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有:
盲人提燈籠——為他人服務
盲人提燈籠——照人不照己
盲人提燈籠——白費蠟
盲人提燈籠——白瞎
盲人提燈籠——多此壹舉
意思:“盲人提燈籠”本是壹則笑話,指壹個人做事沒有用大腦想,盡是做些多此壹舉的事。
歇後語的故事:
有壹個僧人走在漆黑的路上,因為路太黑,僧人被行人撞了幾次。他繼續向前走,看見有人提著燈籠向他走過來,這時候旁邊有人說:“這個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見,卻每天晚上打著燈籠!”僧人被那個人的話吸引了,等那個打燈籠的人走過來的時候,他便上前問道:“妳真的是盲人嗎?”那個人說:“是的,我從生下來就沒有見到過壹絲光亮,對我來說白天和黑夜是壹樣的。我甚至不知道燈光是什麽樣的!”
僧人更迷惑了,問道:“既然這樣妳為什麽還要打燈籠呢?是為了迷惑別人,不讓別人說妳是盲人嗎?”盲人說:“不是的,我聽別人說,每到晚上,人們都變成了和我壹樣的盲人,因為夜晚沒有燈光,所以晚上我就打著燈籠出來。”僧人感嘆道:“妳的心地多好呀!原來妳是為了別人!”盲人回答說:“不是,我為的是自己!”僧人更迷惑了,問道:“為什麽呢?”盲人答道:“妳剛才過來有沒有被人碰撞過?”
僧人說:“有呀,就在剛才,我被兩個人不留心碰到了。”盲人說:“我是盲人,什麽也看不見,但我從來沒有被人碰到過。因為我的燈籠既為別人照了亮,也讓別人看到了我,這樣他們就不會因為看不見而碰我了。”
資料擴展:
歇後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壹種特殊語言形式,是壹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它由前後兩部分組成:前壹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後壹部分起“後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壹定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後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後語。
參考資料:
盲人提燈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