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顏地神農氏陵墓和祭祀用的寺廟,據《陵縣誌》記載:“顏地的陵墓在西漢時期就已存在。漢末綠林赤眉軍造反,陵墓被夷為平地保護。唐代陵墓前建有佛寺,五代廢棄。”因此,皇甫謐的《帝王世紀》和《史記·黃三列傳補遺》在唐代只說炎帝葬於長沙,並未指明具體位置。如果按照漢朝高祖拜炎帝為禮炎開始計算,那麽炎陵縣的禮炎已經有1800多年的歷史了。然而,壹般認為顏地寺的建立是在宋乾德五年(967)。宋太祖視顏地為皇帝,派大臣到處巡視鄢陵。後來,他在湖南茶陵縣以南壹百裏的樂康鄉鹿苑皮發現了顏地的陵墓,在那裏他被“肖像犧牲”。
《史記》記載:“公元前422年,秦靈公為舞陽上殿拜黃帝,舞陽下殿拜炎帝。”據考證,舞陽位於岐山與扶風縣交界處的祁河溝,三岔源以東寶雞附近。如果按此計算,寶雞祭祀炎帝已經有2400多年了。
《湖北風光》說:“傳說烈山和歷山都在湖北省隨州市。兩山都有神農洞古跡,烈山上有神農、神農寺等遺跡。歷山鎮還有顏地神農碑。”據考古調查,隨州有30多處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址,相當於炎帝時代的遺址。據史料記載,湖北在南朝就開始祭祀炎,距今1500多年,晚於湖南鄢陵縣和河南寶雞。
《史記》中有關於黃帝陵墓和祭祀活動的記載。《五帝史記》說:“黃帝崩葬喬杉。”《正義》引《擴誌》:“黃帝陵在寧州洛川縣東八十裏伍茲山”。這也是陜西黃陵縣的西北部。祭祀黃帝的活動始於“秦靈公拜黃帝為舞陽”,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陜西黃帝陵建於唐代宗大理九年(774)。喬杉最初被用作陵墓,但後來建造了壹個高3.6米,周長48米的墳墓。
炎帝傳了八代,* * *了520多年。各地祭祀炎帝的是炎帝神農的祖先還是子孫後代,不得而知。
《國語·於今》說:“從前邵店有個巴家,出了黃帝和顏地……”賈誼在《新書·不確定性》中說:“顏地和黃帝,就像他們的父母和兄弟壹樣,都有自己的那壹半天下。”《國語》認為炎帝和黃帝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帝世紀》曰:“神農母說懷孕,有姓,有名女。她是壹個年輕的公主,在華陽遊泳。神農初感女兒上長陽,生炎帝。”關於黃帝的來歷,《帝世紀》說“黃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母附鮑。”可見世紀皇帝說炎帝和黃帝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很多人認為顏地和黃帝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其實在母系氏族時期,人們只知道自己的母親,分不清自己的父親是誰,所以後人記載得很清楚,炎帝的母親是女的,黃帝的母親是寶,但她的父親都記載為“少典的”。顏地和黃帝屬於“口口相傳”的人物,他們應該有相同的血緣關系,相同的起源,而絕不是同壹個父親。
正是因為“口口相傳”,難以說清細節,所以後人祭祀炎帝、黃帝較晚,難以確定陵墓的具體位置。直到後人根據傳說和故事整理出壹個“大綱”。但顏地陵在湖南,黃帝陵在陜西,這是基本公認的。從歷史記載可以考證,顏地廟和黃帝廟直到宋代才建立,之後才有祭祀活動。
舜帝禪位於大禹。他死後三年,大禹登基建立夏朝。舜帝的人格魅力早已深入人心。也許是因為殺父之仇,禹晚年與舜產生了芥蒂。然而,壹旦他登上皇位,於無論如何都會尊重。所以有“南巡河南至衡山,築紫金臺,望九嶷山,祭舜”之說。於霞祭祀舜的“巾臺”在衡山縣城西約兩公裏處。夏朝九嶷山“山門角”祭祀坑由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發掘,出土了大量象征權杖的禮器、石碑、石斧等文物。《秦始皇年譜》記載了“三十七年十月,皇帝出遊”“十壹月,夢見雲中漫步,九嶷山拜虞舜”的史實。秦始皇“望九疑山”祭舜的史實,依據的是先秦典籍和及其弟子所編的《呂氏春秋》。歷代對九嶷山舜帝陵的祭祀從未間斷。
傳說、史書記載和考古發現相互印證。九嶷山的舜帝陵墓和寺廟建於秦漢時期,而祭祀活動則始於夏朝。比炎帝和黃帝的祭祀早1600多年。順廟比供奉炎帝和黃帝的廟宇早1000多年。
全國祭祀炎帝黃帝的寺廟屈指可數,祭祀孔子的寺廟更多,但九嶷山只有壹座祭祀舜帝的陵墓。九嶷山祭祀舜,是中華民族對* * *與祖先認同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