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應該是“買鴨捉兔”。
原文:昔有人將獵(1)而不識鶻(2),買壹鳧(3)而去。原(4)上兔起,擲之使擊(5)。鳧不能飛,投(6)於地,又再擲,又投於地。至三四,鳧忽蹣跚(7)而人語(8)曰:“我鴨也,殺而食之,乃其分(9),奈何加我以抵擲之苦乎(10)?”其(11)人曰:“我謂爾(12)為鶻,可以獵兔耳,乃鴨耶?”鳧舉掌而示,笑以(13)言曰:“看我這腳手,可以搦(14)得他兔否?”
(1)將獵:準備去打獵。
(2)鶻:隼的舊稱,壹種兇猛的鳥。
(3)鳧:野鴨子。
(4)原:原野。
(5)擲之使擊:擲,把。把鳧投放出讓它襲擊兔子。
(6)投:掉落。
(7)蹣跚:形容走路困難的樣子。
(8)人語:像人那樣講話。人,名詞做狀語。
(9)其分:是我的本分職責。其,指代鴨。
(10)奈何加我以擲之苦乎:怎麽把亂拋亂扔的痛苦加於我呢?
(11)其:那。
(12)謂爾:以為妳。
(13)以:用法同“而”。
(14)搦:按
(15)昔人:前人,古人.
全文: 從前有個人準備去打獵但不認識鶻,買了壹只野鴨子就去原野打獵。原野上兔子出來,他就把野鴨子投放出去,讓他襲擊兔子。野鴨子不會飛,掉落在地上,他又壹次把野鴨子投放出去,還是掉落到地上。這樣反復了三四次,野鴨子忽然蹣跚著走到獵人面前像人那樣對獵人說:“我是壹只鴨子,殺死我並吃掉,這是我的本分,怎麽把亂拋亂扔的痛苦加於我呢?”那個獵人說:“我以為妳是鶻,可以捕捉到兔子,妳竟然是鴨子啊?” 野鴨子舉起腳掌給那個人看,笑著對他說:“妳看看我這腳手,可以按住那兔子嗎?”
2. 兔起鶻落古文舉是什麽意思鶻:打獵用的鷹壹類的猛禽。兔子剛跳起來,鶻就飛撲下去。形容動作敏捷。也比喻繪畫或寫文章迅捷流暢。成語:兔起鶻落 發音:tù qǐhúluò 釋義:鶻:打獵用的鷹壹類的猛禽。兔子剛跳起來,鶻就飛撲下去。形容動作敏捷。也比喻繪畫或寫文章迅捷流暢。
出處:宋·蘇軾《文與可畫雲當谷偃竹記》:“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即逝矣。”
示例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十:“此事如~,稍縱即逝,此媼亦捷疾若神矣。”
清·郎廷槐《師友詩傳錄》:“當其觸物興懷情來神會,機栝躍如,如兔起鶻落,稍縱則逝矣。”
3. 兔起鶻落古文舉是什麽意思鶻:打獵用的鷹壹類的猛禽。兔子剛跳起來,鶻就飛撲下去。形容動作敏捷。也比喻繪畫或寫文章迅捷流暢。成語:兔起鶻落 發音:tù qǐhúluò 釋義:鶻:打獵用的鷹壹類的猛禽。兔子剛跳起來,鶻就飛撲下去。形容動作敏捷。也比喻繪畫或寫文章迅捷流暢。
出處:宋·蘇軾《文與可畫雲當谷偃竹記》:“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即逝矣。”
示例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十:“此事如~,稍縱即逝,此媼亦捷疾若神矣。”
清·郎廷槐《師友詩傳錄》:“當其觸物興懷情來神會,機栝躍如,如兔起鶻落,稍縱則逝矣。”
/view/61400
4. 胸有成竹文言文原文竹之始生,壹寸之萌①耳,而節葉具焉②.胸有成竹典故漫畫自蜩腹蛇蚹③以至於劍拔十尋④者,生而有之也.今畫者乃節節而為之,葉葉而累之,豈復有竹乎?故畫竹必先得成竹⑤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⑥,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與可⑦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識其所以然.夫既心識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內外不壹,心手不相應,不學之過也.故凡有見於中⑧而操之不熟者,平居⑨自視了然,而臨事忽焉喪之,豈獨竹乎?(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筼筜,yúndāng,壹種大竹.)晁補之寫了壹首詩送給他,其中有兩句:“與可畫竹,胸中有成竹.” 故事出自北宋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原文註釋①萌:芽.②而節葉具焉:但節、葉都具備了.具,具備.焉,句末的語氣助詞.③蜩(tiáo)腹蛇蚹(fù):蟬的腹部、蛇的腹下.蜩,蟬.蛇蚹,蛇的腹下.蟬的腹部是分節的,蛇的腹下分節、有鱗片,這些特征都與竹筍有些相像.④尋:八尺.⑤成竹:完整的竹子.⑥急起從之,振筆直遂:這裏用了互文的手法,意即“急起振筆,從之、直遂”,就是急忙起來揮動畫筆,依照、跟隨(心中的竹子形象).遂,通“隨”.⑦與可:文與可,名同,北宋梓州永泰(近四川監亭人),曾任洋州知州.文與可是蘇軾的表兄,宋代畫竹名師.⑧見於中:心中有了構思.⑨平居:平常,平時.原文今譯竹子初生時,只是壹寸高的小芽而已,但節、葉都已經具備了.從像蟬的腹部、蛇的鱗片壹樣,到劍壹樣挺出高達十尋的,各種形態都是天生就有的.如今畫竹的人壹骨節壹骨節地來畫它,壹片葉壹片葉地來堆砌它,哪裏還會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啊!所以畫竹壹定要心裏先有完整的竹子形象,提筆來仔細的觀察,就會看到他所想畫的竹子,急起揮筆,依照心裏竹子的形象,壹氣呵成,以再現心中所見到的(竹子).(這個過程)好像兔子跳躍飛奔、鷹隼俯沖下搏壹樣,稍壹遲疑,機會就失去了.我不能做到這樣,但心裏明白其中的道理.既然心裏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又不能做到的原因,是由於想法和動作內外不壹,心與手不能協調壹致,沒有學習的過錯啊.所以凡是心裏明白而操作不熟練的,平常自己以為明白,可事到臨頭就忽然忘記了,難道只有畫竹是這樣嗎?。
5. 誰有兔起鶻落的翻譯第壹句是昔有人將獵而不識鶻買鴨捉兔
本文選自《艾子雜說》,本文又名《鴨子捉兔》,作者:蘇軾
古文欣賞
昔有人將獵(1)而不識鶻(2),買壹鳧(3)而去。原(4)上兔起,擲之使擊(5)。鳧不能飛,投(6)於地,又再擲,又投於地。至三四,鳧忽蹣跚(7)而人語(8)曰:“我鴨也,殺而食之,乃其分(9),奈何加我以抵擲之苦乎(10)?”其(11)人曰:“我謂爾(12)為鶻,可以獵兔耳,乃鴨耶?”鳧舉掌而示,笑以(13)言曰:“看我這腳手,可以搦(14)得他兔否?” (選自《艾子雜說》)
詞語註釋
(1)將獵:準備去打獵。
(2)鶻:壹種打獵用的兇猛的鳥。
(3)鳧:野鴨子。
(4)原:原野。
(5)擲之使擊:把鳧投放出讓它襲擊兔子。
(6)投:掉落。
(7)蹣跚:形容走路困難的樣子。
(8)人語:想人那樣講話。人:名詞做狀語。
(9)其分:是我的本分職責。其:指代鴨。
(10)奈何加我以抵擲之苦乎:怎麽把亂拋亂扔的痛苦加於我呢?
(11)其:那。
(12)謂爾:以為妳。
(13)以:用法同“而”。
(14)搦:持握、捕捉。
古文翻譯
從前有個人準備去打獵但不認識鶻,買了壹只野鴨子就去原野打獵。原野上兔子出來,他就把野鴨子投放出去,讓他襲擊兔子。野鴨子不會飛,掉落在地上,他又壹次把野鴨子投放出去,還是掉落到地上。這樣反復了三四次,野鴨子忽然蹣跚著走到獵人面前像人那樣對獵人說:“我是壹只鴨子,殺死我並吃掉,這是我的本分,怎麽把亂拋亂扔的痛苦加於我呢?”那個獵人說:“我以為妳是鶻,可以捕捉到兔子,妳竟然是鴨子啊?” 野鴨子舉起腳掌給那個人看,笑著對他說:“妳看看我這腳手,可以捕捉到那兔子嗎?”
古文簡析
《鴨子捉兔》是根據成語“兔起鶻落”編出來的笑話。文章運用擬人手法,通過鳧與獵人的壹番對話,說明“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道理。選用人才務必要避其所短,用其所長。不然的話,就會像該文描寫的獵人那樣,不但捉不住兔子,而且白白糟踏了鴨子。
文章刻畫鴨子的形態,詼諧有趣,真切生動。用“蹣跚”壹詞來形容鴨子走起路來搖搖晃晃的樣子,既表現了鴨子的形體特征,又說明它不是捉兔子的材料。並用鴨子擬人化的語言,來表現它不被合理使用,反吃投擲之苦的委屈和略帶嗔怒的情緒。當鴨子知道獵人是因為不識鳧鶻,不是存心要它吃苦,便又轉嗔為喜,舉起寬厚的掌子,說了句笑話。作者通過鴨子的這些風趣幽默、令人發笑的語言,善意地諷刺了那個獵人。
作者簡介
本文選自《艾子雜說》,本文又名《鴨子捉兔》,作者:蘇軾。蘇軾(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謚號“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父親蘇洵的長子,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散文家和詩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他與他的父親蘇洵(1009~1066)、弟弟蘇轍(1039~1112) 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與漢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齊名。他還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壹,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 》等。在政治上屬舊黨。
6. 《胸有成竹》文言文以及翻譯(含人物文於可)竹之始生.壹寸之萌耳.而節葉具之焉.自蜩腹蛇蚹以至於劍拔十尋者.生而有之也.今畫者乃節節而為之.葉葉而累之.豈復有竹乎!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其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
〔譯文〕
竹子開始生出時.只是壹寸高的萌芽而已.但節.葉都具備了.從蟬破殼而出.蛇長出鱗壹樣的狀態.直至象劍拔出鞘壹樣長到八丈高.都是壹生長就有的.如今畫竹的人都是壹節節地畫它.壹葉葉地堆積它.這樣哪裏還會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呢?所以畫竹必定要心裏先有完整的竹子形象.拿起筆來仔細看去.就看到了他所想畫的竹子.急速起身跟住它.動手作畫.壹氣呵成.以追上他所見到的.如兔子躍起奔跑.隼俯沖下搏.稍壹放松就消失了
註意學會使用多個搜索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