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要素是指言語交際活動的參與者,也即人,也包括單位和組織機構,但說到底還是人,因為後者也是通過具體的人來完成交際過程的。主觀要素是指交際者的交際動機,每個人說話都具有主觀意圖,或者陳述,或者詢問,或者感嘆,或者命令,絕對不會無緣無故說出話來,例如“李秘書妳把這個講話稿盡快整理好交給我”就是命令。核心要素是交際過程中使用的手段——語言或者輔助手段,發話人要根據交際動機恰當組織話語,把自己的意圖傳遞出來,讓對方正確理解,所以使用言語,要註意避免歧義,采用正確的語氣方式。客觀要素是指交際過程中的環境因素,包括主觀環境和客觀環境,這對於言語交際也具有很強制約作用的因素,同樣的詞語、句子,什麽時候該說,什麽時候不該說,該對誰說,該怎樣說,都密切聯系環境,把握環境影響,是壹個人的言語能力和交際能力的重要方面。每壹次交際行為的發生都與壹定的生活場景密切相關,不是在真空中進行,因而客觀要素對於言語交際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言語交際中的這四大要素,在整個言語交際過程中都要完整地呈現出來,缺壹不可,要完成交際任務,實現交際意圖,每壹個要素的把握掌控都非常重要。例如主觀要素,直接牽涉到語句的使用,本來該用祈使句,結果使用了陳述句,別人不壹定領會妳的意圖。例如打算向同事借壹支筆,壹般會說“借我壹支筆用壹下吧”,但是也會說成“妳有筆嗎?”也即用疑問句表達祈使句的意思,但是後壹句就容易讓人誤會為壹般的詢問,對方不壹定采取行動,而使用祈使句,言語動機就非常明確了。每壹個要素,又不是獨立的,而是相輔相成,互相配合的,比如主觀要素就涉及到言語手段的選擇問題,言語手段的選擇又要註意到環境因素的制約作用。
交際要素中最值得註意的是主體要素,因為人在整個言語交際過程中,動機的形成、言語的組織、環境的把握,都要靠主體要素來靈活掌控。主體要素是指言語交際過程中言語信息的發出者和接收者,也即發話人和聽話人。要使言語交際有效,達到目標,主體要素的品德修養、言語水平、交際技巧、洞察判斷、綜合分析能力都非常重要,前面談到對言語交際的基本要求,其實就是對言語交際主體要素的要求。這裏的要求不僅僅是對發話人而言,在言語交際過程中,發話人和聽話人的身份是不斷變化的,妳說話是發話人,對方是聽話人,對方說話是發話人,妳就成為聽話人。因此,要提高言語交際水平,作為主體要素的人,必須加強修養、積累知識、提高素養,因為語言水平不只是簡單掌握語言技巧可以提高的,而是壹個人綜合素養的集中體現。 主體要素包括發話人和聽話人兩個方面,要認識他們對於使用語言的影響,還需要進壹步認識主體要素的不同分類,這樣對於主體要素對言語的把握才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通常,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主體要素的分類:從人的自然屬性即性別看,可分男性和女性;從年齡看可分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還可以分出幼年,也有人按照年齡分為學前期、學生期、職業期、養老期等;從身份看可分本族人和外族人、中國人和外國人等;從相互之間的關系看可分家人和親戚、朋友和壹般人、熟悉的人和陌生人、上級和下級和同級、長輩晚輩和平輩;從彼此關系的親疏看,可分關系親密、關系普通、關系疏遠、關系抵觸、關系敵對等等。這種分類可以從多方面多角度考慮進行研究,這樣的研究不僅僅是理論的研究,而對於指導言語實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發表言論,對於言語核心要素的運用是有差別的,而聽話人對於言語信息的反應也是有差別的,同樣壹句話,壹般人說和
領導人說,份量、影響完全不同,可見,言語交際中弄清楚主體要素的基本類別非常重要,這樣才能做到看人說話,隨機應變。這裏的主體要素的分類認識,與本節第四個內容言語交際的基本原則中的適應言語交際環境密切相關,也與第八章角色原則中的交際角色內容密切相關,自學過程中可以結合這兩部分的內容進壹步揣摸,以深入認識理解主體要素對於言語運用的要求。
二、言語交際的基本原則 第壹,滿足交際目的
滿足交際目的,可以說是言語交際的第壹要義,因為人際交往、言語交際,總是具有主觀意圖,總是具有目標的,即或是兩個熟人相遇互相壹聲“妳好”的問候,也是壹種目的。漢民族的血液裏融化著“民以食為天”的傳統觀念,有很多關於“吃”的概念滲透在日常生活行為中,通過壹定的詞語表達出來,例如“混飯吃、飯桶、找飯吃、給碗飯吃、丟了飯碗、鐵飯碗、吃利息、炒冷飯、吃閑飯、有飯大家吃”等等,所以人們見面往往是壹聲“妳吃了嗎?”其目的就是壹個打招呼,而不是真正關心妳是不是已經吃飯或者說要請客,這就是交際目的。而與壹個陌生人相遇,則不能這樣問候,這裏就與主體要素的分類聯系起來了。所以言語交際要滿足交際目的,就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有時候需要繞圈子,有時候需要開門見山直奔主題。有個笑話說壹個人打電話給對方,對方的小孩子接了電話。這個人問:“妳爸爸在家嗎?”小孩回答說“在家”,然後就把電話掛斷了。因為小孩子不懂這裏的疑問句的用途實際上是祈使句,是請求對方的父親接聽電話。發話人沒有結合言語交際的目的和聽話人對象的實際情況采用恰當的表達方式,結果交際目的沒有達到。
因此,要做到滿足交際目的,言語交際過程中壹定要明確自己說話的目標是什麽,使用語句不能含混含糊不清模棱兩可,讓人不得要領;話語還要註意準確,特別是像同義詞的選用,壹定要采用最能表達思想感情的那個詞;註意把話說完整,把信息完整圓滿傳遞出去;同時還要註意盡量簡化言語,避免冗余信息,特別是說壹大堆廢話把真實信息掩蓋了,對方難以理解妳的意圖,交際目的就難以達到。
第二,適應言語環境 語境是言語交際四大因素之壹,包括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兩個方面構成。在修辭活動中,壹般把適應言語環境看作是最基本的原則,因為任何話語行為都是在壹定的環境中進行的,話語是不是貼切,是不是合適,檢驗的標準就是是不是適應言語環境。這就像壹件很漂亮的羽絨服,在冬天穿就非常合適,而在夏天穿就是讓人笑話。語言中的詞語句子,本身無所謂優劣,全看適應是不是適合語境需要。俗話說,到什麽山唱什麽歌,見什麽人說什麽話,就是要求說話要根據語境需要隨機應變,而不是墨守成規。宋楚瑜2007
年在清華大學發表演講,開篇就巧妙運用了語境,拉近了與聽眾的距離:“尊敬的顧校長、中央國臺辦的陳主任,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早安,大家好。聽到顧校長剛剛的壹番贊美之詞,套壹句北京人所說的話,聽到以後,特可心。昨天還有天氣預報說可能今天有壹些雷陣雨,但是今天到清華大學來,看到不僅是風和日麗,而且是撥雲見日,這不就象征兩岸關系我們大陸都希望雨過天晴、撥雲見日,這種期待是我們大家***同的。”適應言語環境,特別是只對聽話人的反饋信息及時做出言語調整,是壹個人臨場應變能力的具體體現。
如果我們巧妙地利用語境的某種特殊條件進行修辭活動,就能使語言煥發出奪目的光彩。甚至可以這樣說,沒有語境就沒有修辭,關鍵在於人們是不是善於運用。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泊船瓜洲》),如果沒有“春風”和“江南岸”的環境配合,“綠”只是個平平常常的表示色彩的形容詞;宋祁的“紅杏枝頭春意鬧”(《玉樓春》),要是沒有“紅杏枝頭”和“春意”的環境配合,“鬧”也只是壹個平平常常的動詞。那麽,從哪些方面來利用 語境提高表達效果呢?大體為:
1.利用社會、時代背景 現代京劇《紅燈記》中李玉和被捕時對著母親和女兒的壹段唱詞,說的話幾乎都是雙關語:
李玉和:(莊重接酒)媽,有您這碗酒墊底,什麽樣的酒我全能對付!(壹飲而盡)謝,謝,媽!
(唱)臨行喝媽壹碗酒,渾身是膽雄赳赳。鳩山設宴和我交“朋友”,千杯萬盞會應酬。時令不好風雪來得驟,媽要把冷暖時刻記心頭。 鐵 梅:爹!(撲向李玉和,哭)
李玉和:(唱)小鐵梅出門賣貨看氣候,來往“帳目”要記熟。困倦時留神門戶防野狗,煩悶時等候喜鵲唱枝頭。家中的事兒妳奔走,要與奶奶分憂愁。
這段唱詞表面上囑咐的是生活瑣事,實際上強調的是對敵鬥爭,這是當著鬼子的面兒這種特定場合決定的。作品正是利用這壹語境,充分展示了李玉和不畏強暴、機智堅定的英雄性格。
2.利用題旨情境 “題旨”即為“題意”;“情境”即為壹段時間和空間具體情形的概括。茅盾的小說《春蠶》是寫春天來到壹個養蠶村的故事。其中壹段是這樣寫的:
天氣繼續暖和,太陽光催開了那些桑拳頭上的小手指模樣的嫩葉,現在都有小小的手掌那麽大了。老通寶他們那村莊四周的桑林似乎長得更好,遠望去像壹片綠錦平鋪在密密層層灰白色矮矮的籬笆上。“希望”在老通寶和壹般農民們心裏壹點壹點壹天壹天強大。蠶事的動員令也在各方面發動了。藏在柴房裏壹年之久的養蠶用具,都拿出來洗刷修補。那條穿村而過的小溪旁邊,蠕動著村裏的女人和孩子,工作著,嚷著,笑著。
這段文字寫得很有生氣,利用比喻寫春天給養蠶人帶來了“希望”。不壹般的是最後寫村裏人興奮、忙碌的情景:“蠕動著村裏的女人和孩子,工作著,嚷著,笑著”,這是壹個多項狀語後置的句子,這裏作者刻意用“蠕動”來描寫“忙碌”,采用了比擬的手法,突出了養蠶村的特點。作品中除此以外,還多處用了這個詞,諸如“漸漸地,那些樹影又在水面上顯現,壹彎壹曲地蠕動,像是醉漢。”還有“‘烏娘’在蠶簞裏蠕動,樣子非常強健。”作者之所以這樣反復運用,就是要強調養蠶人想的、說的、忙的,都是為了他們賴以生存的命根子——蠶,而忙碌的結果,卻是失望與沮喪,使“希望”與“失望”形成強烈的反差,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個主題,也正符合了舊中國高利貸對蠶農進行殘酷剝削的題材。
3.利用交際對象 這種方法報刊標題采用得較多,我們僅舉幾例: ①姓錢不愛錢的錢鐘書——錢鐘書拒收稿酬 ②冰心壹片冰心 ③張娟娟今日大婚,“箭”證幸福
例①利用錢鐘書先生的姓與“金錢”的“錢”構成同音同形,表現了錢鐘書先生的高尚品德。例②讓人名與謂語的中心語同音同形,突出了冰心老人的高潔品格。例③是報道兩位射箭運動員,經過六年的愛情長跑,終於在2009
年青島全運會後,舉行婚禮。作為畫龍點睛的標題,這些提法都恰到好處地利用語境提高了表達效果。 4.利用交際場合
場合是由壹定的時間、地點、人員等構成的某種環境。合理地利用交際場合和有效信息是提高表達效果的重要因素。比如:陳漢元的文章《從宜賓到重慶》裏寫道:重慶的主要街道在山城的脊背上彎彎曲曲地延伸著。在重慶,即便在熱鬧的街區,妳也難得看到騎自行車的人,因為騎自行車爬坡實在太困難了。有人開玩笑說:在重慶,有時候是人騎車,有時候是車騎人。
這段話中“有時候是車騎人”是指“有時候人要扛著車”,因為上壹句寫了“人騎車”
是正常的現象,下壹句寫“車騎人”就顯得幽默風趣,而且構成了詞語順序的回環往復,生動而形象。 語境對於言語運用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語境的制約功能:語境的制約功能在於規定了言語的表達方式。同樣的內容,我們可以用這樣的句子,也可以用那樣的句子,可以用陳述句,也可以使用祈使句,可以使用壹般性詞語,也可以采用成語,還可以采用專業術語。例如法庭上,法官壹般說帶“犯罪嫌疑人、證人”,不能說帶“罪犯”、帶“某某老婆”。同樣是表示配偶的意義,壹般場合可以說老婆、老公、太太、愛人,但是外交場合壹般要說夫人,“媽媽”、“母親”的理性意義沒有本質區別,但是前者只能用於壹般口語表達,而後者廣泛運用於書面語,特別是用於比較莊嚴的場合用作比喻,例如“祖國是我們的母親”。到別人家,如果感覺熱,不宜對主人大喊大叫要求人家開空調,壹般不使用祈使句直接表達,而是使用感嘆句委婉表達妳的意圖,比如說“啊喲,房間真熱啊!”主人心領神會,就會把空調打開了。曹禺可謂是使用語言的大師,他在戲劇語言,非常準確地刻畫了戲劇人物的性格特征,從而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例如話劇《雷語》中,周樸園從魯侍萍口中得知魯大海就是他自己當年風流行為遺留下的兒子,用了四個語調急促高升的句子:“什麽?魯大海?他!我的兒子?”這幾個短句的運用,非常生動地把周樸園那種激動、急促、惶恐、驚愕的復雜情緒生動地刻畫出來,如果簡單使用
“魯大海原來是我的兒子啊”這樣的感嘆句,就很難表達這種復雜的情緒。曹禺先生這裏對於語句的選擇,就充分考慮到了語境的這種制約功能。語境的制約功能還在於,言語交際的具體語境中,面臨的交際對象情況也是千差萬別的,男女老少、東西南北、上級下級、左鄰右舍、同學同事、熟人朋友,等等,交際對象不同,說話的語氣、口氣和表達的方式,甚至說話的地點、空間距離都是不同的。
2)語境具有解釋功能。語境的解釋功能主要在於規定了言語的含義。每個句子,雖然是在詞或短語的基礎建立起來的,但是看得懂這些詞語,未必能理解這些詞語的具體含義。因為句子都是受制於壹定的語境的,每個句子的具體含義是不同的。所以在壹個具體的句子裏面,每壹個名詞都是有指稱的,例如“今天是個好日子”,那麽“今天”到底是哪壹天?離開具體語境,無從回答。據說有個老板開飯店,因為客人少,他貼了壹張告示,說“明天吃飯不要錢”。結果第二天客人去了他還是說明天吃飯不要錢,客人奈何不了他,其實從句子分析角度看,他昨天貼的告示,那麽明天就是某日的第二天,因為句子的起訖時間是確定的,知識由語境的解釋功能決定了的,飯館老板無法狡辯,妳昨天公開宣稱明天吃飯不要錢那麽今天又繼續宣揚是明天,是誠信缺失的表現,騙得了壹時騙不了壹世,早晚還是要被顧客拋棄。又如課堂上老師說“請同學們把書打開”,同樣是壹個詞“書”,可是在不同的課堂可能是語文書、數學書、歷史書、物理書等等,同學們不會搞錯就是因為語境規定了言語的含義。多義詞在具體的語言中只有壹種意義,不會引起歧義,就是因為上下文這個語境把不相關的意義排除了,過濾掉了,剩下了適合語境需要的意義,所以語境具有解釋詞義的功能。如果不註意語境的這種解釋功能,理解別人的話語就會出錯。例如歷史課上老師講授哥倫布航海的事跡,壹個學生在下面看課外書籍,老師叫他回答問題:“談談妳是怎樣認識哥倫布的?”這個學生回答:“我根本不認識哥倫布!”結果引起哄堂大笑。其實這裏的“認識”不是通常說的“熟悉”這樣的意義,而是對人或事物的看法評價,這個學生由於沒有專心聽課,所以答非所問,鬧出了笑話。
評價認識表達方式的效果,同樣需要通過語境來檢驗。平時我們說的所謂“說話得體” 實際上就是指切合語境,包括言語的客觀環境和聽話人的情況等,切合語境,那麽簡單的話語,也能產生出非凡的魔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總之,語境是制約言語交際的重要因素,
言語表達是不是貼切恰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使言語切合語境,使話語與語境協調壹致。例如對於來自朝鮮的客人,我們可以說“中朝兩國人民的友誼似長白山高,如鴨綠江水長”,因為長白山和鴨綠江這兩個事物與中朝兩個有壹定關聯,用作比喻不但恰當而且使人感到親近。如果面對來自蒙古客人、哈薩克斯坦的客人,用這樣的比喻就有點不倫不類了。
第三,堅持不斷創新 語言作為交際工具要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社會不斷向前發展,語言同樣也要向前發展,這樣語言才能完全適應社會需求,這就是我們古人使用文言,而我們使用白話的重要原因,因為文言適用於古人的需要,而白話文適用於現代人的交際需要。語言是發展的,可變的,這是語言在運用中能夠創新突破的前提條件。言語交際中的創新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壹是創造新鮮生動的說法,在表達上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這種全新的表達方式壹旦得到社會的認同,就會成為壹種比較固定的表達方式,成為語言結構的壹個部分,所以創新可以推動語言的發展,例如毛澤東在《放下包袱,開動機器》壹文中,把思想上的負擔比喻為壓迫人的包裹,這種新鮮別致的表達反映出了思想負擔與壓人的包裹的某些***同特征,得到了社會的認同,因此“包袱”壹詞也增加了壹項新的意義,那就是影響思想和行為的負擔。有壹首《問江南》的歌,其歌詞在江南文化底蘊基礎上大膽想像,就非常具有創新特色:
“問江南?問江南?江南的雨下了多少天?打濕了多少詩篇?問江南?問江南?雨中的杏花開了多少朵?芬芳了多少思念?那壹方土是否還紅紅綠綠?那壹方天是否還濃濃淡淡?漿聲燈影可曾記得流淚的初戀?夜夜呼喚我的可是那水做的江南?”
這首歌的歌詞初看很平常,仔細壹琢磨,作者借助比擬的修辭方式,處處充滿了創新,充滿了新穎別致的組合,創造了優美的意境,由此給人豐富的聯想。言語交際中的創新並不神秘,像日常交際中的手機短信,就有很多言語創新的案例,例如這樣壹條祝福新年的短信:“願妳抱著平安,擁著健康,揣著幸福,攜著快樂,摟著溫馨,帶著甜蜜,牽著財運,拽著吉祥,邁入新年,快樂度過每壹天!”其中的主體內容,賓語都是形容詞,這裏創新用作名詞了,同時也可以看作是壹種比擬的用法。
創新表達另外壹種方式就是改造就有樣式,讓舊瓶裝新酒,這種方法仍然有壹種新穎別致的感覺,例如像仿擬中的仿詞、仿句,比如模仿“郎才女貌”為“郎財女貌”,模仿“願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為“願天下有錢人都成了眷屬”,有力地諷刺了那些壹切向錢看不講感情的戀愛觀,可謂精警動人。這些可以結合第五章的仿擬修辭格來具體揣摸。當然,創新並非就壹定要改變詞義和詞的用法,需要展開大膽的想像和新奇聯想,就是古老的比喻,使用得當,能夠發現本體和喻體的新角度,同樣可以出彩,令人難忘,例如錢鐘書的小說《圍城》,裏面就有很多新穎別致的比喻。口語交際中使用創新表達,可以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言語交際,不是照搬現成語言中的詞句,需要妳結合目標、環境、對象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考慮選擇,是壹種充分運用智力的活動。智力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時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即人們的聰明程度,人的創造力、創新能力與智力具有非常密切的關系,但是又比智力更加復雜,難度更大,創造力是壹種高級智力,言語交際中的創新能力,實際上是高級智力運用的表現。語言是壹種資源,是壹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富礦,等待我們運用智力去開發,去推進,去發展,特別是去開發其中潛在的功能。
第四,註意語言規範 語言規範對於從事文字工作或者接待工作的人來說,是壹個基本功,因為如果使用語言
不規範不準確,從小處說是有失個人的名譽,從大處說是有失單位的名聲,因為像秘書這樣的工作人員,基本上就是壹個單位的形象代言人,是單位形象窗口,言語是不是得體規範,是留給對方的第壹印象。因此準確規範使用語言不但可以提高言語交際的效果,而且能夠融洽氣氛,有助於改善人際關系,消除誤會、淡化矛盾,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語言規範的總要求是是註意語言文明,具體地說要留意以下幾個方面:第壹,語言標準。
壹般情況下應該采用普通話交際交流,如果明確對方的身份,恰當使用聽話人的語言如方言可以活躍氣氛,增加好感,拉近彼此的距離。第二,意義明確。語言文字的使用要明確意義,不使用模棱兩可的語言,特別是要少用專業性術語,多采用通俗易懂的詞語進行交際。第三,言詞簡潔。言語交際中話語要簡潔,避免冗余信息的幹擾,多用短句,特別是口頭交際,更要註意多使用生活化的語言,少用書面語。第四,言詞平和。交際中要註意多使用中性語言,避免結論性語言和諷刺性語言,避免感情外露,情緒化語言更要少用。第五,註意邏輯。語句表達要流暢,要有層次感,發音準確,語速適當,條理清楚,邏輯性強,避免顛三倒四,不得要領。第六,語言文明。使用文明語言,交際溝通中的文明語言使用非常重要,像“妳好、請、對不起、抱歉、打攪、再見”這類常用禮貌交際語,都應常掛在嘴邊。漢民族在交際過程中形成了很多敬辭和謙辭,交際中可以恰當使用。例如:初次見面,要說“久仰”;許久不見,要說“久違”;客人到來,要說“光臨”;等待客人,要說“恭候”;探望別人,要說“拜訪”;起身作別,要說“告辭”;中途先走,要說“失陪”;請人別送,要說“留步”;請人批評,要說“指教”;請人指點,要說“賜教”;請人幫助,要說“勞駕”;托人辦事,要說“拜托”;麻煩別人,要說“打擾”;求人諒解,要說“包涵”。此外,事先要註意準備,了解對方的基本情況,如人名、職務、愛好、成就等,在交際過程中不失時機地融入其中,會獲得對方良好的印象。
與文明用語相反是不文明用語,言語交際要註意避免那些不文明語言,例如氣話、怪話、粗話、土話等,還有大眾陌生的網絡語言都不宜使用,至於臟話、葷話、黑話更要註意避免,這些言詞在公眾場合運用有失身份。特別是交際中,因為各自的利益(個人或集體),難免有沖突,這個時候說氣話、怪話、臟話很容易引發矛盾升級,被對方抓住把柄,使自己處於不利的局面,同時也有損個人和單位的形象。交際中也盡量不要使用外語或穿插外語單詞,這樣有賣弄學問的嫌疑,容易引起對方反感。除了不文明語言,交際中的假大空也是要註意避免的,所謂假大空就是指假話、大話、空話,這些話語都無助於有效的交際溝通,甚至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