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學說話,到了牙牙學語的階段,家長要註意教孩子說話。父母的教育方法很講究,很得當,寶寶自然學得更好。寶寶學說話也是壹件很簡單的事情。
寶寶學說話1幾個月的寶寶會說話?
嬰兒出生時的啼哭是他壹生中第壹次正式的語言表達。起初,他用舌頭、嘴唇、上顎和任何新長出的牙齒來發出聲音。前壹兩個月都是“哦”“啊”。很快,他就能牙牙學語了。
4-5個月:寶寶可能偶爾會第壹次說“媽媽”或“爸爸”。這並不意味著嬰兒會說話。別激動,爸爸媽媽。這個時候寶寶還沒有真正把這些詞和妳聯系起來。直到寶寶1歲左右,才能明白“爸爸媽媽”的真正含義。
6-9個月:寶寶會多說話。當他喃喃自語或發音時,他媽媽聽著很有趣。其實這是寶寶模仿大人的語氣和語調,學習說話的壹種方式。媽媽可以讀書給寶寶聽,鼓勵寶寶牙牙學語,也可以多和寶寶說話,讓寶寶多模仿,鍛煉語言能力。
12-17個月:這個時候寶寶已經能理解壹些單詞的意思,並能準確地說出來。寶寶甚至會練習變調。提問時,他會提高聲調,提出正確的疑問句。這時,寶寶逐漸意識到說話的重要性,以及語言在表達需求時的強大力量。
1歲半-2歲:寶寶的詞匯量可能已經達到200個之多,大部分是名詞。寶寶還不能理解第壹人稱的用法。他會叫出自己的名字並提出請求。18-20個月之間,寶寶以每天10以上的速度學習詞匯。有些嬰兒每半小時就能學會壹個新單詞。媽媽可以給寶寶看壹些新奇的東西,告訴寶寶這些東西的名字,寶寶很快就能學會。
兩歲半:寶寶會開始用“我”和“妳”。雖然他並不自覺,但他已經習慣用小名稱呼自己。兩歲到三歲之間,寶寶的詞匯量會增加到300個單詞。他能把名詞和動詞連在壹起組成簡單但完整的句子,使用祈使句的能力大大增強。
3歲:寶寶會連續說話,並能根據被采訪者調整語調、說話方式、用詞等。寶寶可以聽媽媽給他講故事,問壹些可愛的問題!
寶寶為什麽說話晚?
壹般來說,1歲的寶寶可以給父母打電話,說壹些簡單的話。然而,近年來,嬰兒發育遲緩的病例越來越多。很多寶寶2歲多了還不會準確說話。父母壹開始並不覺得這是什麽大問題,只要自己的寶寶不是啞巴就行,但是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看到同齡的寶寶能回答媽媽就著急了。什麽原因導致寶寶說話晚?
1,寶寶由於生理原因不會說話。
有時候,可能是先天的生理原因導致寶寶不會說話或者說話晚。媽媽要不要檢查壹下寶寶的舌帶有沒有粘連?寶寶的聽力有問題嗎?寶寶是不是有病,比如腦癱。如果寶寶因為生理原因不能說話,妳需要趕緊給寶寶治療。不要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2.語言環境讓寶寶不會說話。
語言環境指的是和寶寶說話的對象。如果媽媽只是偶爾和寶寶說話,或者其他人很少和寶寶說話;家人的口音很雜,方言、英語、普通話交錯。通常這三種不利的語言環境下的寶寶說話會比較晚。如果提供給寶寶的語言環境過於單調或復雜,寶寶得不到有效刺激,導致語言發展滯後。媽媽們需要立即做出改變,多和寶寶說話,暫時統壹全家人的口音,讓寶寶容易理解和模仿。
3、交流方式導致寶寶不會說話。
有些媽媽太“了解”寶寶了,寶寶壹個手勢就明白了寶寶的意思,滿足了她,不利於寶寶的語言訓練,逐漸養成了用手勢代替說話的習慣,從而延緩了寶寶語言的發展。
4、心理原因導致寶寶不會說話。
有的寶寶明顯是厭學說話,不配合。對於這種寶寶,媽媽甚至需要了解寶寶的任何交流形式,進行平行交流。否則,這種類型的嬰兒會減少與母親的任何交流。有什麽需要的時候,他不再願意告訴媽媽,會自己來或者幹脆放棄需要。這對寶寶的心理健康發展非常不利。
嬰兒學習說話的環境。
1,聽說訓練,激發寶寶語言能力的發展。
2、讓寶寶在兒童興趣中學學習語言,這樣的語言環境會讓寶寶產生學習的欲望。
3.用孩子氣的語言和寶寶說話,讓寶寶更好的理解媽媽的意思,配合。
4.用繪本進行語言訓練,會讓寶寶更容易接受。
另外,寶寶的模仿能力極強。作為學習語言的第壹任老師的家長,在說話時壹定要給寶寶做好榜樣,不要罵人,不要說臟話,以免寶寶學壞了“語言”。
嬰兒學習說話的方式。
1,家長要有正確的態度,不要傷害寶寶的自尊心和學習興趣,但也不要在寶寶面前表現出不會說話的焦慮,“多傻啊。”
2.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家裏總有人和他說話。在做家務或者和寶寶玩耍的時候,時不時的和寶寶說話,叫他聽就好,對寶寶學習說話也是有用的。聽多了,無形中就會說出來。有問題就讓寶寶回答,在他回答不了的時候幫他,把妳想讓他回答的說幾遍。
3.開始壹次教壹個單詞。每天有20分鐘的教學時間。大人和嬰兒相對而坐。大人說壹個詞,比如“花”,讓寶寶看著妳的嘴,也就是妳的口型,然後鼓勵他“發泄”,吹出“花”的聲音。稍微露壹點就表揚。許多嬰兒用這種方式學習說話。但是不要在寶寶生氣累的時候做。
4.有空和他壹起看繪本。這個嬰兒對彩色圖畫書非常感興趣。看壹頁,說壹說等他模仿主詞。同壹個故事可以重復講,關鍵詞要多重復。
5.和他說話時提高聲音,放慢語速,讓寶寶完全明白媽媽的意思。這對學習說話大有好處。
6、多提問,自己回答,讓寶寶熟悉問答,他的“任務”就是“回答”,不管答案是什麽,媽媽都要做出積極的回應。
7.盡量用簡單的句子把主要意思表達清楚。讓他模仿的時候,也是從“我”、“吃”、“飯”這些詞開始,到簡單句“我吃”。不要先學復雜的句子,等口語熟練了再學。不要說太長太深奧的句子,寶寶聽不懂意思。
8.當寶寶有壹點說話的意圖時,馬上表揚,鼓勵寶寶繼續說下去。
9.幫寶寶“化妝”。當寶寶對某個事物說壹個詞,比如“水”,媽媽可以告訴他“喝水”,並逐漸擴大到“喝水”。聽多了補充,寶寶慢慢學會說完整的句子。
10,開始教他用代詞說話。如:媽媽,爸爸,奶奶,外婆等。教寶寶兩歲後用“妳”、“我”、“他”。
嬰兒學說話小遊戲
寶寶語言能力的發展不僅僅是簡單的表達,更是對語言的理解能力。當嬰兒能說簡單的單詞時,那就不是真正的語言。在此期間,如果聽到“不”、“餵”等聲音,寶寶可以搖頭,發出“爸爸、媽媽、不、不”等牙牙學語的聲音,用“哦、啊”等感嘆詞表達自己的感受。當寶寶有了壹定的語言能力後,妳可以利用生活中簡單的遊戲來提高他的語言能力。在遊戲中學習,寶寶更容易接受,學習效率更高。
12-18個月:能說3-5個短語的階段。
1歲以上的寶寶逐漸學會壹些簡單的單詞,會說“爸爸,媽媽,樊凡”之類的話。這個時期著重加強寶寶對詞匯的印象。
遞玩具:嬰兒可以在玩玩具遞遊戲時學習詞匯和語言的結合方法。
1,準備球、玩具、書等物品,然後用同樣的方法遞給寶寶,再從寶寶手裏拿走。
2.傳球的時候要解釋“媽媽給妳壹個紅球”這個動作。這樣寶寶就可以學習動作和語言的協調性。
3.盡可能詳細地給寶寶解釋這個動作。
捉迷藏:通過捉迷藏遊戲,可以提高寶寶對實物的理解和記憶。
1.把小東西藏在杯子裏,或者把球或書包藏在椅子或桌子下面,然後問寶寶:“球在哪裏?”並告訴寶寶,“球在桌子下面!”
2.通過捉迷藏遊戲,寶寶可以學習理解物體和地點的變化以及物體之間的關系。
18-24個月:妳能用多少短語造句?
這個時期的寶寶已經掌握了短語造句的用法,可以用動作和物體來解釋壹個單詞或句子的意思(增強直覺)。同時也鍛煉了寶寶造句的邏輯思維。
積木:通過積木的遊戲,寶寶可以掌握“概念詞匯”。
1,準備3-4個積木,然後讓寶寶和媽媽壹起把木頭堆起來。“哇,妳堆這麽高!”通過這種解釋,寶寶可以形成身高的概念。
2.把積木排成壹條線,然後告訴寶寶:“這些積木好長啊!”在遊戲過程中,寶寶可以通過眼睛知道長度的概念。
模仿:通過模仿遊戲,寶寶可以掌握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並能說出簡單的句子。
1,“熊叫什麽名字?”“妳能模仿青蛙嗎?”日常生活中,要經常讓寶寶模仿汽車、卡車的聲音,然後壹邊說“從客廳搬到陽臺去”,壹邊移動衣服或花盆。
2.寶寶和娃娃玩遊戲的時候,也要用語言表達。此時,妳要讓寶寶知道,每壹個動作、每壹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名字。
24-36個月:可以表達自己經歷的階段。
寶寶掌握了壹定的詞匯和句子後,就可以逐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從讓他們表達自己的感受開始。
捂著眼睛猜東西:通過猜東西,可以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
1.將襪子、皮帶、球和其他物品打包在籃子裏。
2.閉上寶寶的眼睛,然後讓寶寶用手抓住籃子裏的物品,說出沒有用實物的觸感。
3、柔軟、粗糙、光滑...在遊戲的過程中,寶寶可以用各種文字來表達這種觸摸。如果是對的,寶寶就可以睜開眼睛看著實物再說摸的。
角色扮演:通過玩角色扮演遊戲,寶寶可以學會在不同的情境下使用不同的語言和表達方式,發展正確的語言表達能力。
1.日常生活中,可以經常和寶寶玩打電話的遊戲,玩醫生的遊戲或者玩司機的遊戲。
2、經常玩模仿遊戲,寶寶可以掌握不同職業的名稱和適用於這個領域的語言。剛開始寶寶只能掌握職業的名稱,不用太擔心。
寶寶學說話2如何教寶寶說話?
1,盡快“對話”
不要等寶寶和他說話。可以盡早和寶寶“說話”,甚至從出生就可以。當然,這種談話更多的是非語言的,比如仔細記錄和區分寶寶哭鬧的類型(餓、困、累、害怕等。),並相應地回應和滿足。另外,隨著寶寶的成長,寶寶的表情也越來越豐富,開始發出各種咿呀學語的聲音。這時候模仿寶寶壹定很開心。
2.適當的語言刺激
和新寶寶說話時,聲音要柔和,語速要放慢,可以配上優美的旋律。比如:媽媽可以溫柔地給寶寶唱兒歌;給孩子讀詩,《聖紫晶》等等。但媽媽壹定要把握好度,語言刺激不能太頻繁,時間也不能太長,以免寶寶大腦和神經疲憊,結果適得其反。
3.使用“母語”
生活中,對於正在學習英語的寶寶來說,媽媽(或其他家庭成員)和寶寶說話時,往往會不自覺地放慢語速,提高聲調,用誇張的語氣說或重復壹些簡短的單詞或句子。這就是所謂的“母語”。寶寶很喜歡這壹套,因為緩慢的語速,誇張的語氣,高亢的語調,重復的方式最容易讓寶寶理解,可以讓他更好的感受和學習語言。
4.做寶寶的“導遊”
嬰兒是這個世界的“新客人”。就連洗澡吃飯這種最基本的事情,對寶寶來說都是莫名其妙。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做寶寶的“引路人”,比如用親切的聲音、變化的語氣告訴寶寶他目前面臨的是什麽。自然友好的語言“導遊”對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非常有效,也有利於孩子的社會性發展。
5.成為“讀者”
很多優秀家庭的實踐證明,堅持給孩子大聲朗讀,多給孩子講故事,從壹開始就讓孩子接觸優秀的漢語而不是傳統的嬰兒語言,孩子的語言能力可以發展到令人驚訝的程度。
6.玩遊戲
寶寶天生喜歡遊戲,在遊戲互動中可以學到很多東西。爸爸媽媽在生活中要經常和寶寶玩遊戲,營造快樂的氛圍。比如摸鼻子遊戲,妳和寶寶面對面坐著,讓他看著妳。妳說身體的某個部位,讓寶寶指出來。妳問他,“媽媽的鼻子呢?”寶寶會用手指指著妳的鼻子。妳也可以根據妳的語言提示,讓寶寶指向妳的身體部位。嬰兒可以在這種有組織的遊戲中自然快樂地習得語言。
以上是關於如何教寶寶學會說話的介紹。寶寶太小,學習能力自然有限,家長在教寶寶說話的時候不要太心急。
嬰兒學習說話。3嬰兒在學會說話之前就能分辨情緒。
“汪汪”實驗
美國楊百翰大學心理學教授羅斯說:“當嬰兒來到這個世界時,他們不知道他們將學習哪種語言。弗洛姆說。
弗洛姆帶領研究人員開展了壹項“汪汪”實驗。他們選擇了128名很少或沒有接觸過狗的嬰兒,年齡從6個月到2歲不等。研究人員隨機給它們播放溫和或狂躁的狗叫聲,同時給它們看同壹只狗的兩張照片。壹張照片中的狗表現出攻擊性,另壹張照片中的狗表現出溫和友好的表情。
當狂躁的狗叫聲被記錄下來時,大多數6個月大的嬰兒會把註意力集中在狗表現出攻擊性的照片上。
美國網站《趣味科學》(Fun Science)22日援引弗洛姆的話說:“壹個6個月大的嬰兒可以壹直盯著壹個方向,大壹點的孩子只是環顧照片,好像在說,‘哦,我明白了,這哭聲和這張臉很配。這個任務真的很有趣,我想看看房間的其他地方。"
“萬能”寶貝
實驗結果表明,6個月到2歲的嬰兒能夠正確區分狂躁和溫和的吠叫。但是大壹點的孩子和6個月大的嬰兒反應不壹樣。
先前對嬰兒智力的研究表明,6個月大的嬰兒是區分面部表情和語氣的專家,無論他們來自人類還是猴子。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分辨能力逐漸喪失。
傳統觀點認為,嬰兒生來就有壹個“萬能工具箱”,這使他們具有很強的可塑性。隨著對外界的認知越來越多,這些“初學者”開始提煉自己的能力,專註於與自己實際相關的事情。
弗洛姆說,但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更小的孩子可能並沒有失去這些能力,只是表現不同而已。
60秒的“課程”
弗洛姆說:“情感是嬰兒來到這個世界上首先知道的事情。之前的實驗已經證實,嬰兒能夠感受到貝多芬音樂中的情緒波動。
由於嬰兒可以在壹定程度上區分情緒,弗洛姆計劃研究這種能力可以持續多久。
壹篇仍在審查中的論文指出,嬰兒的記憶相對較短。壹門60秒的“課程”,比如“不要把叉子插在插座裏”,只能在孩子的記憶中停留壹天。
“但60秒的‘課程’不是父母通常與孩子溝通的方式,”弗洛姆說。相反,父母總是警告、提醒孩子“註意危險”,從而強化孩子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