人之初,性本惡,優秀品質是後天教育和環境影響造成的。在處理滿足物欲與道德修養的關系問題上,他主張節制欲望與引導欲望。他認為,人的自然欲望不能完全根除,也不能完全滿足,但可以通過理智來調節。
儒家的幸福觀,重視理性與道德的作用,強調沒有理智和美德就不會有幸福,強調社會幸福重於個人幸福,這在人類幸福思想史上有其特別的價值。但是,這種幸福觀,忽視人的本能欲望與物質生活,把理智與情欲對立起來,把物質享受與道德修養對立起來,發展到極端,就是禁欲主義。宋儒的“存天理,滅人欲”就發端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