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有壹些關於漢字演變的歷史故事,因為寫、讀錯字而鬧出的笑話?
中國文字——漢字的產生,有據可查的, 是在約公元前14世紀的殷商後期,這時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 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 至今漢字中仍有壹些和圖畫壹樣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動。 到了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 大篆的發展結果產生了兩個特點:壹是線條化, 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 它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二是規範化, 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 後來秦朝丞相李斯對大篆加以去繁就簡,改為小篆。 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體簡化之外, 並把線條化和規範化達到了完善的程度,幾乎完全脫離了圖畫文字, 成為整齊和諧、十分美觀的基本上是長方形的方塊字體。 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點, 那就是它的線條用筆書寫起來是很不方便的, 所以幾乎在同時也產生了形體向兩邊撐開成為扁方形的隸書。 至漢代,隸書發展到了成熟的階段, 漢字的易讀性和書寫速度都大大提高。隸書之後又演變為章草, 而後今草,至唐朝有了抒發書者胸臆,寄情於筆端表現的狂草。 隨後,糅和了隸書和草書而自成壹體的楷書(又稱真書) 在唐朝開始盛行。我們今天所用的印刷體,即由楷書變化而來。 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是行書,它書寫流暢,用筆靈活, 據傳是漢代劉德升所制,傳至今日, 仍是我們日常書寫所習慣使用的字體。 到了宋代,隨著印刷術的發展,雕版印刷被廣泛使用, 漢字進壹步完善和發展,產生了壹種新型書體——宋體印刷字體。 印刷術發明後,刻字用的雕刻刀對漢字的形體發生了深刻的影響, 產生了壹種橫細豎粗、醒目易讀的印刷字體,後世稱為宋體。 當時所刻的字體有肥瘦兩種,肥的仿顏體、柳體,瘦的仿歐體、 虞體。其中顏體和柳體的筆頓高聳,已經略具橫細豎粗的壹些特征。 到了明代隆慶、萬歷年間,又從宋體演變為筆畫橫細豎粗、 字形方正的明體。原來那時民間流行壹種橫劃很細而豎劃特別粗壯、 字形扁扁的洪武體,像職官的銜牌、燈籠、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 祠堂裏的神主牌等都采用這種字體。以後, 壹些刻書工人在模仿洪武體刻書的過程中創造出壹種非顏非歐的膚廓 體。特別是由於這種字體的筆形橫平豎直,雕刻起來的確感到容易, 它與篆、隸、真、草四體有所不同,別創壹格,讀起來清新悅目, 因此被日益廣泛地使用, 成為16世紀以來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體,仍稱宋體, 也叫鉛字體。 在中國文字中,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體, 有著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征。如篆書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 富有裝飾性,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 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且風格多樣,個性各異。 漢字的演變是從象形的圖畫到線條的符號和適應毛筆書寫的筆畫以及 便於雕刻的印刷字體, 它的演進歷史為我們進行中文字體設計提供了豐富的靈感。 在文字設計中,如能充分發揮漢字各種字體的特點及風采, 運用巧妙,構思獨到,定能設計出精美的作品來。 漢字的演變: 原文壞,丘再成者也。壹曰:瓦未燒,從土、不聲。 圭(gūi)→土土→gtt(圭,瑞玉也,上圓下方。) 原文圭,瑞玉也,上圓下方。公執桓圭,九寸;侯執信圭, 伯執躬圭,皆七寸;子執谷璧,男執蒲璧,皆五寸。以封諸侯, 從重土。 垚(yáo)→土圭→ytv/ttt(元碼字典)(垚,土高也。 如:堯→垚兀,高也,從垚在兀上,高遠也。) 原文垚,高也,從三土。堯,高也,從垚、在兀上,高遠也。 類似的例子還很多。又如:金→鑫,木→林→森,水→渺,火→炎→ 焱,又→雙,人→從→眾,乂→爻……。通常,字根相重表示“多” ,三重表示“眾”。 ⑸ “理”是“象、數”的擴展。漢字外延的演變主要是通過“理” 來擴大的,即相“象”的事物,“理”也相通。例如:“明” 本意是明亮,延伸出“眼睛看得清楚、心裏明白、事情變得明顯…… ”等。 上述漢字演變的五個階段“音、形、象、數、理”, 本質上也是創造漢字的五種基本方法。茲舉壹例說明: “貓→犭苗→犭艹田”字,“犭、屮、田”都屬於象形,貓叫聲“ miǎo”,所以,“貓”聲定為“māo”,造字時聲部用“苗” 字表示。“苗→艹田”,音通“渺”,意為“田中渺小之草”。 貓可能是在神農氏農業耕種時期, 才被人馴養用於對付損害農作物和糧食的老鼠的。 定十二生肖可能要早於這個時期,這也許是貓沒被收錄的原因。 漢字造字時,若兩個重疊表示多。“艹→屮屮”表示草多, 這是漢字造字中“數”的概念。“苗”本意小苗,“苗” 字也延伸為“可培育的人才”,蓋小孩、小苗相象,理則相通。 這樣,“苗”字外延就擴大了,這是,“理”的例子。從“貓” 字的解剖中,可以看到“聲、形、象、數、理”五種基本造字方法, 並能看到漢字演變的歷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