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笑話故事 - 二戰中,日本的海陸軍有什麽矛盾?

二戰中,日本的海陸軍有什麽矛盾?

這是“宿命之爭”,不可調和!

軍國主義制度下的日本軍人,信奉武士道精神,擁有著極高的使命感、榮譽感。

由於日本是壹個海島國家,因此對於日本天皇來說,海軍的地位尤其重要,如此壹來便造成了日本國“重海輕陸”的政治格局。

壹直被打壓著的日本陸軍,對日本海軍積怨頗深。

陸軍覺得自身的榮譽感受到了挫敗,海軍覺得自身的政治地位受到了動搖,久而久之,同壹國家的兩個軍種居然發展到了“刺刀見紅”的局面,不可謂不奇葩。

日本海陸兩軍的明爭暗鬥要從明治年間說起。

明治天皇統治期間,四大強藩暗中爭權奪利。

(藩:相當於中國古代的諸侯,藩地可以在壹定程度上實行自治,但藩主仍然要服從於天皇管理。)

在這四大強藩中,薩摩藩推行海軍,長州藩推行陸軍,兩股勢力相互爭鬥,想盡辦法搞垮對方。

從這時候開始,日本的海陸兩軍,便開始進行持續近百年的“宿命之爭”了。

將時光的“調節鍵”停留在甲午海戰前夕。

日本海軍認為,打侵略戰爭,海軍要比陸軍的作用大,因此主張實行“海主陸隨”的戰略方針,要求陸軍服從海軍的指揮。

陸軍堅決不同意海軍的主張,甲午海戰還沒打呢,日本的海軍和路軍先打起來了,事情越搞越大,最後由日本天皇親自出面才得以解決。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甲午海戰結束後,陸軍主張擴充軍備,至少增強兩個師團,用於進駐中國東北部牽制蘇聯勢力。

海軍打了勝仗後,主張增加三艘戰艦,進壹步擴充海軍勢力,以便應對下次大規模海戰,但是日本的國防資源有限,不可能壹次性擴充兩大軍種。

於是,海軍和陸軍又吵起來了。

日本內閣大臣西園寺公望有意支持海軍擴充,並且不同意陸軍的擴充計劃,

陸軍大臣聯合其他內閣成員,居然到日本天皇身邊打小報告,生生的把日本內閣中的元老級人物西園寺公望告到下臺。

從此之後,日本的“海陸之爭”,除天皇本人之外,再也沒有人敢參與了。

明治天皇去世後,由岡田啟介出任第三十壹屆內閣首相,請註意,岡田啟介是日本海軍大學畢業,做過海軍大將。

岡田啟介出任首相後不久,陸軍就搞了壹個二二六事變,活生生把做過海軍大將的岡田啟介搞下了臺,最後還是新任天皇出面才解決的事變。 ?(真猛66666)

對華戰爭開始後,陸軍主張入侵中國之後打持久戰,發展中國“商業鏈”,支援日本戰爭。

海軍主張“炮轟支那”速戰速決,不給中國反擊的機會。

日本戰敗之後,陸軍埋怨海軍在太平洋戰爭中表現不佳。海軍埋怨陸軍久久攻不下中國,拖了整個日本的後腿。

最可笑的是,在二戰期間,日本陸軍為了顯示海軍的無能,陸軍自主研制航空母艦、護衛艦、潛水艇,還造了52個品種的飛機。

海軍也不甘示弱,海軍研發了壹系列陸軍裝備,兩棲坦克、九三式內陸裝甲車、自走炮,同樣也造了飛機,而且造了53款。

最後發現,兩方造的武器,相互不通用

同壹國家的兩個軍種,居然在對外戰爭期間搞起了軍備競賽,日本天皇估計做夢都在罵“八格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