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文中的“任”意為“竹”,即“竹”。竹子是空心的,也是實心的。如果把它剖開,壹根壹根分開,就會變細,而整根竹子都是粗的,所以仁就是“厚待他人”。“仁”也就是兩個人把對方當成自己,也就是“親”。此外,還有壹種說法是“二”是天地,“仁”是“天地生萬物,人就是這樣生的。”可見,“仁”是萬物之源,是道德之本。
仁者愛人。
“仁”的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提出仁者能與世間萬物融為壹體,成就君子人格。《易傳》曰:“天健,君子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德載物。”“天行健”和“地形坤”都是天地之道,天地之道的根本精神在於“無我”。古語雲:“天地之大,謂之生。”“可惜人多慕仁,萬物皆成善。”古人認為上帝創造萬物並賦予其美好的美德,為其制定法律,為萬物創造壹顆善良的心。君子是做人的典範,應該以天地為榜樣。
中國傳統文化從“天人合壹”的宇宙觀出發,講究仁愛精神,要求人們為他人著想,助人為樂,珍愛生命,與世間萬物和諧相處。
子曰:“自然之德,勝於布施。”“人若無情,如禮乎?人都沒心沒肺的,那妳高興什麽?”他認為人性是做壹切事情的基礎和前提。子曰:“仁者欲立而為人,欲成也。”“出門像客人,出門像大祭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妳要幫助別人實現妳想要的,出門在外要尊重每壹個人,就像歡迎貴賓壹樣,也就是說妳要尊重社會上的每壹個人。孔子在這裏說的“仁”,就是認真做事,寬以待人,坦誠相待,與人為善,不傷害他人。
孔子主張仁者要尊重人的價值,珍惜人的生命,以人為本。有壹天,孔子剛從朝鮮退伍回家,家人慌慌張張地跑來報告說:“馬筆著火了。”孔子馬上問:“妳害人了嗎?”可見在他心裏,人是放在第壹位的。
三國時期的劉備是壹個心地善良的政治家。當劉備從樊城南部撤退,經過荊州時,曹操的軍隊步步逼近,形勢十分危急。因為有十萬人隨行,軍隊的行動非常緩慢。有人勸他拋棄百姓,帶領幾個將軍騎馬走了。劉備嚴肅地說:“要成大事,必須以人為本。現在百姓願意跟著我,我怎麽忍心拋棄他們?”由於劉備堅持以德服人,最終贏得了廣泛的支持和擁護,建立了西蜀政權。
孟子提出德性和良知屬於人性,人要保持善,不斷升華道德境界。人人都有對他人的慈悲心:“人人都有慈悲心;每個人都有羞惡之心;每個人都有壹顆尊敬的心;每個人都有壹顆是非之心。”孟子把道德責任和安身立命聯系在壹起,說:“君子無非是與人為善。”認為君子的最高美德是與人為善,提倡仁政道德化,啟迪人們的善良和責任感,使社會形成壹種“愛民愛物”的風尚。
仁愛和對人的愛
古語雲:“以德治國,如北辰(北極星)居其所,群星拱之。”我國所有的聖賢和賢王都堅持以仁為本的思想,用道德教育人民,為國家和人民帶來和平。
周文王人季長仁受到所有人的敬仰。他被稱為“錫伯侯(周文王)之仁”,他寬容仁愛的胸懷為後人樹立了榜樣。周文王封錫伯時,在今陜西省蜀縣以東30裏處建了壹座靈臺,臺下有陵口、陵沼。在挖池塘時,發現了許多屍骨,主管官員立即向文王報告。文王覺得可惜,就下令主管官員把這些屍骨埋了。這位官員說:“這些骨頭已經死了很久了,沒有後代。沒人在乎這些屍骨。"文王曰:"得天下者,天下之主;擁有壹個國家的人是這個國家的主人。這些骨頭在我的國家,我是它們的主人,應該管它們的事。”然後他命令他的人準備棺材重新埋葬這些骨頭。當時人們壹聽說文王有這樣壹顆仁心,都說:“文王真仁厚!他的仁已經應用到死人骨頭上了,何況活人?“正是由於王文石光仁德,西周贏得了越來越多部落的支持。
文王的兒子帶領群眾推翻的殘暴統治後,對於如何處理商朝遺民和上層貴族,壹直拿不定主意。他首先問鄉紳——姜尚。太公說:“我聽說我愛我的狗。相反,如果人不值得愛,那麽村子裏的籬笆和圍墻就不必保留了。”意思是不僅要殺殷周,還要殺所有敵對的殷人。武王覺得這是不對的,所以他問周公討論。周公曰:“讓殷人居其原居,耕其原地,在殷人中爭取仁人。”周公的生路政策,就地安置,區別對待,贏得了武王的稱贊。武王命令召公釋放被囚禁的貴族,命令南宮闊分發蘆臺的銀錢,並開放巨橋的糧倉幫助饑民。這些措施都表明,要反殷周之道,為被殷周折磨的人平反,不僅贏得了殷人的支持,也贏得了各部落的廣泛贊譽,使新興的周朝繁榮安寧。
孔子曾說:“治理國家要三十年,才能實現仁政。治國百年,好人能戰勝殘暴,免於刑罰。”從漢朝建立到漢文帝,歷經四十余年,德治達到頂峰。受老子思想的影響,文帝采取無為而治的方式,但更重要的是,文帝非常善良慷慨,造福了天下百姓,使西漢逐漸強盛。
文帝劉恒被高祖封為代王。公元前180年,他被宣布為天子。文帝的治國原則是以仁為本,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他廢除了左聯方法和體罰。文帝認為,法律和法令是治國的準繩,是制止暴行、引導人們向善的工具。既然罪犯已經被定罪,就不應該牽連無辜的父母、妻子、子女和兄弟。而且法律正義,人民就忠誠,定罪得當,人民就服氣。後來齊國的太守淳於髡犯了罪,應該受到懲罰。太倉陵的小女兒緹縈給朝廷寫了壹封信,說她願意在朝廷做奴婢,以免除父親的刑罰。文帝可憐緹縈的孝心,同時認為他道德不厚,教養不清,於是下詔廢除打、舔、割等體罰,代之以鞭笞。因為廢除了嚴刑峻法,文帝很多官員都能輕破獄,在政務上慷慨大方,不苛求,所以獄務簡樸節約。
第二,在立嗣的問題上,希望找壹個仁者,實行禪。有大臣勸文帝盡快立太子,但文帝說自己德行差,希望能找到壹個有德行的人,把天下拱手讓給他。大臣們認為把繼承人確立為他們的兒子是壹種規定。在沒有應該成為王子的人的情況下,從王子或皇室家族中選擇其他人是不合適的。因此,文帝同意立兒子為太子。但同時也給了全國每個應該繼承父親腳步的人壹個稱號。
第三,鄧文迪可以和人民壹起玩。文帝立太子的母親為皇後,把壹些布帛、米肉分給那些沒有妻子、丈夫、父親和孩子的窮人,以及80歲以上的老人和9歲以下的孤兒,希望天下的這些窮人也能享受壹些幸福。此外,文帝還造福天下,安撫諸侯和四面八方的邊遠部落,封功臣,於是整個社會和諧美滿。
第四,節省人力財力。文帝第二年(公元前178年)十月,居住在長安的侯莉奉命回國。壹方面可以節省人民供給運輸物資的勞動,節省人力財力。另壹方面,列侯可以教導和管理封地的人民。
第五,節約物質資源。文帝從代國來京,在位二十三年。宮殿、花園、狗和馬、服裝和戰車都沒有增加。凡是給人民帶來不便的,為了人民的方便,壹律取消。文帝曾計劃建造壹個高臺,他召集工匠計算出造價要值數百斤黃金,於是文帝放棄了。文帝平時穿的都是厚厚的絲綢衣服,他心愛的沈夫人不允許穿拖地那麽長的衣服。使用的窗簾不允許繡五顏六色的圖案,以示節儉,為全世界樹立榜樣。文帝規定,他的陵墓所有的墓都要用土陶建造,不得用金、銀、銅、錫等金屬作裝飾,也不得建造高大的墳墓。
6.廢除法律中詆毀朝廷、以惡言蠱惑百姓、批評百姓國事不周的條款。文帝認為,在古代,治理天下,朝廷立壹個好言好語的標準,立壹個批評國事的木簽,可以開辟治國之道,吸引人們出謀劃策。設置這個罪名會讓大臣們不敢完全說出真相,皇帝也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過錯。在大臣中,如袁盎等人,言辭直白尖銳,但文帝始終忍讓。
七、采取“無為”的方法。文帝非常重視農業。他認為農業是國家的基礎。因此,他即位後,多次重視農業和桑業,並經常給予農民獎勵,鼓勵他們發展生產。還應註意減輕人民負擔,減少地租和稅收,減少徭役。
八、在對匈奴的政策上,文帝堅持戰或和,完全從人民的利益出發。雖然匈奴多次背信棄義,侵略掠奪,但文帝只下令邊塞守勢,沒有派兵進入匈奴境內,不願連累百姓,勞民傷財。
九、在對待各級官員上,文帝也很寬容,認為官員的過錯應該由自己承擔。大臣如張武等人收受他人賄賂,事情敗露,文帝就從宮倉裏拿錢給他們。就這樣,他們羞愧難當,沒有被移交給執法人員。當吳王劉濞謊稱生病不來朝見時,文帝趁此機會,送給他壹根木棍和壹根拐杖,以示對其年齡的理解,可以免除進京朝覲。
十、文帝在位二十三年間經常自省,甚至征求各級管理層的意見。當天災出現時,文帝自責說:“聽說萬民皆生而立君,供其養育治理。如果君主不德,施政不公,那麽天將顯現災難現象,警告他治理不善。我能侍奉祠堂,靠的就是這小小的身子的萬民諸侯。我是唯壹壹個對世界的治理和混亂負責的人。妳們這些掌管國家大事的大臣就像是我的得力助手。我不能很好地管理和培育眾生,導致災難。我的不道德真的太嚴重了。接到聖旨後,妳們都要認真思考我的過錯和妳們所知道的,看到的,認為我做得不夠的。請告訴我。還想推薦賢惠正直,能直言的人來糾正我的疏漏。”
十壹、文帝為了幫助百姓救災,也節省了朝廷開支。荒年,文帝下令諸侯不向朝廷進貢,解禁百姓開發山湖,減少朝廷官員數量,開放糧倉救濟貧民,允許百姓買賣爵位。
文帝壹生致力於仁政,順應民意和社會發展的潮流,所以天下富強,禮義興盛。
中國古代有“樂者得天下,憂者得天下”和“臣子護君”的說法。其實並不是為君做事,只是在君下做事,為國為民做事,說到底就是伸張正義,協助君實施仁政。
在這種民本思想的背景下,受教育的官員有著強烈的濟世愛民之誌。壹方面,積極關心人民的疾苦和利益,仁政愛民;另壹方面,要努力“以德服人”,用自己的道德力量去影響民眾。這也是儒家所追求的政治理想。
北宋的程顥是壹位有著強烈的濟世利民之誌的儒家。無論在哪裏做官,他總是把“把人民當傷口”(把人民當傷員,怕驚動他們,形容上級對人民的深愛)這四個字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勉勵自己要勤政為民。他在扶溝縣任職時,幫助人民解決了許多實際困難。
他壹到就聽說當地的飲用水是鹹的。他問他的員工:“人們總是喝這種水嗎?”副官說:“妳不知道只有附近寺院的井水稍微甜壹點,但是女人是不準打水的。”經過反復思考和與工作人員的討論,程浩在同壹地區挖了壹口井,這樣人民就不會有飲水問題。大家都說:“成縣令壹來,這麽多年的問題就給我們解決了。”
訪問嘉寶的王中是皇帝身邊的紅人。每當他參觀壹個地方,當地的州長都花很多錢來取悅他。來到扶溝縣,負責的官員向程顥請示如何看待王中正。程顥幹脆回答:“我們縣窮,怎麽能效仿別的縣,花大錢孝敬王呢?”況且這筆錢是取之於民,依法不應該揮霍。"
程顥寫信給壹個朋友說:“對於人民,我主張以仁育人。”壹個人行竊被抓,程顥說:“如果妳能悔改,我就從輕處罰。”這個人後來又犯了罪,縣裏的官員來抓他的時候,他不好意思跟縣令程告別,就自殺了。
因為他勤政愛民,當他離開扶溝縣到別處工作時,人民哭著追著他到縣裏挽留他。
程顥當過幾任地方官,他的為官原則是以德感化百姓。他代理上元縣令時,北塘大堤決口,必須立即封堵,否則會影響稻田灌溉,但需要大量人力。如果來不及等上級批準,程浩決定立即組織人堵住缺口,然後向上級匯報。他的助手勸他說:“難道妳不知道妳會受到上級的指責嗎?”程浩回答:“我沒有別的選擇。如果不這樣,我就等著上級派人來堵缺口,莊稼早就枯萎了。農民明年吃什麽?況且我為民請命,就算判我有罪,也在所不惜。”
於是,在他的領導監督下,這個缺口很快就被堵住了。今年收成極好,農民們都說:“遇到程顯靈這樣的好官,對百姓疾苦又仁慈又體恤,真是壹件好事!”
為事業而死
翻開中華民族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有很多寧死不屈的人,很多古代人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來信守諾言。屈原、嶽飛、文天祥等無數仁人誌士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悲壯而崇高的歌曲。
子曰:“仁者仁者,不為生,而為死。”這就是說,有誌之士不願意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損害仁,而寧願犧牲自己的生命來實現仁。生命對每個人來說都很珍貴,但比生命更珍貴的是仁愛和對真理的信仰。“舍身為仁”是指人在生死關頭,寧願放棄自己的生命,也不願保留仁義。
宋朝的文天祥嚴詞拒絕了元朝統治者高官厚祿的利誘,慷慨赴死,用自己的生命捍衛了民族氣節。元世祖忽必烈非常愛才,於至元十九年(1283 65438+10月8日)十二月八日召見文天祥,親自投降。文天祥不屈,沒有向忽必烈下跪。忽必烈沒有逼他下跪,只是說:“妳在這裏已經很久了。如果妳能回心轉意,在宋朝效忠於我,我可以在中書給妳留個位置。”文天祥答道:“我是大宋丞相。國家亡了,我只想快點死,不要很久。”忽必烈又問:“妳要什麽?”文天祥答道:“但願死就夠了!”忽必烈要求被俘的宋恭帝趙顯投降。文天祥跪在地上,流著淚對趙顯說:“妳回來吧!”趙顯無話可說,氣哼哼的。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文天祥被押上刑場。他向南方跪拜,表示死後回到故鄉,平靜地死去,終年47歲。忽必烈惋惜地說:“好人,不為我所用,殺了可惜!”文天祥的妻子歐陽石收屍時,在腰帶裏發現了壹支完美的鋼筆:“孔子曰仁政,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故仁者也。讀聖賢的書,妳學到了什麽?時不時的,我就沒良心了!”
堅持真理和正義,不惜放棄自己生命的人是偉大的。他們用壹顆赤誠的心建立起來的不朽的野草,將照亮未來,在善良的人們心中豎立起壹盞永遠閃耀的明燈。
古人雲:“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權貴不能屈。”通俗地說,壹個高官不能亂了他的心,他家的貧賤不能改變他的野心,他的權力不能讓他卑躬屈膝。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真正稱得上君子。真正的君子絕不會為了保命而向邪惡屈服。
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說:“只有仁人才能立於天下,只有仁政才能國泰民安。”如果這個世界不按正義來衡量事物,這個世界不需要成文法來約束自己,朝廷不信道德,官員不遵守成文法,君子違正義,小人違刑法,國家還能生存,只是運氣使然。城墻不夠厚,兵力不夠,不是國難;土地沒有擴張,財富沒有積累,這不是國家的禍害。不尊重道德是國家的禍根。
孟子周遊列國,在齊國時被拜為賓臣。有壹次,齊宣王問孟子,“妳能給我講講春秋時期齊桓公和晉文公的爭霸嗎?”孟子回答說:“我不想專門談論齊桓公和晉文公的霸權。如果國王堅持要我,我就說說用道德統壹天下的國王。”宣王問:“道德如何統壹天下?”孟子說:“壹切為了人民安居樂業。以這種方式統壹世界,誰也阻止不了。”
孟子說:“陛下雖有此恩,但不能施於百姓,百姓感受不到妳的恩。比如,妳有力氣舉起三千斤,卻舉不起壹根羽毛;視野能看到秋毛的兩端,卻看不到眼前的壹擔柴火。原因是妳現在最大的欲望是征服世界,稱霸諸侯,妳沒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壹位。但是,如果想用武力來滿足自己稱霸世界的欲望,不僅達不到目的,反而會造成傷害。妳想想,如果真的要發動國家軍隊,士兵們會冒著生命危險與其他國家結下仇怨,這會給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如果君主能享受人民的快樂,人民也會享受君主的快樂;以民之憂為憂,民也會以君之憂為憂。與天下同樂,與天下同憂,不實行仁政,不可能達到這壹步。”
孟子闡述了王道,最終說服了,放棄武力征服,選擇了仁政,使齊國逐漸治理國家,全民感受到了孟子的仁慈。
孟子在與王侯將相的交往中表現出了高度的原則性和正直性,這壹切都源於他仁者無畏的氣節,源於他尊重、善待、熱愛生命的道德觀。正是因為對真理的堅定信仰,中華民族才得以延續至今。今天,更重要的是復興中華民族偉大的傳統文化。人只有回歸並喚醒良知,才能明辨是非,理解人生的真正價值。
仁愛至上。
子曰:“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是“人的過錯是不壹樣的。觀察他所犯的錯誤,妳就會知道他心中是否有仁。”
子貢問孔子:“管仲不能算仁者吧?”齊桓公殺了龔自久。他沒有自殺。他為龔自久而死,卻成了齊桓公的宰相。孔子說:“管仲輔佐齊桓公,統馭諸侯,整頓天下,人民至今還享受著他的好處。如果沒有管仲,我們恐怕早就是壹個頭發淩亂,衣著靠左的文化落後民族了。管仲怎麽會像普通人壹樣在溝裏上吊自殺,也沒人知道!"
在這裏孔子想告訴我們:“君子忠信不赦。”意思是君子堅持正道,不會拘泥於小字。君子當擔大任,要想很多大事,就不會拘泥於小是大非。其實他會堅持正確的道路,把大事考慮的細致清楚,這樣才能不辱面對大節,臨危不懼,為祖國,為民族,為正義甘冒生命危險。
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車,而以鐘之力。為其仁,為其仁。”也就是說,齊桓公多次召集各諸侯國的聯盟會議而沒有使用武力,這是由於管仲的才能,這是仁的表現。正是管仲的仁政,主張“尊王抗夷”,反對使用暴力,才能達到避免齊魯大地“蠻夷”的目的。從整體上看壹個人,不能因為管仲壹時的“不忠於主”的過錯,就否定他整頓天下、“尊王拒洋”的豐功偉績。從整個過程來看,管仲的功績是大於太多的,他最終做到了仁。
孔子認為,人之所以犯錯,根本上是沒有仁心。有仁的人往往會避免錯誤或者少犯錯誤,而沒有仁的人是無法避免錯誤的,所以從這壹點上來說,沒有仁的人所犯錯誤的性質是相似的。孔子說:“壹個人如果沒有善良,怎麽可能有禮貌呢?”壹個人沒有仁心怎麽談音樂?”本文闡述了孔子對仁的重視。如果壹個人連基本的仁都沒有,更別說愛別人了!
李是唐玄宗的宰相,他善於阿諛奉承,因此深得玄宗及其親信的寵愛。李平時跟人接觸的時候,總是壹副和藹可親的樣子,嘴裏說著好聽的話。其實他很陰險,經常暗中害人。時間長了,人們發現了他的虛偽,在背後罵他是“嘴裏的蜜,肚子裏的劍”。
無獨有偶,唐代中書侍郎李義府平時為人忠厚溫和,無論和誰說話,總是面帶微笑,表現出真誠。其實他為人刻薄奸詐,經常用陰險的計謀陷害好人。過了很久,大家找到他的面具,說他“笑裏藏刀。”
像“口是心非”“笑中刀”這種人,口是心非,表裏不壹。外表很好,很吸引人,但內心卻在努力想壹些壞主意來謀殺和算計人。這樣的人是不會有任何仁的,就像孔子說的“巧言令色,鮮仁”,這也從另壹個角度說明了加強道德修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養仁愛之心,實現仁愛,防止和避免有損仁義道德的行為,是人類自我保護和社會文明進步的必要措施。
設身處地為某人著想
“人生之初,性本善”是孔子首選的人性取向,對引導人們回歸善良、仁愛有積極意義,是對冷漠、自私、以鄰為壑的心理和行為的否定和唾棄。
子曰:“欲善其事,我如此之善。”意思是:“任航離我們很遠嗎?只要我願意善良,我就能立刻善良。”樊遲問什麽是仁,孔子說:“壹個仁者,當他在努力工作時領先於別人,在收獲時落後於別人,他就是仁者。”
仁者的出發點是從自己做起,善待他人,寬恕他人,造福他人。能夠看著對方,為對方著想。比如我是對方,角色互換,我這樣對待他合適嗎?對方會有什麽感受?如果對方不願意,那就尊重他人的意願和選擇,用另壹種方式善待他人。俗話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別人那樣對我,我不會,所以我以後也不會那樣對別人。反過來說,如果是好的,大家的願望是什麽?仁者要善待他人,希望他人變得更好,願意與他人分享好的東西。善良和付出是成年人的美好。就是所謂的“設身處地”和“立人達人”。
南宋詩人楊萬裏的夫人七十多歲了。她每個寒冷的日子都早早起床,然後徑直走進後院的廚房,熟練地生火、燒水、煮粥。煮滿壹鍋粥要很久,楊太太靜靜地等著。過了壹會兒,粥的香味隨著熱氣漸漸彌漫了廚房,飄到了院子裏。
院子的另壹邊,仆人們帶著熟悉的香氣陸續起床。洗完之後,他們去廚房,從楊太太手裏接過壹碗盛滿粥的熱粥,感覺身心都很溫暖。
楊夫人的兒子楊東山看到母親忙了壹上午,心疼地說:“天氣這麽冷,為什麽還要這麽辛苦?”妻子語重心長地說:“雖然是傭人,但也是父母關心的孩子。現在天氣這麽冷,他們不得不為我們家幹活。讓他們喝點熱粥,胸中有些熱氣,工作時就不會傷身體了。”
這個故事雖小,卻體現了壹個中國文化的傳統美德:推己及人。中國傳統文化說“老人老了,人也老了;年輕人年輕,人也年輕。”主張在待人接物上要推己及人,像愛長輩壹樣愛其他老人,像愛自己的孩子壹樣愛別人的孩子。這種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熱愛萬物的道德觀念。其實是壹種無私的體現,是壹種行為準則。如果只尊重家裏的老人,愛家裏的孩子,看似是尊老愛幼的表現,其實比真正的從善更自私。
事實上,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是人類的職責。如果每個人都想著自己,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會越來越冷漠。即使妳看起來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自己的利益,妳也會發現自己的內心越來越缺乏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封閉、孤獨、恐懼會日日夜夜伴隨著妳。相反,如果每個人在生活中都能為他人著想,這樣的社會壹定充滿關懷和溫暖。即使妳看起來失去了自己的壹份利益,妳也會發現自己從別人那裏得到了更多的回報。人類社會是在人們的相互關心、幫助和合作中存在和發展的。想象壹下,只有妳或者地球上的每壹個人與外界完全隔絕地生活,人類社會就不會存在。
隨時為他人著想是人類社會的特點。“仁”其實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境界。在尊重對方意願和選擇的前提下,我覺得好的,我想要的,我想和別人分享;我不要我認為不好的,我也不要。我想讓別人遠離它。時刻為對方著想,善待他人,揚善棄惡。也許這真的是“我要仁者,我也仁者。”“如果妳已經確立了自己作為壹個人的地位,妳就達到了目標”,所以妳可以和別人壹起享受,沒有貪婪、嫉妒和爭鬥。說得更簡單壹點,仁者總是為他人著想,善待他人。從身邊最容易的事情做起,善良壹直在,善行感人,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
壹個人充分發揮善的本性,在他生活和交往的各個接觸層面,每壹個願意向善的人似乎都感受到了善的力量,當他向善的方向轉化時,就能與善的本性進行深入的交流。久而久之,善的生命得以連接、升華、完善,從而演化為壹個繁榮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