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電話裏和孩子聊天?父母應該在工作之余多關心孩子。未來是好是壞,取決於這個階段孩子的成長。對孩子的教育壹定不能“推廣”,所有家長都要重視對孩子的教育。以下是如何在電話裏和孩子聊天。
如何和孩子在電話裏聊天1父母應該如何和孩子在電話裏聊天?
暑假期間,郝好去了奶奶家。我媽媽會每隔壹天給郝好打電話。她打電話的時候壹般會問最近的情況。如果她忍不住,她也會告訴郝好要聽話,不要淘氣,按時做作業。起初,郝好還能認真地和媽媽說話,但後來,郝好明顯失去了耐心,說他知道了,跑去玩了。這讓我媽有點擔心,也有點失落。當她在家時,郝好非常關心她的母親。她會告訴她壹切。她怎麽能壹打電話就和媽媽說話呢?媽媽很糾結,不知道下次給郝好打電話時該說什麽。
現代社會,電話是不可或缺的溝通工具,但是當孩子假期不在,或者父母出差不在孩子身邊時,父母總想通過電話了解孩子的近況,希望利用電話時間增進親子感情。但是,很多家長會發現,與自己的熱情相比,孩子往往比較冷淡,有時甚至不耐煩。父母和孩子打電話應該說什麽?
心理專家說,很多家長和孩子打電話不知道說什麽,因為他們不了解孩子打電話的心理。孩子很情緒化。他們只有在看到、聽到、聞到、摸到父母的時候,才會強烈地表達對父母的愛。如果父母不在身邊,孩子會想念父母,甚至會在電話裏哭,但還沒有學會用語言心平氣和地和父母溝通。雖然,如果孩子短時間不在家,或者父母出差,和孩子通電話要註意以下幾個問題。
需要註意的事項
1.註意說話簡短,語氣友好,讓孩子在聽到父母的聲音時得到極大的安慰;
2.在電話內容中註意溝通的各個方面,讓孩子多聊自己感興趣的話題;
3.不要總是催促和規勸。孩子見不到父母本人就覺得委屈。如果每次打電話都讓他們學習做作業,他們會覺得更委屈,甚至還嘴。
4.給孩子壹些自己的空間,不要急著盯著人看。有的孩子覺得放假了可以有自己的時間,但是又被父母急迫的盯著,肯定會不耐煩。
如何在電話裏和孩子聊天2不要把提問當成聊天。
這種情況更像是質問,很難稱之為聊天,因為壹般都是以提問開始,以申斥結束。在中國家庭裏,很少有快樂的晚餐時間、就寢時間和聊天時間。結果妳會發現,孩子在妳面前幾乎是啞巴。他們不僅話少,而且三句話問不出個屁。久而久之,妳對他越來越陌生。每次聽到我和孩子聊天,都會有媽媽苦惱的問我“妳怎麽和孩子聊天的?”為什麽我的孩子可以跟妳說這麽多話?卻不跟我說話?“我只是突然發現,我真的很有聊天的天賦,可能是因為我長期的記者專業訓練。當年最難拜訪的藝人,見到我都能張口,讓同行佩服。這真的是我的天賦!也難怪小孩子見了我都能說出來。於是,我轉身審視自己的“聊天技巧”:我用了什麽魔法讓孩子願意告訴我?
第壹,問“小”,不問“大”
與成年人不同,兒童很難理解抽象的問題並回答它們。所以,想要了解孩子在校的大致情況,就要盡量避免“抽象”和“大範圍”的問題。不妨問壹些簡單的必須有答案的問題,不妨從細節入手。
不要問:“妳今天在學校過得怎麽樣?”“妳今天在學校做了什麽?”這種問題孩子很難回答,或者會簡單回答:“沒事。”“沒事!”這樣聊天就很難繼續了。
妳可以反過來問:“妳今天在學校上了什麽課?”當孩子說出自然,音樂,普通話,妳還有機會繼續嗎?:“哦!今天科學課教什麽?”然後孩子會回答妳的問題:“教氣象學!溫度和風向如何?沒意思!”“哦!音樂課好點了嗎?..... "妳可以趁機知道他今天做了什麽,繼續說下去。
以前,孩子剛上學的時候,我和孩子聊天的開頭往往是:“今天有什麽營養午餐(或者零食?”“妳們班誰吃得最多?誰吃得最慢?”
“今天早上妳和誰去學校玩了?妳早上自習在做什麽?畫畫課畫什麽?”“妳們班最受歡迎的男生是誰?妳喜歡誰?”從生活中的壹些小事開始對話比較容易。這些問題簡單易懂,孩子壹般都會搶著回答,沒有壓力感。
第二,說別人的事
當童童剛入學時,我想知道她在學校的表現,所以我稍微繞了壹點路。聊天中,我先問她:“妳們班誰最調皮?她說了壹個名字。”他做了什麽讓老師生氣了?”女兒如數家珍地說:“上課說話!而且昨天我還拿東西砸我同學的頭!”“那老師呢?”“老師罰他站著!”“妳能忍受多久?”“站到班裏去!超級慘!”“啊!真的!太可悲了。妳不能坐下,妳的腳壹定很酸。”“是啊,課後不能出去玩!"
“哇!妳老師這麽兇?”“沒事的!有點兇。”“妳被老師欺負過嗎?”“不!我很好。”“哦!好險!這麽說妳沒被老師處罰過?”她猶豫了片刻。我趕緊說:“妳也是站著被罰的嗎?太可悲了。妳哭了嗎?”她搖搖頭說:“沒有。”我接著問:“啊!老師那麽兇,妳都沒哭,很勇敢。”“不!我不是被這個老師罰的,我是被健身老師罰的。”“哦!也是演講嗎?”“是的。不過還好,只有罰站!”於是,從這樣的對話中,我了解了壹點她對老師的印象,課堂上的情況,老師是如何處理孩子的調皮行為的。從“說別人”聊起,是個不錯的聊天方式。比如孩子會告訴我誰吃的最慢,誰被罰的最多,誰作業做的最好,今天誰打了誰等等。當然,在聊天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壹窺他的立場,以及他對同學行為的看法,進而了解孩子在我們看不到的情況下,是用怎樣的身心狀態去做事的。
第三,不要“否認”,只要“同壹個道理”
大人和孩子聊天容易,就是大人經常喜歡否定孩子的感受。比如我女兒說“科學課無聊死了”的時候,我絕對不會說“科學課不無聊!天氣,氣象學是壹件很有趣的事情……”相信我,只要妳壹提,這個話題就說不下去了!因為當孩子認為妳不同意他說的話時,他很容易把他說的話咽回去。更好的方法是回答:“哦,科學課很無聊。能告訴我是什麽讓妳覺得無聊嗎?”“因為我以為科學課可以做實驗看酒精燈,結果坐在教室裏!無聊死了!”保持中立的語氣,感同身受他的感受,往往能讓妳更了解孩子的想法,了解他的需求,進而幫助他解決困境。前陣子有個媽媽跟我說,她的孩子跟她抱怨的時候,“啊!作業很難,而且很多!當我考不好的時候,她明明很溫柔的回復他:“我考不好又有什麽關系?成績沒那麽重要!“結果她兒子很生氣,她不認識他,也不願意再和她說話,這讓她很難過。
其實孩子現在需要的不是“否定”他心情的對話,而是“理解”他心情的對話。所以,如果媽媽說,“啊!如果妳考得不好,妳的心情壹定不好。妳現在壹定很難過。要不要說說妳的苦惱?”我相信她兒子的心情會好很多,他會繼續告訴他媽媽他的想法。
第四,只要“聽”,不要“說教”
很多時候,聊天只是壹種發泄。還記得壹堆女人三姑六婆的心情嗎?罵婆婆,罵老公,罵別人。其實我們不用請別人幫我們解決問題,只是聊天而已。讓聊天回歸聊天,讓孩子坦誠說出自己的感受是重要的壹步,即只“聽”不“傳”。和孩子說話,最忌諱的就是說教。聊什麽話題,只要淪為說教和聽訓,就無聊到了極點!所以在聊天的時候,妳可以對對方和話題保持高度的興趣,多提問,少評論,多說“妳”,少說“我”,很容易讓話題持續下去。
比如孩子說:“媽媽,XXX今天打我了。”“哦,為什麽?”“因為我想和恐龍玩,他不讓我帶。”“那妳怎麽辦?”“我去彈點別的。”
“妳為什麽不告訴老師?我沒教過妳有人欺負妳要告訴老師嗎?妳也可以告訴他,公共的東西誰都可以玩!媽媽沒告訴妳嗎?”
如果這是聊天的方式,那麽肯定的話題就戛然而止了。孩子最終必須閉上嘴唇,不再說話。此時不妨繼續問:
“哦,妳是不是覺得很不舒服?”或者“如果妳還想和恐龍玩呢?”這個時候妳會聽到他真正的想法:“沒事!我覺得他先打沒關系。等他打完了,我再打!”或者“我很生氣!所以我對他說:‘我不跟妳玩了!’我做家教的時候,每周至少要和壹個孩子聊天壹個小時。這些孩子有些離經叛道,我的工作就是陪伴和傾聽。所以我發現,要想讓孩子自信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輕松地聊天,就必須練習“不評價不說教”。只要妳做到這兩點,孩子通常都願意說出自己的想法。而且,說出心裏話對他們來說,是壹種莫大的解脫和幸福。他們往往聊了壹個小時都不想離開會議室,反而願意和我繼續聊下去。看得出來,很多孩子都很渴望聊天。但是我經常找不到壹個大人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