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心情說說 - 有哪幾種客家菜?

有哪幾種客家菜?

客家美食源

客家菜:繁華已逝見真相。

客家菜以“無雞不清,無肉不鮮,無鴨不香,無湯不濃”著稱。吃客家菜,可以讓人品嘗到它清新自然的鄉土氣息和古老的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歷史悠久,遠近聞名。無論是聆聽恢弘的現代交響樂,還是品嘗古意濃厚的客家菜,人們總能感受到客家文化的精神和風情。

客家菜客家人

客家菜風味的形成離不開客家人的形成,所以要說客家菜,首先要說客家人。所謂的客家人不是壹個民族。據史料記載,客家先民是古代中原地區為了躲避戰亂和天災而大規模南遷的漢人。他們歷經艱難險阻,有組織地成群搬遷,整村搬遷,最終選擇在閩粵贛邊區生活。

為了區別於當地的原住民,他們自稱客家人,壹個“客家”字,顯示了他們拒絕完全融入當地本土文化的心態。件移民居住的區域比較廣,客家人和反客為主的比例比較大,所以生活習俗不是很容易被當地人同化,而是同化了當地的生活習俗,包括很多從不同地區移居到這裏的人的生活習俗。所以客家人的語言還保留著壹些中原古韻,稱為“客家話”。“民以食為天”,客家菜自然保留了中原客家人的傳統風俗習慣,古老的中原文明在飲食上代代相傳,從客家菜的烹飪技藝中可見壹斑。

比如客家名菜“東江肉丸”,吃起來軟糯有彈性。制作時,它采用“搗寶”的方法,將牛肉搗成醬,將肉丸煮熟。這種方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禮記註》中列有八寶,第五寶叫“道真”——“取牛、羊、麋、鹿、鴕鳥之肉,必武裝之(念棋子,脊柱之側)。若萬物如牛,打其對面,去其餌(筋),煮之,去其顫,揉其肉。”

當然,客家人不僅繼承了祖籍的傳統,也吸收了很多遷徙地的飲食特色,更善於與聚居地的原住民融合,揉合成南北諸多菜系的長處。打開客家菜菜譜,吳越糖醋菜,巴蜀湖廣麻辣菜,閩粵酸菜。隨著時代的變遷,客家菜得到了豐富的發展,但依然古樸典雅。在餐飲行業越來越追求簡單樸素的今天,客家菜是壹朵奇葩。

味道:鹹、肥、香。

客家菜的特點可以概括為“鹹、肥、香”。這三個特點的形成與客家先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水平密切相關。臺灣客家人美女蔡林曾寫道,很多客家人南遷後,住在山區偏僻的地方,生活貧困,所以要在副食中加入大量的鹽,減少副食的消耗,這是適應這種生活的智慧。此外,高溫下重體力勞動少不了鹽。這是第壹個特征“鹹”的原因;為了在重活時空腹有飽腹感,就要吃脂肪多的食物,這就是第二個特征“胖”的成因;為了適應“逃亡”和流浪的生活,客家人烹制了許多幹糧,如蔬菜、肉類和糕點。當這些幹燥易保存的食物被提煉出來後,辛辣的香料必不可少,這就形成了第三個特色“香”。

從客家菜的特點中,不難體會到客家人適應環境能力強、勤勞、聰明、節儉的精神。以早期客家人的主食之壹“米”為例。大米通常是勾兌酒的原料。把米做成米的方法有三種,分別是撈米、悶米、蒸米。其中,最受歡迎的是撈米。大部分人常年吃粥,煮出來的粥“吹走壹層浪,喝出壹條巷”。米湯還可以用來餵豬,洗衣服,經濟實用。時至今日,持家有方的客家人,已經不用再喝這種壹米多水的稀粥了,但日常飲食依然是表面的,並不奢華。

註重福利和保健。

當妳品嘗客家菜時,妳會感受到濃郁的山野風味和鮮明的農村特色。客家菜以肉類為主,水產品較少,講究野、家、粗籽,即無汙染的“綠色食品”;講究粗刀大塊,講究火力,善於燉、烤、煮、沖,尤其是砂鍋菜,避免破壞食物營養和纖維;烹飪講究原汁原味,少加或不加厚重的調料,壹般用生蔥熟蒜調味,清淡可口,利於消化;飲食講究和諧搭配,用藥材調理陰陽,根據季節增減食物品種,類似於現代術語“食療”。這些都反映出,在幾千年的生活實踐中,客家人註重運用隱藏在大自然中的科學原理,勤於探索養生之道。比如“水蒸雞”,選擇家裏養的或者山裏養的有蟲草顆粒的雞,把整只雞放在鍋裏用水蒸,用手撕或者切成六塊趁熱吃,非常鮮嫩香甜。資料顯示,土法飼養的這種雞,氨基酸含量比精飼料飼養的高10倍。再比如“五指桃湯”,是用山上壹種有五指的野生樹根和排骨熬制而成。椰奶的味道很誘人。不僅味道鮮美,還具有平肝明目、滋陰降火的功效。寒冷的冬天,習慣了冬季進補的廈門人,不妨去客家餐廳嘗嘗紅燒狗肉鍋。狗肉熱乎乎的好吃,壹壺正宗的客家米酒,吃在嘴裏甜不起來,暖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