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氣候原因,冬季自然作物不豐富,只能吃面。 但又不全對,三大地區愛吃面條,是緊貼地氣,順應自然,也是對自然的尊重!吃習慣了,給肉都不換!
這三省份都是吃面條極其兇猛的地區, 山西第壹,甘肅第二,陜西第三 。愛吃面條,天天吃面條的地方,是自然氣候條件決定了生活習慣。如今看來,這三省份吃面條,僅限於三個地方的農村或城鄉結合部,很簡單,因為現在 社會 發展了,城市的飲食結構都在變化。
三大地區出產農作物就是小麥,就像河南壹樣,吃面條也兇猛,面條的做法和花式也多,吃完湯的,吃拌的,吃完拌的,吃蒸的,甚至晚上都把吃面條叫做喝面條。
以上三省份的面條,如果以面粉質量來說,山西和甘肅的面粉相對優秀,特別是山西,家常都可做拉面,小拉面和面時,都不用任何添加劑,甚至連鹽都不需要就能拉出個小拉面。 山西人大部分人對於米飯,不熱愛,更不喜吃魚,尤其是老人。
面條的花式做法,以上三大地區是北方典型代表。拉面、刀削、油潑,這些吃法已經變得傳統,也是最廣為人知的吃法, 因為面粉的可塑性太強了,面條吃夠了,甚至可以洗出面筋,用沈澱的澱粉做成涼皮。這也是面條吃法的升華。
這個問題在南方人看來,很有意思,他們會認為,妳怎麽老是吃面條,真節約!
看到這裏大家不要擡杠,在很多南方群眾眼裏,吃面條,不吃炒菜米飯就是很節約。好像在他們眼中,面條就是掛面下水煮熟後,就可以開吃了壹樣。 其實好的面條制作,從時間和制作難度上,不下於壹頓大餐,比如新疆拌面。
因此廣大北方網友對此反駁說,吃不起面才吃米飯配菜吧。這都是笑話。
不可否認,過去的北方的確經濟不行,自然條件相對南方沒法比,自然作物在冬季多數無法生長,冬季就是農閑,就是貓冬。不吃面條,吃什麽呢?
比如蘭州牛肉面就帶有濃濃的冬季色彩?壹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
二白,就是蘿蔔片白,三紅,辣子紅;四綠,蒜苗綠。蘿蔔和蒜苗都是冬季蔬菜的屬性,所以,自然條件自然會孕育地方 美食 ,也就成就了地方吃面條的習慣。這壹點和氣候溫潤的南方沒法比較。
那麽現在這些地區如何呢?
隨著當代交通的發達,經濟融合,農業技術進步,飲食習慣也在改變,這三大地區吃面條的習慣也在改變,比如現在內蒙牧區,很多人喜歡吃大米,簡單方便,熱鍋涼油,蔬菜應有盡有。
40年前的普通百姓生活習慣是這樣,特別是陜西、山西、甘肅地區,多產面糧,少產蔬菜,只要有飯管飽,有菜沒菜無所謂。而且當地物產確實菜少,天幹少雨,地幹少水,寒冬期長,不利於絕大多數蔬菜生長。
其實這三個省份,是我國古代最為富庶的地方,古稱秦地,位於黃河中遊,地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三個氣候帶,物產最是豐富。流傳至今的山西刀削面、陜西哨子面和甘肅的牛肉面,世上無可匹敵,都算得上最好吃的面食。這樣的 美食 沈澱,沒有幾千年的文化積累是不可能有的。
譬如甘肅的蘭州牛肉面。 甘肅的地理特點可以算上農牧區,出產牛羊還生產小麥,說不富庶不可能,無非是 歷史 以來蔬菜出產少些而已。多年來,壹碗牛肉面風雲全世界,蘭州牛肉面蘭州人壹天三頓吃不夠,結果衍生出蘭州牛肉拉面,遍地開花,再說它壹斤牛肉管做壹萬碗面,不耽誤全國人都愛吃。沒有牛肉還愛吃它,想想要菜不要菜又會怎樣。別說人家陜甘寧吃面不要菜了,這不都可以不要菜嘛。
這就是蘭州牛肉面的魅力。
再說陜西臊子面,最有名的在岐山,叫岐山臊子面。 也是帶菜的面食。不僅帶菜,而且連湯帶菜,菜還很多,比面多。放眼看去,自稱老師傅的南方面食,哪個的菜會比岐山臊子面的多?河南燴面,武漢熱幹面,蘇州十大碗面,四川擔擔面,包括雲南米線。都沒有岐山臊子面來得厚道。人家壹碗下來,小半的面,大半的臊子,再說人家吃面不要菜我就跟妳急。
最後說山西刀削面。 山西的面食品種超過2000個,當然有不要菜的面食,但是絕大部分都有菜。就說刀削面,壹樣的有臊,有肉有菜。
我愛人是山西晉城人,我和他回去過幾次山西, 發現他們那裏的人,對於面條的偏愛,真的是天天吃都吃不膩,第壹次去的時候,反正我是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