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前,莊子給我們留下了壹個難題:蝴蝶夢,究竟是人在蝴蝶夢裏,還是蝴蝶在人間夢裏。請告訴我們您對此的看法。
在哲學上,這個問題很復雜。莊子以《夢蝶》和《醒莊周》對世界進行了主客觀的劃分。但莊子認為“莊周蝴蝶夢”或“莊周蝴蝶夢”是很有問題的——因為無論我們從莊周還是從蝴蝶來看世界,都有人的感性活動在其中,我們無法證明我們的感覺是永久可靠的,所以也就無法說依靠這種感性所獲得的關於外部世界的知識能否給我們提供壹個真實的世界。其實很多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習以為常的現象,我們以為是真的只是因為覺得習以為常;比如物理學已經揭示了顏色不是客觀存在的東西,顏色只是不同波長的光作用於我們的視覺細胞而產生的感覺。味道也是如此,冷熱等等。可見我們的感情是不靠譜的。根據物理學中的透鏡成像原理,我們看到的世界應該是上下顛倒的,只是因為人的眼睛經過漫長的進化和習慣性的積累,才“感覺”到了直立。這樣,靠感官和感覺就能獲得真正的知識嗎?很多我們想當然的事情,可能就是壹個無奈的約定,真的不是什麽神秘的問題。這就是流傳了兩千年的著名命題——“莊周夢蝶”。所以在莊子看來,唯壹能說的真實存在就是道。所以道教提倡“棄聖棄智”、“無為”,因為除了理解、頓悟、順從、尊道,其他任何活動都是沒有意義的。在西方,康德、休謨等人遙相呼應,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可以說,這是哲學領域最具挑戰性的命題。就對世界(包括人類自身)的認識而言,人類理性的每壹寸疆域的擴張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因為人依賴於這個世界的“有限存在”,所以她的理性也可能存在不可彌補的缺陷,就像人不能通過揪自己的頭發來提起自己壹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