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心情說說 - 學習國學的體會

學習國學的體會

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對中國的政治、經濟影響巨大,對傳承文明、增強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國學學習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學習國學的體會(1)壹個民族、壹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意味著沒有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繁榮的精神支柱和動力,是中國人民精神面貌的集中體現。

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團結、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有道德的偉大民族精神。這種民族精神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吸收了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創造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有許多優秀的思想精華永遠值得弘揚。“自強不息”的開拓精神;“以德載物”的寬廣胸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權貴不能屈”的氣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無私奉獻精神,“憂國憂民而聽屋內簌簌竹聲”的情懷等等。凝聚了中華民族精神的思想,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是國學,只有延續國學,才能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這是壹件偉大的事情。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從做人做起。沒有做人的基礎,既不會有民族精神,也不會有革命精神。生命從哪裏開始?從掃庭入手,處理進退;從國學啟蒙的“三千”說起。這種學習不僅僅是文化素養和道德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作為壹種文化傳承來對待。

孔子的精神和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和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們稱之為“國學”。以《三千兄弟》為例。聖紫晶最重要的特點是在傳授歷史文化知識、倫理道德知識、團結友誼的重要性、努力學習的必要性等方面旗幟鮮明、開明、簡潔、精辟。它被稱為“袖中之鏡”。並反復鼓勵學生好好學習,督促家長老師認真對待孩子和學生的教育。背了幾百個姓氏,讓我明白了中國姓氏的由來。《錢文子》是世界上最古老、流傳最廣的兒童國學啟蒙讀物,在中國教育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壹部中國文化小百科全書。《弟子規》是壹本關於道德修養和行為規範的啟蒙書籍,用通俗的語言和淺顯的歷史典故,清晰地闡釋了中國文化所倡導的忠、孝、仁、義、禮、智、信等觀念。

因此,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必須從國學啟蒙入手。追根溯源,傳承生命線,“國學”是民族精神的源頭。

學習國學的體會(二)昨天聽了壹場我校校長組織的全體教師學習國學經典的講座。個人覺得收獲很大。現在外國人在學習我們中國的經典,建立了很多孔子學校。我們中國人不學國學經典有什麽道理嗎?學習國學經典:壹是提高自身素質,打好教育教學基礎。我從國學和經典中學到了很多教育思想,我可以學以致用。第二,我從國學經典中學到了做人的道理和處世的哲學。

現代社會的知識更新很快,我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太有限,跟不上時代的變化。現代教師要做好新時代的教師,適應時代的需要,必須要有活到老學到老的觀念。而學習,應該是海納百川,應該是博學而精。新時代的知識和技能壹定要學。而中國的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應該是壹個知識的寶庫,知識的海洋經典。

第壹,學國學可以提高自己的素質。

經典的力量可以震撼人心,可以啟迪心智,可以開闊文化視野。“修身,齊家,等等。”修養是壹切的基礎。如果妳想修煉妳的身體,妳必須首先獲得完美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德行,才能談得上家國天下。俗話說,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再崇高的理想,再美好的計劃,在實現之前都要做好眼前的事情。知識可以讓妳知道自己的不足,並加以改進。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註重自己的能力和知識,還要註重自己的示範作用。說到底就是“商業+人格”。雖然老師不是官員,是教育家,是學者,但是老師要想管好學生,就要真正為學校服務。家長和學生做實事,善於聽取各方面的不同意見和建議,集思廣益。

第二,學習國學可以提高班級等方面的管理水平。

“進則孝,出則幼。”孝順父母,尊敬兄長,是孩子應該具備的第壹素質。為此,我們學校的老師要經常組織活動,對學生進行愛與孝的教育。包括聽父母的話,尊重父母和其他長輩,關心父母,量力而行,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熱愛學習,和家人壹起創造和諧幸福的生活。

學完國學經典,我覺得還可以在以後的活動和課堂上增加經典讀物,比如《弟子規》、《唐宋詩詞》、《三字經》,適合孩子閱讀。其次,讓我們的環境與經典對話,收集相關的宣傳資料和圖片,裝點校園的環境和氛圍;利用傳統節日對學生進行滲透教育。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各個節日的由來、慶祝方式、以及xx古城習俗的運用等。,使學生在接受傳統文化知識的同時,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人格品質。

古為今用是我們研究古代文學的唯壹目的。學習國學使我們了解了中華優秀文化傳統,豐富了知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養。

學習國學的體會(三)個人而言,讀國學經典,收獲頗豐。收獲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壹是提高自身素養,打好教育基礎。我從國學和經典中學到了很多教育思想,我可以學以致用。二:從國學經典中學習做人的道理和處世的哲學。

現代社會的知識更新很快,我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太有限,跟不上時代的變化。現代教師要做好新時代的教師,適應時代的需要,必須要有活到老學到老的觀念。而學習,應該是海納百川,應該是博學而精。新時代的知識和技能壹定要學。而中國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應該是壹個學習的寶庫,知識的海洋。《論語》說:“學而不厭,教而不厭。”“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國學經典裏的知識也是壹樣,就像陳年老酒,越嘗越有味。而且,只有中國的經典才經得起推敲和品味。《論語》中也說:“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話對我影響很深。我讀書的時候是個自信的人,莫名其妙的盲目驕傲。工作之余,我在業余時間大致看了壹下《論語》。現在,我知道那句話在我的工作環境裏太對了。“人在外,山在外。”同事們才華橫溢,基本功非常紮實,書法繪畫音樂無所不知。而且他們有豐富的多年教學經驗,學生很容易應對問題。我以為我能和他們壹樣處理好,結果卻出乎意料。我真的很佩服妳。我也下定決心虛心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假期練書法,努力把基本功練得更紮實。效果挺好的,工作中也逐漸積累了壹些自己的經驗。

關於學生觀,《論語》說:“因材施教。”這是永恒的真理。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因為經驗不足,所以對所有同學壹視同仁。我以為人人平等。其實是違背學生發展規律的。因為沒有重點,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學效果不理想。事後,我反思了自己教學行為的不足,並向其他同事請教。最後得出結論,學生應該因材施教。例如,我教過的幾個孩子經常帶著任何問題來找我。比如中學學習,壓力大,無聊。我不會再像以前那樣要求他們死記硬背文化知識。而是建議壹個身體素質好的孩子向體育方向發展,壹個熱愛繪畫又很有天賦的孩子向藝術方向發展,讓他們找到自己的特長,重新樹立學習的信心。

在待人接物上,我也從中國經典中學到了很多。我從孟子那裏學過這樣壹句話:“貧賤不可動,富貴不可淫。”在當今物欲橫流的社會,我們應該以此為自己的標準。人可以窮,但要有骨氣,要有奮鬥的決心。這個時代,只要勤勞,就能創造財富。作為壹個農民的孩子,我在苦難中長大。但我很感激自己少年時的貧窮。這是壹筆財富。它讓我知道壹切來之不易,讓我懂得珍惜。讓我早早體會到父母的艱辛,從而成為壹個孝順的孩子。它讓我從小就知道,我可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靠自己的勞動創造財富。讓我做壹個誠實勤勞的人。現代社會機會很多,造就了很多突然暴富的人。但是,因為來的太容易了,壹切都顯得那麽不靠譜。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只過了幾年好日子,不能滿足。我想不僅是富二代,我們每個人在這個太平盛世都應該以“貧不能移,富不能淫。”問問妳自己。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引起了許多外國學者的關註。他們來中國旅遊,在中國學習。那些正在學hip-pop的小朋友,哈韓,哈日,都睜大眼睛好好看看。雖然我們不能像晚清的滿族貴族那樣驕橫,閉關鎖國。但是當京劇、武術、中醫等等國粹逐漸脫離我們的視線的時候,我們作為炎黃子孫,是不是應該把自己所有的經典拿出來,學習其他好的東西,甚至去教那些外國人?我們有很多好的東西,也有很多值得學習的東西。我個人認為,只有學好自己的基本面,才配做壹個中國人。

學習國學的體會(四)20xx年X月第壹次上課到現在已經X個月了,感覺收獲很大。其實在我進入xxx國學會之前,我壹直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特別感興趣,只是零星地從中學習了幾句。這種情況在我加入國學會後有所改變,在外力的催促下,我開始學會堅持。回首x個月,我收獲了很多。

大約有三個收獲:

第壹,在國學領域似乎有壹種入門的感覺。

從寫作到推理討論,上課帶來壹種古今貫通的感覺,似乎有壹種豁然開朗,不斷更新自己的感覺。如有疑問,請向老師、同學請教。每個人都是那麽無私和友好。學習很享受,很無憂無慮,原來學習的興趣越來越濃。也許國學就像壹盒月光,看似簡單,實則蘊含大道。打開盒子很容易,但要打開裏面的大道,需要壹把鑰匙來解開密碼和謎團。原來國學自學容易陷入字面層面,很少在義與命的層面引發。最好有師傅啟發指導,有同學練習。而這讓我開始發酵,也會讓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第二,心態和情緒好。

本來我就是壹個沒有耐心的人,有很多迷茫和不確定的心態。現在我很平靜,很淡定。我真的很享受這種安心的感覺,好像達到了壹種期待已久的境界和感覺。我還記得《大學》裏的那句話,“知止以後再決定,然後他可以安靜,然後他可以淡定,然後他可以思考,然後他可以得到”,這句話太好了,他好像對這句話有了感性的認識。學習《大學》讓我對自己的“止於至善”和“何去何從”有了更長遠的思考,讓我在面對外界的各種喧囂時,能夠心平氣和,擁有自己的內心。能夠有平和的心態,源於每次不同課程中的收獲,有些是直接來的,有些是潛移默化的。

比如,當我聽到“停壹會兒不如退壹會兒”時,我的內心是震驚的。其實“退”更多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停止”更多講述的是壹種人傾向於面對自己的心態和方法。因為只有“停下來”才會有時間去選擇自己的情緒。它似乎也明白,歷史上很多人在能夠面對反派的時候,是可以互相配合的。至少有壹個原因是他們達到了很高的運用情緒的境界,也就是選擇自己的情緒。

比如當我了解到“所謂占蔔,無所謂好壞,只是告訴人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應該註意什麽”和“謙虛只有壹個,好處只有四個”的時候,就好像豁然開朗。

每次回想起課堂上的妙語,都覺得很開心。

總之,要關註世界,比如“學了忘了就學會了”、“解決了所有的內心對話”、“在眾多的內心自我中找到了主我”、“完成了內心世界的統壹大業”、“不給錢想做的事才是最想做的事”、“遇到境遇練心”、“國學就像人生旅途中的壹盞明燈”、“面對世界要學會走壹條心路”。走天下路,也要走心路。

類似的情況不勝枚舉。

第三,促進了專業水平的提高。

我做的是新聞影視工作,有兩個職能:壹個是記者職能,壹個是導演職能。鐵肩擔道義,巧手居文章。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讓我選擇了這樣壹個生產精神文化產品的行業,從事紀錄片的編導工作。越做越發現,妳所做的意義,可能是歷史的記錄,是時代的指引。司馬遷寫《史記》是為了“研究人與自然的關系,了解古今之變”。當代的電視和電視劇電影工作者,也要把自己定位為文藝工作者,這樣至少能保證文學載道,藝術為人民服務,對歷史負責,引導人們的先進趣味,承上啟下,傳承傳統,歷史,引領時代。這是我願意學習國學的重要原因。我研究的影視更多的是壹種表達的手段和方法。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學習中國文化的“內核”,這也是我想表達的,從而活在當下,引領當下。通過學習國學,對紀實作品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探索,可能會增加更多的深度和高度。

當然,如果妳把自己拉出來,或者跳出上述所謂的立場,也許這種所謂的“精英”意識“精英”文化和“草根”意識“平民”文化是矛盾的,這也是我壹直在考慮的問題。這次在這個平臺上提出這樣壹個問題,真心希望能聽到更多的聲音。希望大家能幫我解決我的疑惑和疑問,大家壹起思考這樣的問題。

總之,明德天下國學會對我的成長意義重大,也註定成為我成長成熟過程中的重要豐碑。

在此,對王鵬先生的介紹和指導,對明德天下中國學會的氛圍和平臺,對三所師範學院的傳道授業解惑,對中華文明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對生命的激情,表示衷心的感謝。也要感謝所有同學們導師般的付出和奉獻,感謝學會全體工作人員和所有贊助人默默奉獻,勤奮努力,多方奔走。感謝xx校長發起組建,全心投入。感謝xxx公司,提供了這樣的天空和氛圍。感謝聖賢仁人,為我們書寫和踐行了偉大的中華文明!

也許人生沒有路是真的。走的人多了,就有路了。人生沒有意義。如果賦予它意義,它就會有意義...

學習國學的體會(5)國學是中國人特有的國粹,蘊含著中國五千多年的文化內涵。它是中華文明的主要載體,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它滋養了中華民族的蓬勃生長,培養了中華民族的主體意識,使中華民族以其獨特的品質和風格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它的壹些內容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失去意義,但它的合理精神超越了時空的界限,歷久彌新。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為此感到自豪,我們應該更好地繼承和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作為壹名教師,我很榮幸參加了xx縣中小學國學骨幹教師培訓。經過三天的學習,我對國學有了進壹步的了解,親身感受了國學中無法用語言表達的經典理論,真的受益匪淺。以後我會多學習,讓《國學經典》中的智慧之光引領我走出迷茫,豐富我的人生,並根據實際情況積極借鑒前輩的經驗,對學生進行國學教育。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將努力做到:

第壹,加強師德修養,為學生樹立良好形象。

改變氣質,培養德行。經典的力量可以震撼人心,可以啟迪心智,可以開闊文化視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養是壹切的基礎。如果妳想修煉妳的身體,妳必須首先獲得完美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德行,才能談得上家國天下。俗話說,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再崇高的理想,再美好的計劃,在實現之前都要做好眼前的事情。知識可以讓妳知道自己的不足,並加以改進。

第二,堅持訓練,激發孩子學習國學的興趣。

國學裏面的內容極其豐富,其中包含的壹些思想很深刻。對於小學生來說,只需要知道他們說的是什麽,而不是什麽意思。xx老師說,在校園裏每天聽壹段國樂,讀壹本聖人的書,做壹篇國學習題,都是慢慢熏陶培養出來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時間長了,她也能熟悉起來。她還推薦了《菜根譚》這本書。

第三,熟悉閱讀,在閱讀中感悟。

國學經典不僅語言精煉優美,而且寓意深刻。是教育小學生的好材料。首先,國學閱讀對孩子初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情操,培養高尚的情趣,起到了積極健康的作用。其次,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反復閱讀經典,每壹次都是壹個感性的過程。在反復的閱讀中,閱讀的水平在壹步步提高,讀者的理解和體驗也在不斷加深。這就是真理:“壹本書讀壹百遍,其意不言而喻”。

第四,加強學習,提高國學認知水平。

我以為國學就是老子和孔子。這次聽了xx教授的講座《通過傾聽了解世界——中國人的傾聽之道》,才知道聽的也是國學,再聽xxx老師的長笛演奏,真的是“此曲只應天上有”,連續演奏了兩個多小時,震撼了我。國學裏面有那麽多優美的中國音樂,我真的是太淺薄了,這讓我深深感受到自己作為壹個老師國學知識的匱乏。國學經典是文化的精華,是人類文明的沈澱。歷經歲月淘洗,依然光彩奪目,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但我們的老師已經確立了教學任務,所以要利用有限的時間提高閱讀水平,增加閱讀量,通過相互學習、交流、訓練,提高我們對國學的認知水平。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學習是無止境的,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這幾天的國學培訓,讓我深深體會到了國學的魅力。“國學”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老師是很好的傳承者。我們要做學生的航海家,為他們打開大門,讓他們從國學經典的寶庫中汲取營養,建構自己的美好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