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不是和李淵同壹個祖先
李白說他自己是隴西成紀人,就是甘肅天水壹帶,他自稱是西涼時期涼武昭王李的第九世孫。李白自己在《贈張相鎬二首》其二中說:“本家隴西人,先為漢邊將,功略蓋天地,名飛青雲上。” 漢代的飛將軍李廣有壹支後裔定居隴西成紀,李是李廣的第十六世孫。他在敦煌、酒泉壹帶擁軍自立,號為涼公,死後國人加謚號為武昭王。有意思的是,李唐王朝的皇帝們的祖先也是李,唐高祖李淵就是李的七世孫,唐玄宗李隆基是李的第十壹世孫,如果這麽算起來,李白的輩分很高,唐玄宗還得管李白叫族爺爺。可是根據李白跟很多李唐宗室貴族交往的詩文來看,他經常以族叔、族兄、族弟、族侄等稱謂來稱呼對方,從這個稱呼中可以看到,李白自己將輩分也排得很亂。比如說,他有時候稱呼壹個人為兄,實際上他比這個人還要大兩輩;有時候稱呼壹個人為叔,實際上他比這個人可能還要大四輩。最具有典型性的就是李陽冰了,按輩分排列,李白應與李陽冰同輩,但是他卻稱李陽冰為“族叔”,自己就把自己降低了壹輩。根據李白在《上安州裴長史書》中的自述,李去世後,他的兒子李歆即位,但是很快被另壹個軍閥勢力沮渠蒙遜擊敗。李歆的弟弟李恂,自稱冠軍將軍、涼州刺史,後來也被沮渠蒙遜所殺。李白家族的壹支就在這個時候流落到長安渭水壹帶。到了他的六世祖的時候,又遷徙到了碎葉城,李白就是在碎葉城出生的。隨後又跟隨他的父親遷徙到了四川。在經歷了如此波折的遷徙之後,族譜遺失的可能性非常之大。所以,即使李白自己清楚他就是涼武昭王的九世孫,但是具體說到他跟誰算輩分大,跟誰算輩分小,由於家譜和族譜沒有了,沒有文字上的證據,所以就容易發生混淆。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李白與唐王室之間始終沒能建立起合法的宗親關系,壹直沒有能夠得到唐朝宗正寺,也就是皇家檔案館的確認,那個檔案館裏始終沒有他的名籍。李白其實有機會列入皇家檔案館。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玄宗聽從官員李彥允的建議,將李之後絳郡、姑臧、敦煌、武陽四公子孫列入宗正寺,換句話說,屬於這四公子孫的,就是皇上正式的親戚。當時李白就在長安,並得到唐玄宗的器重,而他在天寶三載離開長安後,也曾與李彥允壹同去北海學道,二人關系很密切。因此,如果他有正式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明材料或者系統的家譜族譜的話,是肯定能夠列入宗正寺的,之所以沒有被列入,缺少必要的證明材料應該是其中壹個重要原因。這樣看起來,李白的家世無非有兩種可能:壹,李白這壹系家族的確是李的後代,但是由於他們往返遷徙,家譜族譜遺失不存,難以自我證明,李白自己也不大說得清楚;二,李白家族出於某種政治目的,攀附皇親,假托李之後,因為在唐朝有這個風氣,大家都喜歡攀龍附鳳,姓李,就說我們家是隴西成紀人,是涼武昭王的後代。但我覺得李白假冒攀附的可能性不大。因為李白在世的時候,與壹些李唐皇室宗親貴族交往比較密切,詩文中常常與他們稱兄道弟,論資排輩,但沒有任何人、任何證據表明,曾有人質疑、揭露、告發李白的真實身份。在缺乏更進壹步的證據之前,我們只能暫且相信李白的自述,認為他是涼武昭王的後代,是李唐皇室的宗親。講完李白的祖先家族譜系,再說說李白的父親。李白父親的名字很難確知,身份也不確切。有人說他是個縣尉,有人說他是商人,有人說他是俠客,還有人說他是隱士,我們只知道當地人稱呼他為“李客”。範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中說:“父客以逋其邑,遂以客為名。高臥雲林,不求祿仕。”就是說李白的父親因為避難、避仇逃到四川,擔心招惹是非,於是待在綿州昌隆縣青蓮鄉這個小地方隱居起來,不求仕宦。既然是隱居,所以他沒有留下自己的真實姓名,只知道叫客,是當地人稱呼他的,因為對當地人來講他就是客人。...幾種說法,現在無定論:隴西成紀人(近甘肅),這是他的後代修族譜時說的,並把李白與唐王朝建立者李淵扯上關系。這其中難免有牽強附會之嫌。李白的父親曾在西亞遊歷,後來到蜀地定居。陳寅恪考察說李白是四川人或中亞人(今吉爾吉斯斯坦),此說法得到大多數人認同。郭沫若也說他是中亞碎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