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笑話大全 - 從笑話的角度來看

從笑話的角度來看

中西文化差異

第壹,價值標準的差異

在諸多文化因素中,價值觀是核心內容之壹,價值觀表現為壹些符合社會文化、持久穩定、為社會成員普遍接受的信念。中西價值觀差異:無私奉獻與自我中心,謙虛與個人奮鬥,自滿與冒險精神。英語中的個人主義和隱私在英語文化中備受推崇,在漢語中很難找到相應的詞匯。雖然這兩個詞經常被翻譯成個人主義和隱私,但個人主義在漢語中是壹個貶義詞,往往與自私自利聯系在壹起,隱私往往給人不好的印象。

二,詞匯的文化差異

詞匯的文化內涵壹般指其情感色彩、風格意義和比喻意義。例如,學生簡單地將母語單詞按字面意義附上,以為中文單詞“where”的英文對等詞是“where”,從而導致外國人廣為人知的贊美。在哪裏?”開玩笑地回答。在英語交際會話中,當朋友新婚時,我們說:“祝賀妳!”“這對新郎有效,但對新娘無效。因為這個詞是對那些努力成功的人的意思,如果用來祝賀新娘,無疑是在說:“經過許多努力,妳終於抓到了壹個男人,我們祝賀妳這次成功。”所以我們應該對新娘說:“我希望妳幸福。”“祝妳幸福美滿。”

(3)社會文化習俗的差異

語言是文化環境的產物,是文化的載體。作為記錄人類歷史和人類思想的工具,每壹種語言都有其獨特的文化特征。比如,中國人聽到贊美的話,往往會表現得很謙卑,說“羞”“哪裏”,而西方人總是回答“謝謝”。中國人總喜歡問“妳吃飯了嗎?”“妳要去哪裏?”西方人明白妳想請他吃飯。以及“妳要去哪裏?”我想我是在詢問他的隱私。西方人對婚姻、薪水、年齡等等只字不提。

中國人在問候對方時,壹般可以根據對方的具體情況提問,比如“吃飯了嗎?”“去哪裏?”“讀書?”或者“妳在看什麽書?”然而,英國人和美國人通常只說“嗨”或“妳好”。這和他們不多問私人問題的文化習俗有關。西方女性不喜歡被問年齡,男性不喜歡被問收入,主人不能堅持挽留客人,西方人喜歡當面打開別人送的禮物。這些風俗和人情與中國人大不相同。

壹次,壹個代表團訪問結束時,舉行了壹次告別宴會,以感謝主人。答謝宴會的氣氛十分熱烈,雙方壹致認為訪問取得了圓滿成功。但是代表團走的時候,主人告訴我,妳我是老朋友了。我實話告訴妳,我很討厭這個頭。我問妳為什麽恨他。他說上校和我握手的時候,用清澈的眼神看著我身後的人,甚至和他說話。這是對我人格的侮辱!在他們國家,誰握誰的手就要看誰。可惜上校沒有機會也永遠不會有機會聽聽主人對他的看法。

記得有壹年,壹位來自荷蘭的貴賓訪問中國,安排他的妻子參觀壹所幼兒園。那天下著毛毛雨。到了幼兒園門口,她看到壹群小朋友筆直地站在門口迎接她。她看到這些感受,心裏很難受。然後參觀幼兒園教室,進去。每個五六歲的孩子都雙手背在背後,表情非常嚴肅。她很快結束了訪問。回國後,她邀請我去她家看她帶去參觀幼兒園的幻燈片,說這是這次參觀最難受的事。下雨了,妳為什麽讓孩子們來開門?為什麽小孩子坐得那麽直?五六歲的孩子應該很調皮。吵是正常的。那就像幼兒園。我想幼兒園老師為了秩序井然壹定做了很多工作,認為這是禮貌的文明表現。就歐洲人的思維方式而言,很難理解。

在西方人的思維方式中,“友誼是友誼,生意是生意”。作為駐盧森堡大使,我舉辦了壹次宴會,邀請了十位著名企業家到大使館參觀。他們吃得很飽,覺得很豐盛,道別時連連道謝。就在第二天,壹個代表團從布魯塞爾來了,我必須去火車站接他們。因為去的太早,所以先去了火車站旁邊的書店。沒想到書店的老板竟然是我昨天招待的客人。他提到昨晚的宴會,再次向他致謝。我說我想買壹份今天的早報,於是我買了壹份盧森堡時報。他帶我去收錢的地方,讓我付錢。我們旁邊的司機和我們大使館的接待員說,昨天來大使館吃飯的不是這個胖子嗎?為什麽壹份報紙要向妳收費?它不夠有趣。我說老李,妳不知道,他們就是這樣的。妳等著,很有可能壹個月後他會邀請我回去。他可以用5000法郎請我,但10法郎是不會少的。

中西文化的起源和傳統

中西文化都有悠久的傳統,都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創造了輝煌。壹般來說,西方文化至少包含三個傳統,壹個是希臘的,壹個是羅馬的,壹個是基督教的。

中國文化也有許多不同的起源和傳統。自秦漢以來,中國文化基本上是沿著壹條所謂“由夏變洋”的路線發展的。各種異質文化在中國文化的主體——儒家文化面前要麽被同化,要麽被排斥,使儒家文化始終保持壹種以自我為中心的純粹性。在中國文化史上,“變夏為夷”壹直是主導因素,當然也出現過夏被夷所擾的情況。

二,中西文化精神差異的表現

中國文化重現世界,註重成果,學以致用;西方文化強調思辨,超越,學會認識。這種差異早在世界史的“軸心時代”就出現了,在孔子和蘇格拉底這兩位中西文化的聖人身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是“和諧的現實精神”,其基本特征是通過以世俗人倫為核心的和諧倫理意識來實現文化和社會的自我肯定;西方傳統文化的精神是“先驗的浪漫精神”,其基本特征是以彼岸的神人關系為目的,通過先驗的宗教意識實現文化和社會的自我否定。

第三,中國文化自我更新的前景

西方文化的超越精神常常提醒西方人人類的局限性和理性本身的缺陷,導致西方哲學中的懷疑主義。說到底就是不斷反思自己,批判現實。中國人的自由觀念壹直缺乏規則和秩序感。發展到極致,就是老莊的自由,天人合壹,任意而徹底的解放。這種自由是有吸引力的,但在現實社會中是不可行的。中國現在正處於向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轉型的階段,所以規則和秩序非常重要。今天,這些規則和秩序更多地體現在外部規範性法律中,而不是內部可擴展的道德中。當然,在中國的儒家文化中,也有超越的方面。儒家的超越是壹種內在的超越,與西方基督教所倡導的外在超越有著完全不同的精神維度和價值取向。中華文化的振興需要文化精神的深度重鑄,作為現代化的精神基礎。急功近利可以緩解壹時的文化焦慮,但絕不是文化滯後的自我更新之路。只有通過漫長而艱難的文化精神批判和重鑄,才能從根本上改變落後狀態,使中國文化躍升到與強大的西方文化平起平坐的地位。

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